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龍 山東服裝職業學院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上所形成的新型教學方法,它相比以往的教學方法更注重學生主體人格的培養,而這一點與當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技能,且還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基于任務驅動,能為學生提供實踐體驗的情境,引導學生圍繞任務展開學習,并以任務的完成結果作為檢驗他們學習過程的依據。這一方式能有效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使他們實現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建構探究、實踐及運用知識體系的轉變。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能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并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自身的知識經驗提出個性化解決方案,解決問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作用可分為兩部分,其一從學生角度來說,任務驅動教學法以淺顯的例子入手,帶動理論及應用方法的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激情,提高他們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其二從教師角度來說,任務驅動教學法將以講授為主的傳統課堂變為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課堂,可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民主、個性,為學生營造較好的學習氛圍。
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有多重積極意義。首先,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能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消極態度,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以往高校體育教學中,很多學生之所以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很大原因就在于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沒有方向感。但引進任務驅動教學法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的任務,會使學生找到方向,進而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活動。
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完整的提出任務、參與任務及完成任務的過程。因此,高校學生在參與任務完成的整個過程中,其會針對性的獲得一項體育技能,相比漫無目的的鍛煉,這種方式顯然更能增強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同時,在任務練習過程中,學生還可以互相討論和交流,充分發揮自身自主意識去完成任務,這對于學生獨立思考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都極為有益。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首先自然就是學習任務的確定。學習任務的確定是任務驅動教學法成功實施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師要非常重視這一步驟。第一,依據總體學習目標的框架,將總目標進行細分,分成一個個小目標,并將達成每一個小目標要掌握的學習內容細分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引導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實現總目標。第二,任務的設計要依據體育學科特點。體育學科最顯著特點就是對體育技能的掌握,所以在設計任務時,教師要多設計實踐性任務,以學生掌握體育技巧為目的細分學習任務。第三,任務的確定還要充分考慮學生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異性。即使同一年段的學生,教師在設計任務時也要根據他們現有的能力水平和身體素質,提出恰當的基礎目標、發展目標及開放目標,設計有梯度的學習任務,以此更好地適應學生身體發展情況,促進其體育素養的提升。
任務確定后,教師就該指導學生去解決任務中的問題,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只能發揮自身指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究和嘗試解決問題的多樣方法,或自主或協作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學習排球的墊球,教師在教授墊球要領后,就可設置學習任務,要求學生規范墊球多少次。在此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可兩兩對練或自主墊球,摸索規范墊球的要點,最終成功達成任務目標。
任務驅動教學中,對于學生任務完成結果的評價,主要集中于兩方面,其一是對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其二是對學生個體在此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前者主要側重學生是否完成任務目標及完成任務所采用的方法合理否,而后者則側重于學生是否獨立思考,是否與其他學生合作等,判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及自主學習能力有無得到發展。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評價,并非單純點評結果,且有時它更重于對學生個體發展的評價。而這也是它能廣泛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優勢之一。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對于高校學生學習及教師教學都有非常有利的意義。任務驅動教學法完全改變了傳統教與學的結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使因材施教落到了實處,同時,它還為培養學生自主能力,樹立他們團隊合作意識搭建了平臺,將學習任務與人文精神有效融合,有力促進了他們體育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