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慧

摘? 要:目的? 探討飲食護理干預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展開回顧分析。根據患者應用護理干預措施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組(標準護理)和實驗組(飲食護理干預),每組33例。比較在不同干預措施應用下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和血糖的變化情況。結果? 經護理后,實驗組社會功能、睡眠質量、情緒狀態、飲食健康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 通過飲食護理干預的應用,可加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控,提高生活質量,協助穩定患者的病情,降低疾病對患者帶來的危害。
關鍵詞:飲食護理干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質量;血糖水平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4-00-03
2型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臨床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在臨床治療工作開展期間,要使其血糖水平得以更好的穩定還需予以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在提升治療效果的同時為患者取得更好的預后[1]。相關研究顯示,在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治療期間,通過加強其飲食管控,可協助藥物治療使其血糖水平處于穩定的狀態。為此,本研究通過對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展開研究,實施飲食護理干預與標準護理進行對比,探究飲食護理干預的應用對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發揮的作用,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8月~2020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展開回顧分析。根據患者應用護理干預措施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組(標準護理)和實驗組(飲食護理干預),每組33例。常規組: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齡63~80歲,平均年齡(71.69±5.32)歲。實驗組: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齡62~82歲,平均年齡(72.36±5.5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善,依從性高;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
排除標準:臨床資料缺失;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與傳染性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常規組:標準護理,即參照糖尿病臨床標準規定,落實患者入院指導,加強用藥管控以及血糖檢測等。
實驗組:以標準護理為前提,實施飲食護理干預,在具體實施期間,對患者晨起空腹血糖、體質量、身高、體質量指數等指標進行明確,計算日常生活當中的運動量以及每日所需熱量,進而結合患者飲食習慣來為其制訂針對性的飲食指導方案。
全面落實健康宣教知識,明確糖尿病的發展與患者日常飲食之間的關系,告知飲食治療對維持患者血糖水平穩定發揮的重要性,對患者進行正確引導,使其能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的分配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攝入,尤其針對老年群體,要全面注重蛋白質的攝入量,盡量以優質蛋白牛奶、雞蛋為主。針對存有感染慢性腎炎以及營養不良的患者,在肝功能代謝允許的條件下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2]。而且對于老年群體應當多佩戴義齒,食物盡量以蒸煮為主,保證食物能夠有效吸收。在此期間,為有效預防糖尿病病情加重而誘發一系列臨床并發癥,要嚴格控制脂肪攝入量,控制膽固醇攝入量,多食一些蔬菜水果,補充機體所需的營養元素。
1.4? 觀察指標
比較在不同干預措施應用下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血糖變化情況。
生活質量水平:采用醫院自制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水平進行評定,包括社會功能、睡眠質量、情緒狀態、飲食健康4項,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血糖變化包括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水平的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社會功能、睡眠質量、情緒狀態、飲食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針對2型糖尿病老年群體,在落實其飲食指導工作期間,首先通過健康知識宣教,明確飲食護理干預優勢,以此來帶動患者的依從性,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飲食治療過程當中[3]。基于飲食協助治療的特點,患者需要長期參與到整個治療過程當中,此間,需加強自我管控,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臨床護理人員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以此帶動患者的依從性與配合度,推進整個治療工作能夠穩定有序的開展。解除患者產生的心理壓力,促使患者血糖得以有效的管控,降低臨床并發癥的發生率,使患者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4]。此外,在飲食管控期間,做好飲食記錄,及時掌握患者對飲食接受程度以及不足之處,定期對患者病情、飲食習慣等進行評估,予以針對性的改進。定期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監測,如果出現低血糖的癥狀,要及時進行處理,尋找引起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科學的進行調整[5]。在飲食管控期間,要保證食物的營養健康,易消化吸收,禁止患者食用一些油炸、燒烤、煙熏制品。針對吸煙飲酒的患者,要盡早指導其戒煙戒酒,配合相應運動干預措施,穩定患者各項指標,協助維持患者血糖水平。本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社會功能、睡眠質量、情緒狀態、飲食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標準護理的基礎上采用飲食護理干預,可加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控,提高生活質量,協助穩定患者的病情,降低疾病對患者帶來的危害。
參考文獻
[1]張海云,顧美容,王芳,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生活質量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8,32(12):1878-1881.
[2]夏玲玲,虎婕,唐海燕,等.系統CGA護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5):3530-3534.
[3]達婧,葛兆霞.基于夫妻為中心的心理干預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4):70-73.
[4]李冬靜,邢鳳梅,董春艷, 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病人飲食自我管理行為的長期影響[J].護理研究,2020,34(5):897-899.
[5]何漢琴,邱君.2型糖尿病伴焦慮抑郁老年患者飲食控制的影響因素及護理[J].現代醫學,2018,46(7):81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