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成惠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運動健康學院
所謂的體驗式學習,實質上就是通過單獨的學生個體積極參與各類實際活動,在活動中來獲得個人的經驗,然后在訓練員指導下,成員通過指導下活動的不同對比,觀察、深思指導下產生的差異化過程,再從中獲得新的感受、新的認知,并將之整合運用于未來新問題上,從而解決新問題。簡言之,只要是以活動為開始的,在活動中通過學習、實踐而后獲得新認識和感知的都可以算是體驗式學習。傳統式訓練 與體驗式學習的最大區別,在于前者以教為主(教師為中心),后者以學為主(學員為中心)。要使訓練有效,培訓的主體必須是學員而非訓練員,正如伽利略所說:“你無法教別人任何東西,你只能幫助別人發現一些東西”。因此,“教”不一定導致學,更不一定產生“會”。體驗式學習的活動課程應該是為達到某些預期結果而特別為學生設計的,在訓練過程中,學生應該是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學習”而非聽教師說“教”。
因此,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如何引入體驗式培訓學習已經是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具體應該如何運用體驗式學習,筆者就此談幾點簡單的看法:
教師在教學中做好學生的體驗式學習就要給學生創設科學有效的體驗式情境,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能通過實踐,通過對比,獲得新認識、新感受,從而使學生養成體驗式自主學習的習慣。體驗式環境的創設要科學,必須針對高職學生心理、生理發展的特點,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體育教學的目標來進行。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的實踐,運用具體的教育內容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就體育教學情境的創設談些自己的認知與做法。如教學健美操的時候,我就先讓同學們欣賞健美操的伴奏音樂,讓她們在激昂有力的音樂中活躍細胞,活動肢體,因為音樂具有很強的代入感,學生不覺得枯燥無趣,給學生說這就是跳舞,跳節奏感強的舞,在創設的跳舞環境中,然后我才開始示范分解動作。總之盡量在創設的情景中,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可以進行學習的自我探索的,學習與練習不是枯燥無趣的,從而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更好地完成課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在這一階段,學生先是在真實情景中活動,獲得各種知識,產生相應的感悟,然后會對自己的體驗進行分析、反思,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總之學生行為受到情境的影響會產生新認知。
每個人都特別渴望別人的關注與重視,在體育教學體驗式學習中我們應該好好利用人的這一特點,只有讓每一個學生都充分感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與關注,那么才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激情,并使得這種學習激情能長久的保證與維持。因此我們可以多關注每一位學生并問問他們的感受,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創設的情景中給予學生適當的指點與評價,并且通過設置一些情景給予激勵。具體操作可以是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多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能自主摸索,自主學習,當學生摸索中嘗試著完成一個新的動作,教師應該及時問問學生“覺得動作有難度嗎”?“發現了完成動作的關鍵技巧沒有”?所有的這樣無疑讓學生覺得自己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會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而且教師還應該設置一些小競賽之類的,可以兩人挑戰或者小組挑戰,在競賽中讓學生體驗式學習得到進一步升華,學生在自主競爭,自主挑戰獲取更多嘗試與體驗,這種多渠道嘗試、體驗學習給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增加了更多的途徑。這樣學生會在體驗式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收獲知識、收獲經驗的快樂,也才能不斷激勵自己,不斷挑戰自我,更加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和創新精神。
如果說體驗是一種好習慣,那么體驗式自主學習就是一種學習能力的最佳體現。體驗式學習很大一個特點是自主學習,但不是讓學生盲目而毫無章法地學,應該是學習者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分階段、分步驟,有組織有計劃地學習。就高職體育自主學習體驗而言,不僅僅是對技能的一種體驗與摸索嘗試、也是自我學習、自我的控制的一種挑戰,也是對學習技能的延伸,因此必須在自主學習中,必須將學生分層分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將不同層級的學生分不同的階段,有步驟有計劃的采取不同方法給予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自主積極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自覺愉快的參與鍛煉。高職體育課程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重要目標,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應該從學生體驗式學習的基本理念、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基本模式等出發,認真實踐,努力授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筆者通過多方調查與研究,得出結論:要做好體驗式學習必須調動人體的多個感官,促使體驗式學習得到更好地提升。眾所周知當我們用眼睛看,估計只能記憶10%;在此基礎上,如果動用聽覺器官耳朵來聽,我們大概能記憶30%;當我們用身體去經歷,調動我們的多處感官,我們居然能提升60%,達到80%。因此可以說體驗式學習是從看、聽、身體感知實踐中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這一過程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最終有效地完成。
總之,通過教學實踐證明了體驗式自主學習的可行性與有效性。體驗式自主學習能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了高職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的需要,能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高職體育課程的學習,但體驗式自主學習還有很多值得探索和改進的地方,筆者將在教學中進一步摸索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