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
【摘要】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的學習和生活,主要是為了促進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相對于學習知識而言,這是學前教育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也是幼兒之后在生活、學習、甚至步入社會后不可或缺的品質。幼兒正處于人生的萌芽階段,對于外來事物自控力弱且無法有效分辨是非,具有可塑性強的心理年齡特點,因此,幼兒教師應當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對幼兒潛在的不良習慣進行矯正,促使其養成良好的習慣。本文就將對幼兒園習慣養成在幼兒教育中的融入方式進行探究。
【關鍵詞】幼兒園;習慣養成;幼兒教育
前言:想要有效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就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當前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需求,結合幼兒家庭制定科學合理的養成計劃。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幼兒今后發展和學習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一個人習慣的養成是很難被再次改變的,因此教師必須要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對幼兒進行習慣養成教育,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使幼兒未來走上成功道路,成為優秀的能夠被他人認可的重要人才。
一、幼兒園習慣養成在幼兒教育中融入的意義
幼兒習慣的養成能夠分成很多個方面,如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作息習慣、整理習慣等等,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將這些習慣融入到教育環節當中,能夠通過潛移默化影響幼兒一生。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就未來[1]。老一輩總會覺得學前階段幼兒什么都不懂,那些習慣也是可以后天培養的,因此對于幼兒過于溺愛。有些習慣確實可以經過后天的努力養成,然而經過實踐證明,后天培養相關習慣的人,其自律程度和多方面發展多數都較先天養成良好習慣的人要弱。由此可見,在學前階段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讓幼兒在過程中提高自身各項能力,并為今后生活和學習中帶來一定便利。
二、幼兒園習慣養成在幼兒教育中的融入方式探究
(一)培養幼兒行為習慣與品德行為
幼兒園習慣養成教育包含兩項行為,既安全行為和品德行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行為舉止與道德品質[2]。學前階段幼兒正處于思維與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會不自覺對身邊人的行為方式和語言進行模仿,然而由于其生活經驗與身心發展狀態不完全,無法有效分辨這些行為與言語的正確與否,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日常生活和家園共育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到哪些行為是不正確的,哪些問題是錯誤的。
例如:家園教育的一致性能夠有效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只有做到園內和家庭共同引導,才能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教師可以采取讓幼兒觀看短視頻或者為幼兒講故事的方式,通過帶有反思性的故事結尾讓幼兒進行思考,故事中主人公的行為對不對,我們日常生活中應不應該這樣做,使幼兒在自主思考與分析過程中加深對于相關行為的記憶。最后,讓幼兒將今天在園內看過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說說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讓家長在回家路上或睡覺前對今天看過的資料以交流形式進行溝通,進一步鞏固記憶。
(二)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就目前來看,我國多數幼兒的個人生活習慣養成并不理想,在從前計劃生育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的階段,孩子作為家庭中心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溺愛,老一輩甚至在孩子步入小學時都還在幫助其穿衣洗漱。然而當前二胎、三胎政策的實施下,又變成家長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使孩子的發展過程無人引導。這些情況就導致幼兒在園內會出現無法自理、不愛勞動、學習散漫等情況,久而久之就會對幼兒產生終身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就應當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這些良好品質,幫助孩子養成優秀的生活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進入淘氣堡和區角活動的時候,告訴幼兒可以玩到什么時候,分針轉到哪個地方就要結束當前的動作去進行整理了,培養其時間觀念和物品用完歸還的習慣。還可以采取音樂提示方式,通過不同的音樂讓幼兒了解到什么時候應該去做什么,養成整理習慣。如在淘氣堡探索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其播放歡快的音樂,當需要收拾物品準備去做其他事情時,就可以播放《運動員進行曲》等等,幫助幼兒逐漸養成習慣。最后,可以設置小小管理員,每天輪流讓幼兒當管理員檢查區角物品的收納情況,增加幼兒責任意識。
(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習慣能夠支配著人們的思維和行動,一個沒有良好習慣的人,也就不能很好的進行學習和工作[3]。對于幼兒的未來發展而言,衛生習慣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可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在家庭中積極配合教師進行滲透。據調查顯示,幼兒的衛生習慣多數來自于家庭的引導,因此,父母、家長應該在幼兒面前為其樹立良好正面的形象,使幼兒通過模仿學到正確的方式。
例如:在吃飯之前,父母一定要注重由自己做表率帶著幼兒去洗手;在吃完東西之后一定要將碎屑和垃圾收拾到垃圾桶里;想要擤鼻涕時不可以用手去摳,而是要用紙去擦等等。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榜樣,若家長都不能以身作則,幼兒自然無法只依靠在園所內教師的引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結論:依上所言,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從家庭步入社會的第一步,是其進行系統學習和發展的重要階段,更是今后教育教學的基礎。因此,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教師要注重為幼兒培養良好的習慣,加強對于培養幼兒習慣的意識,并在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中積極滲透,使其能夠更快適應今后的學習生活、提高動手能力,在獨立自主完成探索過程中有效發展自身。
參考文獻:
[1]倪蓓君.“互聯網+”視域下學前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評《學前教育實踐教學組織與指導》[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230.
[2]鄭雪松,金雪.影音動畫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影響——以移動互聯網早教產品X為例[J].教育觀察,2021,10(16):131-134.
[3]羅世蘭,張大均,劉云艷.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影響: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心理素質的中介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21,37(01):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