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美蘭
(河北省固安縣禮讓店鄉康家務小學 河北 廊坊 065502)
數學學科是一門重要學科,在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利用現代技術開展數學教學可以更好地實現教學信息化。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多以教師為主體,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則可充分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第一,激發興趣。信息技術通過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來傳達演繹數學中的理論知識,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并激發學生的興趣。傳統課堂上老師長期通過黑板板書來完成數學知識的講解,從而給學生留下了刻板無趣的課堂印象。而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都要通過課堂筆記將老師寫畫在黑板上的知識點記錄下來,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在很多數學的課堂上依然大量存在,很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出現走神、疲憊以及厭學等不良的情緒和心理并制約學習效果。第二,提高自主性。枯燥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會讓學生產生畏難和厭學的情緒,進而導致其失去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動力。如果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以此為基礎引導其進行自主學習就能較好地解決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而信息技術的運用恰恰是利用豐富的教學內容、多元化的表達方式以及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來徹底激活學生的興趣,學生的自主性也將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激發。
2.1 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是對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進行研究的科學,而此類研究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和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學會理性地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傳統教學模式強調“教師講,學生聽”,多數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知識點進行空泛的講解,偏向“照本宣科”,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大量的習題練習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給學生的身體及心理造成影響。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點轉化成動畫、圖形、語音、文字等形式,在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內進行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形成邏輯思維能力。將信息技術有效地整合到數學教學中,既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還能積極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2 預習階段運用微課,提前構建知識框架。在開展數學課程的教學之前,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和提前自學工作,以便在課堂學習中更高效地接受和理解知識,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為了更好地保證預習效果,教師可以設計微課視頻,收集總結本節課堂內容知識,概括剪入微課視頻當中,保證微課視頻的精煉又全面,然后組織學生觀看視頻預習課程內容.學生在觀看視頻后能夠很好地對知識點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清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提前構建知識輪廓和框架.這樣能夠很好地避免學生預習低效率和流于形式,為課程教學更高效和更高質的進行奠定穩固的基礎。
2.3 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將一些數學題目的講解制作成游戲短片。游戲短片對學生來說,是一項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娛樂活動。在游戲短片中,教師對數學題的題目、解題過程進行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在娛樂的同時學習知識。學生的思維和理解能力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對很多事物和知識缺乏深入學習和探究。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4 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數學中有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如果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板書加口述的方式對知識進行講解的話,很容易讓學生云里霧里,找不到數學知識的突破口,難以掌握比較困難的數學知識。而教師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數學重難點突破中來,一方面以直觀,具體的動態圖像作為參考,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具體,學生能夠很快就突破重難點。另一方面多媒體技術實現了數學知識的具體化,學生不再感覺到數學是一門很難的科目,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可以讓數學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互聯網以及各種應用軟件和服務來改善教學的效果。老師可以借助這些信息化工具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課后鞏固講解以及課前預習監督。學生在其激發下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