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宏媛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甲狀腺切除術患者應用系統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醫院收治的810例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實施常規護理與系統化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改善情況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護理前,兩組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HAMA、HAMD)評分均較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HAMA評分與HAMD評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組兩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聲音嘶啞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系統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甲狀腺切除術;系統化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4-0-02
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以及結節性甲狀腺腫等甲狀腺疾病一般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特別是惡性甲狀腺疾病需要通過手術切除病變組織才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由于甲狀腺周圍組織具有比較復雜且特殊的解剖結構,同時密布各種血管與神經且多已發生變異,因此,手術過程中很容易意外損傷周圍血管、神經,影響甲狀腺功能的正常發揮,且術后容易引發疼痛等一系列并發癥,同時還會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患者術后病情的轉歸以及身體康復[1]。因此,對于接受手術治療的甲狀腺疾病患者有必要給予其全面、合理、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充分發揮出手術治療的效果,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加快其身體的恢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醫院收治的810例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5例。其中,研究組患者男150例,女255例;年齡29~73歲,平均年齡(52.49±3.01)歲;結節性甲狀腺腫182例,甲狀腺腺瘤210例,甲狀腺癌13例。對照組患者男144例,女261例;年齡28~71歲,平均年齡(51.87±3.03)歲;結節性甲狀腺腫171例,甲狀腺腺瘤218例,甲狀腺癌16例。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異議(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超聲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符合手術指征;②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③合并其他嚴重內科疾病及器官功能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以病情監測、用藥指導等常規護理為主。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系統化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強化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術前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歷資料,并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等特點,將手術可能引發的疼痛癥狀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向患者進行說明,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對于心理狀態不佳的患者應及時進行一對一心理疏導,確保患者能夠根據醫護人員的指導加以配合,確保手術治療的順利開展。②術中護理干預。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及時幫助患者取合適體位,并囑咐患者放松身體,麻醉前做好安撫工作,避免患者精神過度緊張,同時將室內溫度調節至體感舒適的范圍內。手術開始后,護理人員要與手術醫師密切配合,對于出現緊張、不安情緒的患者要及時加以安撫,確保手術的順利開展。③術后護理。術后指導患者合理飲食,保證睡眠充足,同時盡早指導和幫助患者開展康復訓練,從而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力,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加快身體各部位功能的恢復。
1.4? 觀察指標
①心理狀態改善情況。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均使用漢密爾頓焦慮與抑郁量表(HAMA、HAMD)進行評估,以7分為臨界值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負面情緒,低于該值表示無負面情緒,達到或高于該值表示存在負面情緒,且得分與負面情緒嚴重程度呈正相關[2]。②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兩組患者切口感染、皮膚創傷及聲音嘶啞等情況[3]。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心理狀態改善情況對比
護理前,兩組HAMA評分與HAMD評分均較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HAMA評分與HAMD評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組兩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切口感染、皮膚創傷、聲音嘶啞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9%,低于對照組的9.6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甲狀腺切除術廣泛應用于多種良惡性甲狀腺疾病,臨床治療效果較好,但是手術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創傷,易在術后出現相關并發癥風險,或手術切口造成疼痛癥狀而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從而降低患者依從性,延長患者術后身體恢復時間。因此,對于接受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的患者,相關護理人員應及時根據每位患者的實際情況及其對臨床護理服務的實際需求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系統化的護理干預,這對患者身體的康復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系統化護理干預是一種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融合全面、系統化理念發展而來的新型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包括術前、術中、術后3個階段[4]。其中,術前護理主要是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盡可能的緩解和改善患者出現的負面情緒,避免其因過度緊張而出現血壓升高等臨床癥狀而影響手術治療的順利開展。通過術前護理可使患者情緒保持相對穩定,提高其臨床配合度,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手術風險。術中護理的主要目的是充分保障手術質量,同時通過術中心理疏導可使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心理應激變化最大程度的降低[5]。而術后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使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及時緩解,提高其依從性,從而患者在后續的治療與護理工作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予以配合,使患者身體恢復速度加快。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HAMA評分與HAMD評分均較高,護理后,兩組HAMA評分與HAMD評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組兩項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切口感染、皮膚創傷、聲音嘶啞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已有的研究結論相符合[6-8]。
綜上所述,對行甲狀腺切除術患者實施系統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姚彩霞,王靜.護理干預在甲狀腺手術切除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對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20,26(3):165-166.
[2]張霞.紐曼系統護理干預在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經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3):452-454.
[3]千冬維,劉靜,程彥英.術前系統護理干預對甲狀腺患者術前焦慮水平和術后疼痛感知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3):117-119.
[4]趙桂萍.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7(21):2378-2381.
[5]唐坤宏,趙麗萍,鄭飛波,等.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甲狀腺癌術后131I治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5):585-588.
[6]趙旭毅,李德偉.個體化護理干預在甲狀癌患者二次手術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2):319-320.
[7]杜娟,李慧.心理調護與飲食護理對甲狀腺手術患者情緒及生命體征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29(4):436-439.
[8]楊芳,李梅,段紅林.甲狀腺腫瘤切除術后的心理及生活質量狀況及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8,33(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