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登位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中學 貴州 六盤水 553400)
傳統的體育鍛煉往往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創新精神的培養,按照常規模式開展高中排球教學課程,這樣很容易忽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失去對排球學習的興趣。因此,高中體育教師應當嚴格根據新課標要求改變高中排球練習的教學方法,借助分層教學模式,讓學生用飽滿的熱情認識到排球學習的重要性,并從中收獲最佳的學習成果。
新課改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滿足每個學生的不同的學習需求。由于個體體能與愛好的原因會導致學生對排球技巧的掌握情況差異較大。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對每個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及個體情況,從而發現每個學生排球技巧掌握不一致的原因,然后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來幫助學生掌握技巧。
在排球教學時,對于體能較好、技術掌握相對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提高對他們的教學要求,為他們設定更高的教學目標,幫助他們進一步提升排球技術,從而來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但是對于體能相對弱、技術掌握不到位的學生,教師也應當為他們合理改變教學要求,降低排球訓練的難度,這樣是不同的學生都能保持一個較好的學習疾走,讓那些體育基礎薄弱的學生不會因為一直沒能掌握排球技術而的失去對排球的興趣。
為了保證分層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需要深入的分析學生的體育需求以及身體素質基礎,使學生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得以發展。教師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設置具體教學內容,保證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發展具有一致性,能夠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空間,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水平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分層教學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缺陷進行彌補,也可以強化學生的興趣愛好,滿足學生差異化發展的需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專業技能。例如,在“正面雙手傳球”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首先結合高中生的身體素質(如力量、體質情況等)、排球體育成績等,將他們劃分成“優等”層、“中等”層與“后進”層,之后針對不同層次的高中生制定差異化的訓練目標與要求,有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和訓練需求。比如,針對“優等”層的學生,要重點指導他們學習和掌握正面手傳球的基本技術以及采用的手型,確保可以做到靈活傳球;針對“中等”層學生,可以指導他們在重點掌握正面手傳球的基本技術以及采用的手型的基礎上,通過勤加練習來達到靈活傳球的目標;針對“后進”層的學生,要重點使他們掌握傳球的基本手型,并借助簡易的訓練來增強他們訓練的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設定的分層目標都是初始的,教師還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和訓練情況對其進行有效調整。
在高中階段的排球教學當中,涉及到許多技術性比較強的動作,并且它們的習得除了依靠體育教師的指導外,還要依靠學生自身的大量訓練。基此,為了可以從整體上提升排球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平時除了注重引導學生學習各種排球訓練的新技術或新動作外,還要注意加強排球訓練。同理,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訓練和學習需求,教師也要做好排球訓練任務的“分層”,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順利完成自己的訓練任務,并從中有所收獲。
例如,在“正面雙手傳球”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層次高中生的身體素質情況以及排球教學目標的“層次”設計情況,針對性為學生設計一些恰當的訓練任務與計劃。比如,為了可以使高中生順利地掌握“正面雙手傳球”這一基本操作的手型,教師要指導他們明確擊球動作及具體部位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訓練任務,如針對“優等”層學生而言,他們已經可以熟練地運用相應的技術動作,所以訓練中主要側重提升他們動作的靈活度與穩定度,此時可以設置2人一組的“原地傳拋”訓練任務;針對“中等”層學生而言,他們基本上可以準確掌握手型與動作技術,但是靈活度與熟練度可能有所不足,所以可以針對性指導他們開展“原地自拋自傳”這一訓練任務;針對“后進”層學生而言,則可以指導他們開展“徒手模仿訓練”,并要及時糾正他們存在的錯誤動作與姿勢,逐步使他們可以掌握正確的動作與手型。
高中的排球教學需要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對排球的興趣,另一方面還要提高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排球的熱情,調動學生隊伍訓練的積極性,讓高中生的身體素質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