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林平
(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三界鎮文學路88號三界中學(高中) 浙江 嵊州 312452)
高中生物教育的目的不僅是使學生學到知識,提高學習成績,而且還側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高中生物教學課堂強調以學生為本,能夠讓學生在探究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知識。本文將通過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施策略進行研究,以提高學生對生物的興趣和提高對自我學習的認識。
學生的學習活動容易從最簡單的開始,但也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生物的時候,大多會對生物產生好奇,但是對學習生物會面對的問題缺乏心理準備,因此,在進一步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遇到困難產生心理、興趣減退的現象。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必須注意做到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單向的教學模式,并創新教學形式,在課堂上展示。
例如,在光合作用的研究過程中,可以利用各種植物進行比較研究,在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這是應該幫助學生學了解知識的本質,鼓勵學生自我思考,使學生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比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光合作用原理以及在生活中對植物生長發揮的作用等。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使學生從好奇到產生學習興趣,學生一旦產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便能夠將其從樂趣向志趣轉化。同時,興趣和好奇心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條件,所以需要高中生物教師合理把握并將其運用到實踐教學之中。
想要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該進行創新性的教學研究,創造不同的教學方法,探究不同的生物實驗,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平臺將生物教學中的靜態學習內容轉化為動態的視頻,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反饋信息調整教學的過程,優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結構,更新教學手段,為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從而能夠有利于自主學習。如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或是創設情境教學的方法,將教材課本上的文字知識向動態視頻形式進行轉化,這樣即可以實現現代化教學創新課堂的需要,也可以在直觀的視覺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學習課堂教學內容。其次,在現代化生物教學的背景之下,教師應創新教學模式,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營造不同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將學生的注意力放在對生物基本概念、基本現象的理解上,讓學生輔之做一些必要的練習題,讓學生通過習題多歸類、多思考,從而挖掘生物教學的基本規律。
學生在生物課堂上一般都比較激動和活躍的,但有些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可能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該將組織教學貫穿于教學始終。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強調好課堂紀律,在進行實驗時能夠將學生的情緒穩定下來,強調好實驗安全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之中認真觀察。學生自己一個人難以完成實驗操作,這就需要學生之間或和小組成員一起完成。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劃分小組,讓學生小組有各自的分工,能夠給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都產生一定的責任感,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選取材料、實驗的現象分析進行交流,提高知識的掌握度,也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情感的交流。
此外,在學生進行實驗時,應該監督學生,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在生物實驗是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進行鞏固訓練的內容,教師在每一節教學結束之后,應該布置相關的實驗任務,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一方面可以鞏固所學習的知識,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生物實驗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生通過已經掌握的知識能夠明白實驗操作的原理,感受到生物實驗的奧妙,在進一步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點的同時,增進了對探究生物實驗的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高中生物教學倡導創設一個以生為本的課堂,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學習意識。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中應該提高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當堂掌握生物知識,提高生物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不但受到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還需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額學習潛能,在學習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使得生物教學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