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義秀
(江蘇省鹽城市大岡中學 江蘇 鹽城 224000)
在物理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實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而且它也是物理教學過程中的必要方法和有效手段。同時實驗的教學和理論知識的講授應該相互配合,這樣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觀念并且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發現物理規律,有助于他們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并且很好地掌握物理知識,而且實驗教學的教學策略有利于積極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它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點,同時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的最有效措施。而這些能力的養成,只有學生自己通過學習、研究才能從最初的毫無生命力把它一步一步地進行升級加工,最終變成習慣,品質和自己獨一無二的能力,把它真正變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并且從內心深處明白它是“我的”,同時通過這種認識,讓學生得以更加全面的發展。
在進行物理學習時,形成一種比較系統地物理觀念是極其重要的,同時在形成這一觀念后,學生們還應該學會如何去靈活地運用它解決自己遇到的實際問題。而物理觀念的第一個要點就是:“從物理學視角形成的關于物質、運動與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認識,是物理觀念和規律等在頭腦中的提煉與升華”。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學習體系,而且教師可以引入情景式教學并在此過程中應該逐步深入運用,科學體系地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物理問題的解決方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進行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的教學時,在對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舉例子,讓學生自己想象參考系是怎么進行參考的,而什么樣的點才是質點,在教師舉例的過程中,通過學生自己的探討和想象,隨著時間的推移,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打開,并且通過恰當地訓練進一步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形成比較系統的物理觀念,讓學生在遇到物理問題時在腦海中立馬閃現出物理體系的知識點。[1]
實驗是一種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它可以充分地運用學生的每一種感官來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情產生想法的重要條件,它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的心理表現,同興趣更是一個人主動地獲取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推動自己努力向上、積極前進的一種強勁有力的內部動力。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展現出生動有趣的實驗環境,進而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而這樣做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加有利于學生很好地研究物理現象,探索物理規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中,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教師不可以為了節約時間只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而應該把理論和實驗相結合。再比如教師講述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材中的知識點時,涉及到了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這一塊的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發現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互相摩擦對方的衣服或者用塑料制品摩擦自己的頭發,然后用摩擦過的衣服或塑料制品去靠近小紙屑,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去發現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物理現象,這種做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同時還能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的物理規律。[2]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應該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給學生教授物理知識的過程中,不能只是局限于課本教材和考試,而應該走出課本,從實際生活出發,從實際問題出發,進行拓展學習,打開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培養正確有效的物理思維能力。
例如,我們在進行人教版高二物理有關庫侖力的知識點授課過程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教師對該知識點進行講授,然后舉出相關的例子證明這個知識點是成立的,再然后要求學生用類似于死記硬背的方式將該知識點記住。但是,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我們應該讓學生先知道什么是庫侖力,然后再利用實驗進行教學,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科學探究能力,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通過實驗發現實驗規律并且深刻地記憶它,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記憶所學的物理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科學探究能力,同時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到自己做出正確實驗結果時的成就感,有助于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產生極大的興趣。[3]
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可以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科的主心骨,因此,無論是作為教師的我們還是作為學生的他們,都應該對物理實驗重視起來,并且在教學過程和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運用它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