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斌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石上中心小學 江西 寧都 342800)
在國家提出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引下,主動通過自己的方式進行知識鉆研。對于小學數學來說,里面涉及到的數學理論對學生來說,存在著一定的理解難度,所以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采用問題導學的方式幫助他們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問題導學是在國家頒布了新的教學政策之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導學案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課本中的知識點,采用探究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讓他們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逐步進行學習,使得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對于小學數學來說,需要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理論和運算規律,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差,所以他們在短期內很難對相關的數學理論進行充分的了解,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采用問題導學的方式指引他們,讓學生在解決相關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素養。
2.1 立足學生的數學基礎,科學進行班級分組。每個班級都有數學學習好的學生,也有數學學習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在采用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之前,根據學生以往的數學考試成績以及他們在課堂上的聽課表現,將班級上的學生分成不同的組隊,將他們有序的混合在一起,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其它同學的解題方式,拓展他們的思維。當教師在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的時候,可以根據班級上的學生人數確保組隊的數量,組隊數量盡量不要太多,避免在開展問題導學的模式時,不能有效的針對到每個小組,降低了問題導學的作用;組隊數量也不能過少,這樣會使得小組中的學生過多,導致他們在解決的問題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任務分配混亂的現象。由于班級里有的學生性格比較敏感,教師在分組的時候不要在班級上告訴他們分組的原則,以免給那些數學學習不好的學生造成心理傷害。
2.2 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以往教師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也會根據課本上的數學公式或者理論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但是大多數基本上是面向班級全體學生進行提問,這樣的提問方式對那些性格開朗以及數學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使得他們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中,提升自身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但是對于那些性格內向或者數學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在這樣的提問方式下,則不能積極的配合教師進行回答,浪費了提問教學的時間。因此,為了幫助班級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提問中來,教師可以給每個組隊分布難易程度不一樣的問題,讓他們在自己的組隊中進行討論。這樣不僅可以放松學生的緊張心理,還有助于他們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深入探索這部分知識點,全面理解相關理論的含義。例如,在講到“長度單位”時,教師可以將黑板擦、課本以及書桌作對比,詢問學生那個物體最長?他們大概可以用哪些長度單位表示?這些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規律都有哪些?在單位換算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問題等,通過從簡單到難的方式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索,這樣不僅可以讓那些數學學習基礎不好的學生也能主動的參與到組隊交流中來,還有利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長度單位的相關概念和換算規律有所了解。當學生探討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根據數學課堂的講課進度對他們進行提問,這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分析他們在長度單位中的薄弱點,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在這里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每個班級都有不喜歡發言的學生,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時,不應整個學期都對固定的幾個學生進行提問,可以每節課輪流著來,調動班級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端正他們的聽課態度。
2.3 通過師生互換的講課方式,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過去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一般都是由教師向學生講述相關的理論概念以及解題步驟,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將重要的知識點記錄在課本上,這樣的上課方式雖然可以保證數學教學進度,但是不能及時對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充分了解,使得他們在做題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采用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時,可以給學生提出了相關的問題之后,讓他們在自己的組隊中探索講解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有所了解,還有助于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及時發現自身的問題。例如,在講到“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教師可以詢問他們平行四邊形是由什么圖形變換過來的?它的面積公式和變換之前的圖形面積公式有什么相同點?這個時候學生在自己的組隊中通過交流可以發現,平行四邊形是由長方形變換過來,長方形的長和寬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當學生探索結束之后,可以讓學生以教師的角色,站到講臺上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講解,讓他們在講解的過程中,通過畫圖的方式向全班學生進行論證,避免有的學生在講解時,將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相對應的關系混淆,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問題導學的方式指引學生時,應對他們的學習現狀進行全面分析,然后結合課本中的數學知識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