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威
(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新風中學 廣東 東莞 523000)
合作學習法是將學生科學劃分學習小組,引導學生通過和伙伴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是最廣泛的一種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模式有著很大的教學作用,比如能夠提高學生合作精神,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等。
1.1 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推薦,合作學習模式被廣泛應用到初中數學課程中,為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通過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學習實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通過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更好發展。
1.2 樹立合作共贏的發展意識。在合作學習的模式下,學生有機會和伙伴進行深入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探究問題,引發思考,通過合作,學生提高了合作精神,意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能學生更享受合作過程,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合作共贏的意識,為學生后續的成長與發展提供很大的幫助。
2.1 以分工合作進行班級合作學習。教師要創新教學觀念的同時,還要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班級合作學習的參與欲望,在進行班級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化,明確學生職責,通過分工合作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將題目步驟清晰分配給學生,讓學生只完成整個題目的某一個步驟,每個學生都參與題目,以接力賽的方式我完成題目,明確學生解題的步驟與思維,這樣能夠杜絕學生出現缺少步驟的現象。
2.2 以彼此競爭進行小組合作。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勝心,教師要利用學生的好勝心,設計競爭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小組合作時建立科學的獎勵機制,吸引學生注意力。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這一課知識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拋出問題:某商店促銷活動,以每件60元的價值賣出兩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百分之二十五,另一件虧損百分之二十五,賣這兩件衣服總的是盈利還是虧損,或是不盈不虧?通過對學生進行生活化問題提問,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討論題目,最先討論出真確答案的小組進行表彰與鼓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提高學生競爭意識以及合作精神,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
2.3 以生活拓展進行課外合作。數學是一門和生活有很大關聯的學科,因此,在教學時,教學內容不能脫離實際生活。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濃厚的好奇心和興趣,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時,要盡可能為學生講解和生活有關的數學拓展類問題,將學生所熟悉的情境帶入課堂中,拉近學生和數學學科的關系,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討論,通過課外合作學習數學知識,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統計調查》這一課知識時,通過課外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以“家庭開支”為主體開展統計實踐活動,將統計的數據制作為表格條形統計圖以及扇形統計圖,最終呈現小組合作學習效果,通過課下合作,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將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轉變為自主學習,通過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的收集、整理以及用條形統計表、圖或者扇形統計圖直觀描述數據,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更優更全面的發展。
2.4 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生思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僅僅只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遠遠不夠的,中學生本身數學認知水平和積累有限,學生的數學思維也較為淺顯和形象化,在面對抽象的數學問題時,學生的思路容易受到限制,無法用多維度和深層次思維去解決問題,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集思廣益,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為了讓合作學習更加順利,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準備素材資料,讓學生進行參考,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拓學生的眼界,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建有趣的教學情境,信息技術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將信息技術和合作學習進行有機聯合,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通過素材的多媒體展示,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思維,幫助學生找到解題思路,掌握學習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激發到最高點,能夠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過合作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合作精神,提高學生溝通協調能力,促進學生全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