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霞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余慶小學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學習也從概念學習轉變為實踐應用。說理能力是小學生數學教學當中的主要教學目標,數理能力可以幫助學生用比較簡單和精煉的語句表達出現自己的解題思路。并且,條理化教學還可以凸顯出數學教學優勢,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展現出自己的優勢。因此,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建條件,鼓勵學生采用更多的解題方法。
說理能力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說理能力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體現。在說理能力的角度對于學生來說,學生不僅需要說出正確的解題思路,還需要結合之前所學過的知識給出正確的答案。
同時,說理能力還是促進學生加深對知識理解的主要手段。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跳躍,所以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不是很連貫,可能前一部分的知識理解的很透徹,后面一部分知識理解出現了偏差。這時教師如果可以為學生創建說理課堂,還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前段學習的數學知識,并用理性的語言去表述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表述的嚴謹性。其次,說理能力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小學數學知識本來就是互相貫通的,很多知識都是相互聯系,有理有據。但是有很多學生在做題的時候經常抓不住重點,表達也不夠連貫。這些問題都是因為學生的邏輯思維不夠嚴謹造成的。說理能力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可以抓住問題的關鍵點。比如說北大師版小學一年級《加與減》,當中的站排問題。“教師安排學生站排,從前面往后數曉麗是第六名,從后往前數曉麗也是第六名,那么站排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名”這道題正確的解題應該是6+6-1=11,但是很多學生都做成了6+6=12,很多學生都忽略曉麗出現的次數[1]。
2.1 培養學生說理能力,幫助學生整合學習內容。所謂的整合學習內容就是把所學過的知識串著一起,并找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得學生把零散的數學知識點整體化,在解題的時候可以有理有據。比如說北大師版五年級《分數的除法》,本節課學生需要了解分數的除法計算方法,并運用這種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本節課學生可以先復習分數的乘法、分數的意義、整數的除法,使得學生可以掌握到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制。比如說四分之三除以三分之一,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回憶以下整除除法的法則。在根據乘法法則寫出兩個相關的乘法算式。過于單一的知識點很難去支撐學生的解題思路,并且學生也很難找到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對知識進行整合可以幫助學生深度的去挖掘教材當中所包含的內容,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2]。
2.2 說出解題過程,有效培養說理能力要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部分學生在長期的刷題訓練當中,已經形成了固定快速解題的思維。雖然在書寫過程當中可以表現的比較明確,但是在講題的時候經常說不清講不明,這主要是因為在寫作中是直接通過大腦思維把解題思路書寫出來。但是在說理的過程當中,學生不僅需要思考還需要去組織語言把自己的解題思路說出來。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把大腦的思維和說理能力結合到一起。比如說北大師版六年級下冊《簡易方程》這節課當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字母所表達的意義和作用,已經在一定的情境當中字母所表達的數量關系。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對這道題進行分析,在用簡易方程去解答這道題。學生在逐漸的熟悉之后,可以探索和分析解題步驟。比如說水果店今天運了200千克蘋果,比香蕉的重量的3倍還少20千克,那么請問香蕉是多少千克?這道題已知蘋果是200千克,設香蕉為X,3X-20=200。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的說理能力。其實說理能力指的就是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在長期的訓練當中,學生不僅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自己去整理知識點,并且還可以有理有條的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