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宏奎
(陜西省洛南縣倉頡學校 陜西 洛南 726100)
現(xiàn)在的初中生要面對中考的壓力,通常老師都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試卷,學生面對這些堆積如山的試卷往往會產(chǎn)生巨大的壓力,大搞題海戰(zhàn)術致使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產(chǎn)生嚴重的分極化現(xiàn)象[1]。因此化學老師需要給學生構建一個真正的自主交流平臺,讓學生真正的了解化學知識,并從中感悟到化學的真諦,讓學生變得愛學好學,以此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開展。
化學做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初中化學老師在教學時可以著重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授課,降低理解化學的難度,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通過以生活為跳板促進化學知識的理解,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知識運用能力,以此提高上課效率性。老師在給學生講解時多加入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可以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提高上課專注力。例如,老師在講授《金屬材料》這一章節(jié)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回答“生活中常見的有什么金屬”,“平時常見的物品都是由什么制成的”。在此過程中通過生活常識,有效的促進學生對金屬的理解,達到了增強學生化學知識總結的目的。老師拋出問題,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公園里的健身器材是由金屬鐵制成的”、“窗戶框是由合金制成的”、“古人用的銅板是由銅制成的”等等,通過貼近生活的事物讓學生理解化學知識,有效開展化學課堂教學。通過生活化的方式讓學生覺得化學并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讓學生在今后生活中接觸的事物都可以想到與化學的聯(lián)系。
由于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他們需要與其他個體相互合作交流,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合作能力與溝通能力。初中化學老師在授課時可以給學生進行分組合作,為學生搭建一個有效的探究平臺。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化思維,同一問題多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答案,有效增強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和學習能力。例如,老師在講授《化學肥料》這一章節(jié)時,讓學生分組討論有哪些化學肥料。老師在分組時需要注重每個學生的個人特點,對于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帶領幾個性格比較內(nèi)斂的學生,讓他們共同討論有效促進課堂學習效率。學生經(jīng)過討論帶動全班氣氛,“主要的化學肥料有氮肥、磷肥、鉀肥”,“氮肥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提高植物蛋白質含量”,“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進作物生長,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鉀肥的主要作用是保證各種代謝過程的順利進行、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病蟲害和抗倒伏能力”,通過積極討論讓每個學生都可以融入到小組討論之中有效開展化學課堂教學,在與同學促進友誼的同時也能學到化學知識[2]。
通常初中生比較活潑好動,難以靜下心來,他們在課下比較難以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自主學習可以讓所學知識進行升華總結,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可以充分的認識到自己掌握的化學知識程度,充分利用課下時間進行查漏補缺,使他們可以順利跟上老師的授課進程。例如,老師在講授“二氧化碳的制取”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讓學生先通過課本學習有關二氧化碳的知識點,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質,然后老師再進行講解。在學生進入實驗室后讓學生自主探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以及二氧化碳的驗滿方法。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可以提出問題。“二氧化碳為什么會采用向上排空氣法?”“為什么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會變渾濁”,然后老師來進行解答“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石灰水變渾濁是因為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提出問題,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空間也讓學生能夠全面思考分析,有效的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化學課堂教學得到有效的開展。
總而言之,使化學課堂得到有效開展是需要老師和學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在此過程中老師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進行分組討論以及采用生活化方式讓課堂教學變得簡單易懂。給學生構建自主學習平臺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讓學生走進化學課堂積極與化學建立聯(lián)系,以此達到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開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