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洋雷 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體育課堂的教育目標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傳授,而是以學生的情感發展和情感體驗,獲得終身學習能力為終極目標。有效的體育課堂必須要做到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階段的不同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在傳授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情感體驗的發展[1]。這就要求構建一堂完整的體育課堂應該重視“鏈式”課堂的建立。即通過鏈接課堂教學目標,實現循序漸進教學;鏈接新舊知識、促進知識系統的一體化;通過鏈接體育課堂外生活知識,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通過鏈接非體育課與體育課,有效提高體育課的效率。這樣使學生在獲得系統知識技能的基礎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能夠得到生動、主動的發展。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學要遵循學生認知規律,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緩設臺階登高坡。構建鏈式課堂,教師首先要把整個學期的體育教學看成一個整體,站在全局高度上整體把握教材內容,把每一堂課進行鏈接,真正做到每一個課時及相對獨立而又彼此聯系。例如:在進行健美操教學時,為了使學生在學期末能夠進行自主創編,就要求教師在之前課堂上對健美操的五種基本步法和創編注意事項都應該進行詳細介紹和講解,另外還可以穿插健美操規則,可以在學生遵從規則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鏈式課堂的重點就是把新舊知識串聯起來,這就要求教師對所教內容做到極為熟悉,在課堂中能夠適當地把之前所學習的知識和現在要學習的知識進行結合,并安排適當的比例,不僅舊知識能夠得到及時的復習,而且能夠將現學的知識扎實地掌握。體育項目的多樣性使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有了更大的選擇性,“溫故而知新”這個原則也同樣適用于體育課堂。例如,在傳授籃球中“三步上籃”技術時,就必須以學生熟悉球性,帶球跑等作為基礎,所以本節課堂就需要先做此類的活動來鋪墊,才能更好地完成新內容的教學。不僅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建立自信,也給教師的教學減少了很多阻力,推動教師的進一步教學。
新課改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3]。而僅靠每周兩節體育課的時間是很難讓學生練習課堂所學,更沒有機會充分展示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學生的探究能力,而課余生活和課外活動很有效的補充了這一點,它們的時間不會很固定,而且相對課堂時間來說給學生的機會會更多,時間更充裕,使學生有機會創新、有機會鍛煉,是一個很好的展示學生能力建立自信的平臺。所以教師應該將課堂與課外緊密連接。例如,在學生學習了排球墊傳球之后,教師就可以把這些內容穿插在活動中,進行分組接龍比賽,不僅鞏固了學生的排球技術,也可以促進了課外生活的趣味性,增加課外生活的多樣性,也可以發展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在學校的課表安排中,我們都會發現體育課都是穿插安排在各種文化課中間。那在開始一堂體育課就意味著上一節非體育課的結束,在這段時間中學生們的表現大多是這樣的表現:學生扎堆聊著天,很放松。潛意識的就會認為不做任何事就是讓大腦休息的最好方式。所以文化課結束之后學生就會將大腦從緊張的工作狀態立即調節成休息狀態,這個就會對之后要進行的體育課無形中產生了一種阻礙作用,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能夠在體育課堂開始,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育課相對其他科目來說是一門技能類課程,要求學生的身體參與。然而身體是受大腦支配的。例如,在體育課堂進行初,針對此時學生大腦的平靜狀態,充分利用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可以采用欣賞法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鏈式”課堂并不是一課一鏈,它應該是多方位的“鏈”的組合,注重學生的知識、能力的基礎,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關于“課課鏈接,整體構建”體育課堂的構建研究是一項系統的課題,不僅需要理論的指導,還需要實踐的檢驗和完善。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把握體育課堂的特殊性,根據教師不同的教學風格,通過各種努力來增加生動有效的鏈式課堂構建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