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必琴 汪 婷 王家祥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安徽合肥 230011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是唯一由教育部主辦的全國教師教學能力比賽,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推進“三全育人”,落實“課程思政”要求;持續深化“三教改革”,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本文以茶席設計為例,從教學整體設計、教學實施過程、教學實施成效、反思與改進等方面進行闡述[2]。
《茶文化與茶藝》課程是旅游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素質拓展課程,通過茶文化和相關技能的培養、教育和訓練,能修煉自身氣質,強化規則意識,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對接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和中華茶藝比賽規程,落實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基于分類招生的學情分析,組織教學。“茶席設計”是茶文化與茶藝課程的核心教學內容,其中的文案設計和美化茶席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具有較強的應用性。
本課程授課對象為酒店管理專業三年級學生,學生已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擁有半年在酒店企業的工學交替實踐經驗,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思維活躍,愛好廣泛,對茶文化與茶藝教學有濃厚的興趣,偏好利用多媒體工具學習基礎理論,習慣于小組探究式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希望在學習過程中有創作空間,體現自我價值,可體驗到所學知識在未來工作中的具體運用[3]。
將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理論確定為教學重點。利用網絡資源,通過模擬工作情境,小組合作完成,師生共同總結茶席設計技巧與規律,利用技術手段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化解難點,實現教學目標基于專業培養目標和實際崗位的工作要求,結合學情分析,確定知識、能力和素養三大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掌握茶席的構成要素,了解茶席設計的原則;能力目標:能創作與客人需求特點相符的茶席;能運用茶席要素優化茶席及對客服務氛圍;素質目標:具備團結合作意識,學會審美,欣賞別人,尊重傳統文化與禮儀,不失創新精神[4]。
教學策略總體思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教學內容,將具體化的工作情境作為學習任務,遵循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感。
具體策略:學知識—習知識—練知識。
學知識:通過講授法、圖片展示法、利用平臺課前測試、平臺資源庫等方式進行知識的教和學,讓學生全面了解茶席設計基礎理論知識,達成教學知識目標;習知識:通過微動畫設計、在線測試、主題文案設計,讓學生理解茶席設計的要素、原則和方法;練知識:導入工作情境,給定特定主題,小組合作完成茶席設計,達成教學能力目標。
本項目共4課時,緊緊圍繞著茶席設計展開教學。
課前:在智慧職教平臺,學生自主完成慕課資源的學習;課中:教師根據課件講解茶席的溯源和定義、茶席的審美情趣及其蘊含的中國茶道精神,結合圖例和視頻資源重點分析茶席的主要構成要素(茶品、茶具組合、鋪墊、插花、焚香、茶點茶果、輔助環境)和相應的要求;借助網絡視頻圖片和實物演示,幫助學生明確茶席的構成要素和蘊含的意義;課后:通過慕課資源等視頻資源進行拓展學習;依托云課堂題庫布置課后作業,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
課前:回顧上節課知識點,組織學生觀看視頻,引入教學內容;課中:教師根據課件講解茶席擺置的歷史發展,結合圖片和視頻資源重點闡述茶席設計八大原則;借助圖片和視頻資源,幫助學生形象化、具體化理解茶席設計的原則;課后:根據1、2節的理論學習,發布學習任務書,要求學生根據特定主題設計完整茶席,撰寫文案。
課前:教師在職教云平臺發布慕課視頻和學習任務,上傳任務書表格至云課堂,供學生學習下載,發布課前測驗,完成茶席設計基本要素等知識內容的測試;課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主題名稱、所選物品、設計說明及任務分工等角度進行文案解說,小組互評、教師點評、企業專家點評等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其他小組根據評分表進行評分并在云課堂平臺進行投票;課后:要求學生根據主題要素及各方提出的建議進行茶席設計方案的優化,進行拓展訓練[5]。
課前:發布課堂搶答題,引導學生說出宏觀與微觀、理念與實操等內容;課中:對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現場指導,發布投票,選出與文案設計吻合程度較高的作品,教師點評現場創作過程,引導學生對現場茶席進行美化優化,使學生意識到文案作品與現實存在一定的差距,精美的茶席布局需要絲絲入扣,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養;課后:引導學生將現場創作的作品拍成照片,上傳至云課堂,充實素材庫;發布到酒店管理專業公眾號、抖音平臺及朋友圈,更好地傳播茶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基于實際工作流程和任務,將教學評價方式由期末考核轉變為提升能力的過程性考核,進行教與學全過程的信息采集。依據《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中華茶藝比賽規程、采取全過程評價、全方位評價、多維度評價。
1.學生在本課程本次教學的理論測試、設計能力和素質表現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2.基于工作流程組織教學環節,對接茶藝師、酒店基層管理崗位,幫助學生提高文案撰寫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意識和思維,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崗位核心能力,學生的設計能力、職業素養等受到校企合作單位的認可。
(一)立體化的學習時空,線上線下互動學習,信息化教學手段結合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情景模擬等多元教法,課上課下互動交流,學習資源豐富,學習時空便捷。
(二)以職業標準、技能大賽標準為依據,以企業實際崗位工作任務為導向,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實現教學過程職業化,評價結果科學化[6]。
職業技能大賽是今后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旅游類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技能大賽,提升教學能力、實踐應用能力以及課程開發能力。不僅提高旅游類專業課程授課質量,同時也會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并將這些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目的,激發學生的熱情,增加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