楊澤鍔
(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思源實驗學校 貴州 金沙 551806)
為了提升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的進行探索。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以核心素養為基礎,在此基礎上開展體育課程教學。通過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初中體育技能、初中生的思維邏輯等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價值,滿足現階段對人才的實際需求。通過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在更貼近初中學生的特點下,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初中體育技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并不被重視,學生的體育能力整體偏低,同時學生對于體育課堂上所傳授的健康知識理解度不足,傳遞率達不到期望值。筆者通過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得知,很多初中體育課堂在教學方面的目標不夠明確,對于學生體育興趣與體育技能的培養嚴重經不足,良好的體育習慣得不到重視,仍然是以傳統教學為主。因為在中考中,對課間操的考察比重較多,這也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趣味性不大,項目不夠豐富,教學結構也不合理。因為以上原因,直接影響初中的課程改革,同時也影響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因此,在以核心素養為基礎下,構建初中體育有效課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1 科學開展初中體育課程。核心素養下開展初中體育課程,其最終目標在于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以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目標的設定。在設定初中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核心素養的要求,要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設定目標。體育核心素養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培養學生基本的體育技能。因此在構建體育課堂的時候,要結合以上兩點,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第二方面是學校要成立專門的教案研發小組,針對不同的體育目標,將目標分成階層目標,每一個目標的重點不一樣。同時對體育教師的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如同數學、語文教學目標一樣,每一節課要讓學生學習到某些技能與某些知識點。這樣不僅節約了體育教師制作教案的精力,讓他們將精力放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還有利于核心素養下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階段性實現。
2.2 正確選擇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筆者通過文獻查閱,發現目前初中生的課堂教育多以課間操為主,或者是中考的比賽項目為主,體育教學內容受到限制,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興趣培養是不利的。針對這一情況,筆者提出以下改進方法:第一、在初中體育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結合初中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初中生的年齡集中在十一歲到十六歲之間,雖然年齡偏小,但是精力旺盛。通常這個階段的學生的興趣廣泛。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初中生要因材施教,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要面對全體學生,總結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體育《籃球》這一課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小組,將對籃球沒有基本認知的學生劃分成一小組,教學內容主要是鍛煉學生的基本技能,例如運球、投籃等等。將籃球愛好者劃分成小組,教學內容主要以基本技能與知識為主,鍛煉學生的籃球技能。同時可以進行籃球比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完善初中體育教學評價。考試具有導向功能,以考試檢測教學成果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在進行教學考核的評價中,要保證考試的合理性與公平性。在核心素養下建立的體育課堂,教學評價要建立科學的分數比例,明確評價方向。例如在體育成績最終確定的時候,要將日常的體育表現納入考核,這對于提升核心素養、改善應試考試,有重大意義。例如可以將日常的體育表現成績定位百分之四十,考試成績的比重占百分之六十。從而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體育評價要多元化,可以將評價劃分為自我評價、教師評價與他人評價,保證評價公平科學合理。
初中體育課程是培養當代初中學生核心素養最有效的途徑,不僅僅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學習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情緒調節能力,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初中體育的時代價值。這意味著,體育課程的建設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中有很大的價值有待發掘。由于筆者能力有限,本文仍存在不足之處,筆者將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深層次的研究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更有效的建立初中課堂,以促進人本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