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津
(福建省寧德師范學院附屬小學 福建 寧德 352000)
眾所周知,數學來源于我們生活而又服務于我們生活,為我們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數學可以說是解決我們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有效工具,更是我們難以掌握的一項技術,數學這門學科相對其他課程來說比較枯燥抽象,如果在教學中不能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那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在枯燥的數學課堂中很容易使學生形成厭煩心理。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需要積極融入生活元素,開展生活化教學,為課堂注入新活力,增加課堂趣味性,從而將學生學習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到數學課堂學習之中。
生活化教學主要是將教學內容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有機結合到一起,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數學,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問題,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產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降低數學學習難度,以此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提升上去。[1]比如,在教學《元、角、分》這節數學內容的時候,我在課堂中為學生構建了超市購物的情境,首先隨機選取幾名學生來扮演超市收銀員的角色,其他學生來扮演超市顧客,如,有名顧客在超市了買了十元四角的物品,這個時候他掏出了二十元錢,那收銀員應該找多少零錢給他呢?還有一個顧客手里有五元錢,那可以估算一下可以買多少支鉛筆呢,通過學生所熟知的生活化教學情境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充分掌握和理解課堂所學知識,認識到人民幣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實際作用與價值,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數學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學素材很容易在我們生活中尋找到,比如在教學加減法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買菜的案例來講述,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雖然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教學素材,但是我們在采運用這些素材的時候需要選取最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需要能夠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融合到一起,這樣才能夠將生活素材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他們的自制力比較差,難以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到課堂學習之中,但是他們對于一些有興趣的事物更容易產生興趣,并積極展開探究,因此我們可以緊抓學生這一特點,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到課堂學習之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2]比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初步認識》這節數學知識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借助熊出沒的動畫片,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熊大熊二開墾草坪動畫視頻,熊大的草坪是長方形,而熊二的草坪是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來比一比誰的草坪面積最大,通過這樣的動畫視頻很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到課堂學習之中,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由于學生的世界觀以及認知能力與我們成人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們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認知與世界觀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們需要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充分了解他們的內心真實想法,這樣才能夠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尋找到他們所需要的生活素材,從而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提升上去。
小組合作是新課改下運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方式,所以我們在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將其與小組合作教學有機結合到一起,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并將最后的結果匯報給教師,我們做最后的點評并展開針對性的講解。[3]比如,在教學《可能性》這節數學內容的時候,常規的教學模式很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我們不妨融入一些生活元素,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的集中到課堂學習之中。如,采用超市抽獎的活動,利用小球來代表各種獎項,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抽獎,看看哪個小組抽到的獎項最多,從而使學生總結可能性與大小與數學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到課堂學習之中,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與思維邏輯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從而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為常規的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