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靜
(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經濟開發區小學 安徽 滁州 233100)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新媒體設備走進了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育及教學中的應用就是典型的代表。通過多媒體設備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我們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使抽象、難以理解的學科知識以更加生動有趣的形式得以展現,有效推動和促進了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
1.1 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年齡較小,理解和認知能力有限,此時將圖文并茂、音像結合的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中進行應用,可以將原本單調沉悶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為小學生的視聽感受帶來很大程度的刺激,對于培養和引導他們的思維發散和創新精神具有重要的引領價值。
1.2 學生眼界不斷擴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將原本課堂中的知識進行形式多樣的生動展現,同時還可以幫助任課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課外延伸和擴展,幫助學生在學習規定內容的基礎之上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久而久之,這樣能不斷提高學生的眼界和音樂技能。
1.3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中,通常都是學生在任課教師的示范和引導下進行跟唱或者學唱,從而使得課程教學單一無趣,長此以往,音樂課堂形成機械化的古板教學,這很不利于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而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有著巨大的作用,同時它對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激發也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2.1 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隨著新課標教育及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新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思想逐漸盛行,但是仍然有部分任課教師無法充分、全面地理解這些教學理念及教學思維,從而出現新的教學理念無法得到貫徹和落實。對此,廣大的小學音樂任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多媒體等相關設備進行生動的教學情境創設,不斷引導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和感受能力,加強課堂中師生的有效互動與交流,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舉例來講,任課教師可以將某音樂節奏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展示,使學生更直觀地體會到歌曲之中的節奏變化,從而更好地調整自身的演唱節奏。
2.2 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有效創新及完善教學手段。盡管當今的任課教師大部分都能夠掌握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但是對于如何更加科學、合理地設置及安排多媒體課件仍然顯得略為棘手。在教師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中,圖文內容不夠精細、視頻及音頻制作較為粗糙等問題層出不窮,嚴重阻礙了課堂教學的成效與質量。為了使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和價值,任課教師在對課程內容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可將原有的多媒體課件進行進一步細化,從而使得多媒體課件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2.3 多媒體技術與教學目標完美結合,有效創新音樂課堂。音樂作品主要是用形象思維并結合優美、動聽的旋律來塑造形象。它不僅具有聽覺的真實感而且容易被而且,要是他們將聽覺感受轉化為視覺想象這需要一個過程,因此,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緊密結合教學目標,適當地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會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音樂形象、學習音樂要素、感知音樂文化及提高創造能力及提供便捷服務和幫助。
我們在推崇現代教學技術的同時,也要繼承傳統教學技術的合理部分,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多媒體運用于音樂課堂的教學,具有傳統音樂教學不可比擬的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傳統教學手段的排斥,更不能用多媒體技術完全替代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正確使用多媒體處理好與其他普通教具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將課堂作為課件的展示臺,就會使課堂氣氛僵化。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語言表演就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效果,這時就可以不使用多媒體,就以范唱為例,教學過程中教師用甜美的充滿情感的演唱就可以打動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總之,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小學音樂教學的開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轉變,使學生的教學主體性能夠得到發揮。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運用中,教師要把握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時機和內容設計,以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學習需要做基礎,讓多媒體的應用契合音樂教學的需要,完善探究式教學的開展,從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