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

摘? ?要:目的 探究分析無張力補片修補法治療疝氣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男性腹股溝疝氣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分別給予傳統縫合修補術治療與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對比不同術式下患者的手術指標,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間)要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P<0.05)。術后6個月回訪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復發病例,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無張力補片修補法治療疝氣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以及治愈率高的優勢,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無張力補片修補法;疝氣;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6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4-00-02
腹股溝疝氣是由于腹壁破損等原因導致的腹腔臟器在腹股溝處呈異常突出表現的癥狀,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接受腹股溝疝手術的人群超過200萬[1]。如疝塊較大,極易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與生活,嚴重時甚至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當前臨床中主要采用手術方法對腹股溝疝氣對患者進行治療,常用的術式包含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與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2]。本次研究圍繞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與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臨床作用展開分析,納入100例腹股溝疝氣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行探究,觀察不同術式對患者的臨床影響,研究過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山東省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男性腹股溝疝患者為觀察對象。按照計算機隨機抽簽法對100例患者進行平均分組,一組為對照組,實施傳統縫合修補術治療,一組為觀察組,實施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每組5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8~59歲 ,平均年齡(46.04±5.43)歲,腹股溝斜疝40例,腹股溝直疝1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9~57 歲,平均年齡(45.96±5.78)歲,腹股溝斜疝38例,腹股溝直疝12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山東省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手術指征,同時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①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②合并有其他嚴重心臟、腎臟、免疫功能障礙的患者[3]。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縫合修補術治療,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作一斜型切口于恥骨結節至內環口處,將皮膚切開,游離疝囊,疝內環口位置置入網塞并固定好,在精索后方置入平片,充分覆蓋網塞后沿腹股溝管后壁逐層縫合,手術完成。
觀察組患者接受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首先橫斷疝囊,高位結扎后對腹股溝管后壁情況進行觀察,確定平片位置同時修剪平片,平片上下方分別作一小切口及剪成橢圓形,于精索后方將平片置入,同時精索能夠完全通過平片上方切口,注意內側緣應當保持至少2 cm距離與恥骨結節間隔,沿腹股溝管后壁逐層縫合,手術完成。
1.4? 觀察指標
比較不同術式的臨床應用效果。①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間。②對兩組患者的尿潴留、皮下氣腫、陰囊水腫、切口脂肪液化的發生率進行統計。③術后6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詢問其此階段內是否有病情復發情況出現。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不同術式下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
觀察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間)要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P<0.05)。見表2。
2.3? 病情復發率
術后6個月回訪兩組患者,結果顯示,無論是接受何種術式治療的患者,均未出現復發病例,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成人腹股溝疝氣患者由于體內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腹壁薄弱或缺損,因此采用手術方式對其進行修補或加強是目前臨床的主流治療方法,而對于Bassnini術式或Mcvay術式等傳統手術而言,需要縫合不同的組織結構,在這過程中難免會造成人體正常解剖結構的破壞,使手術位置張力提高,并且術后并發癥及病情復發風險較高[4-5]。無張力疝修補手術由于手術創傷較小,補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患者恢復時間較短,具有更強的抗感染能力,并且對于合并有前列腺增生、慢性支氣管炎或便秘等手術適應癥的患者仍然具有較好的手術效果[6]。本次研究中,所有腹股溝疝氣患者在分組后接受了不同術式的治療,結合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對應術式其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間)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P<0.05);術后6個月回訪兩組患者,結果顯示,無論是接受何種術式治療的患者,均未出現復發病例,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以看出,不同術式對于腹股溝疝氣患者均可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從患者手術后半年時間均未出現病情復發即可印證,但從手術實施過程中來分析,由于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操作簡單,易執行,較傳統縫合修補術治療提高了效率,縮短了手術時間,同時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通過降低術中對患者造成的創傷,降低了患者的術中出血量,也間接縮短了患者的康復時間,使患者能夠盡早地回到社會與家庭中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可以說相比于傳統縫合修補術治療更具有實際應用價值[7-8]。
綜上,無張力補片修補法治療疝氣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治愈率高的優勢,可行性價值高。
參考文獻
[1]王安朋,李新力,邸軍.腹股溝疝氣充填式無張力與平片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效果對比[J].黑龍江醫學,2019,44(9):1002-1003.
[2]田茂席,周超.無張力疝氣修補術與傳統手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71):44.
[3]鄭念剛.傳統疝氣修補術與無張力疝氣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效果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7):34-35.
[4]陳宏如.不同方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腹股溝疝氣的治療中的療效[J].國際感染雜志(電子版),2019,8(1):57-58.
[5]熱合曼江·阿布拉.平片式無張力疝氣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氣的臨床應用體會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19(77):39-40.
[6]王永清.腹股溝疝氣充填式無張力與平片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效果對比[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6):133.
[7]趙志民.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氣的療效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7):74-75.
[8]王安朋,李新力,邸軍.腹股溝疝氣充填式無張力與平片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效果對比[J].黑龍江醫學,2019,44(9):100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