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崢
(安徽臨泉田家炳實驗中學 安徽 阜陽 236400)
在高中美術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都是直接將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作為教學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傳授。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簡單對美術的內容進行了解,而并沒有將這些內容融入到自己的認識和運用當中,也就無法實現自身審美能力及核心素養的提升,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不僅需要對知識進行學習,同時還要注重自身核心素養的提升。美術是一門可以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學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圖像解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其中圖像解讀是對美術作品以及一些其他的造型、色彩、符號進行認識和辨別,生活當中,信息化手段非常發達,學生可以更好的認識圖像作品,從展自己的視野。
要讓學生主動學習美術,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美術教學內容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開展生動、有趣的教學,讓學生沉浸在美術的課堂里,主動對美術知識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才能得到大幅提升,同時也能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更好的培養。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以后,不再像以前一樣被動地學習,就可以更好地對美術進行認識,提高自身的審美標準。教師可以運用現在信息化的手段,幫助傳統教學內容進行豐富,讓學生對美術知識進行一個更細致的認識,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對美術知識進行探索。
例如,在學習《京劇臉譜》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先通過互聯網在網絡上尋找一些和京劇臉譜有關的視頻給學生進行觀看。很多學生對京劇臉譜的了解非常少,教師通過視頻讓學生對這個內容進大致的了解,并且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當中從臉譜的顏色以及繪畫的方式判斷這個人物的性格。教師可以將視頻當中的每一個不同臉譜截圖下來,以圖片的方式給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逐一進行辯解,然后引導學生從臉譜的色彩繪制方法、繪制技能對這個臉譜的作用進行分析,感受臉譜帶給自己的不同情感。在生動有趣的教學過程當中的學生能夠對京劇臉譜進行更好的認識,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探索意識。
美術是和生活密切聯系的學科,在生活當中有著非常多的體現,它源自于生活,所以教師應該將美術和生活進行結合,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減少學生在學習美術時對美術知識的理解障礙。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師要突破美術課本教材帶給自己的局限性,將美術和生活進行有序的結合,幫助學生將思維從課堂回歸到生活當中,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實際經歷和美術學知識產生共鳴。并且這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實踐教學,挖掘生活可以給學生帶來的幫助和資源,抓培養學生發現美的思維和提高發現美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園林與民居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通過視頻的形式給學生展示不同地方的民居,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很多學生可能對中國的了解并不是特別深,教師可以在視頻中給學生觀看北京的四合院,陜西的窯洞,貴州的苗寨,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東西。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對學生進行講解,這些不同地方的民居為什么會這樣設計,它們的設計和當地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特點有怎樣的聯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對這些內容進行自己的想象、猜測,從而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實現自身美術創新能力的提升。
任何內容都有他自己的歷史,美術也是一樣,美術不僅僅是一種技能,一種藝術形式,美術的文化源遠流長。在美術歷史的長河當中,有非常多的內容需要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針對美術歷史,通過現在的媒體展開相關的教學,提高學生對不同時期文化的認識,并且讓學生針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美術風格進行分析,找到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在這個過程里充分對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行培養。
例如,在學習古代人物畫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古代人物畫的范本,然后再將近代的人物畫給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對比這兩個不同時代的人文化有怎樣的特點。通過直接的對比,讓兩個時期的畫作可以放在同一平面上進行比較,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對這些畫作進行更深入的認識。學生需要結合相關的歷史,從當時的經濟,政治,文化等角度出發,尋找不同時期美術文化的差異。
高中美術在高中教學過程當中可以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愉悅,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得到更好的提升,也對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美術教師應該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打造高效的高中美術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