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逸群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第一實驗幼兒園 江蘇 南京 210000)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開展民間音樂游戲活動,不僅能夠輔助日常教學,還能促進幼兒見識的多樣化,讓游戲活動有更為豐富的形式。借助民間游戲元素,促進幼兒更深入地理解音樂知識,感受音樂作品,能夠切實提高幼兒的審美水平。關注民間音樂游戲的開展方式,讓其有利于幼兒思維發展,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
幼兒音樂游戲活動中的情境設置,對于幼兒學習真實感的提高有一定作用。在游戲環節,利用豐富的元素,讓音樂學習內容和游戲有機結合在一起,使課堂氛圍更有趣味性,更有探究性,有助于吸引幼兒們的關注。從幼兒的喜好出發,將故事情節融入游戲活動中,或將游戲情節融入音樂教學內容中。找到游戲活動的主線,使之穿插于幼兒音樂學習的整個過程,讓幼兒在情境中完成音樂學習內容的接觸、理解和獲取。像在引導幼兒一起學習《螞蟻搬蟲蟲》這首歌曲時,歌曲的內容為“小螞蟻,搬蟲蟲,一個搬,搬不動。兩個搬,掀條縫。三個搬,動一動。四個五個六七個,大家一起搬進洞”。結合這樣的音樂學習內容創設情境,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豐富的準備。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內幼兒的人數,將小朋友們分成7人一組的小組。為每一位同學制作好小螞蟻的頭飾,并制作一個體積適當的蟲蟲模型。音樂學習過程中,讓一位幼兒上前嘗試搬蟲蟲。當搬不動時,讓幼兒想辦法去搬蟲蟲。這一過程中,游戲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幼兒能想到的方法,不只找他人幫忙這一種。給幼兒創造機會,讓課堂氛圍不僅具有故事性、情感性,還具有創造性,有利于當代幼兒音樂審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個人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當學生有了個性化的解決方式之后,教師給幼兒播放音樂作品。讓幼兒理解音樂作品中的搬蟲蟲的方式,并與大家一起操作。在這樣情境化的游戲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致更高,音樂氛圍更好。
在音樂游戲內容上,我們應多了解一些音樂活動的教材,選擇一些歌詞容易上口,音域比較小,風格明朗、簡單易學的內容。在節奏方面,選擇適合幼兒自身生理條件的節奏,比如其中的呼吸、心跳和脈搏跳動等進行結合。也需要與幼兒們的一些肢體動作,如跑步、蹦蹦跳跳、走路等相互協調。當然,教師也要關注到幼兒的興趣傾向,找到幼兒感興趣的方向,進行合理的選擇。在音樂游戲的內容中,要適當地運用教學輔助材料。不同形狀的打擊樂器是可以引起幼兒的注意的,而這些樂器也應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得這些樂器得到正確的使用,這些也是培養幼兒音樂興趣的一個契機。教師通過一個簡單的節奏,或是根據一些故事情節,讓幼兒模仿或創作,使得這些器材發出各種聲音,在玩的過程中,幼兒也在練習節奏感,掌握簡單的節奏型。
3.1 選擇和研習適合幼兒的音樂作品,活動內容要形式多樣、體現童趣。通過情境創設把幼兒引入相應的情境,再以音樂內容帶動幼兒參與進來、動起來,以達到很好的情與景相互交融的效果,進而激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極大地提高音樂欣賞的質量。很多樂曲都能夠采用游戲的形式,教師要幫助幼兒選擇合適的樂曲、設計合適的情境角色,使幼兒通過角色扮演來具體表現歌曲的意境。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讓幼兒有目的地欣賞、聆聽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類型的中外音樂作品,這不僅能提高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還能增強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激發幼兒抒發美和創造美的意識。
3.2 教師在活動中要注意凸顯內容的游戲性。選材適宜能讓活動順利開展,教師要避開自己的喜好,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興趣愛好、理解能力等因素來選擇適宜幼兒的音樂作品。
《夏天的雷雨》是一首幼兒非常喜歡演唱的歌曲,歌詞以問答的形式展開,用形象的象聲詞,把夏天雷雨的場景刻畫得清晰、生動,讓幼兒在一問一答的歌唱中了解了關于夏天雷雨的自然現象。在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來“一問一答”地進行歌唱游戲,幼兒在學唱的過程中就能很快地掌握切分音“×××︱×××”的音樂知識。針對該首歌曲的特點,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材料如鼓、沙球以及裝有米粒、豆子的瓶子等來表現下雷雨的場景。孩子們通過具體情境分析閃電、雷聲、雨點的特點,再通過不同的演唱方式加以表現,將是多么有意思的一次活動。
綜上所述,民間游戲內涵豐富,能夠讓幼兒在游戲中收獲快樂、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在游戲中得到發展。幼兒教師帶領幼兒玩民間游戲時,既要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注意游戲材料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又要加強民間游戲與幼兒園音樂的融合,引導幼兒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承。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為幼兒創設民間游戲環境,采用多種途徑收集民間游戲,并對收集到的民間游戲進行篩選整理,科學合理地改編與創新民間游戲,促使民間游戲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