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萍
【摘要】中小型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中堅力量,對推動社會進步和科學創新等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新經濟常態下中小型企業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研究中小型企業以濟發展現狀有利于提升其競爭力。本文論述和剖析了新經濟常態下我國中小型企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并針對其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新經濟常態;中小型企業;經濟發展;現狀;建議
引言:科技革命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為了滿足人們各種消費水平的需求,許多中小型企業應運而生,尤其是一些生產日用小商品的中小型企業各顯神通以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中小型企業與大型企業相比有著靈活、小巧、快速的優勢,與大型企業相互配合,成為大型企業的重要助手,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面對新經濟常態,中小型企業要想取得發展也需要不斷改革,采取豐富的經濟發展措施與手段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
一、我國中小型企業在經濟發展中作用
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促進了我國人民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與對生活要求逐漸發生改變。許多大型、高檔的產品通常是由大型企業自主研制生產的,而中低檔的日用小商品則大多由中小型企業研制生產。這些中小型企業在日用商品領域大顯神通,滿足了現代人們的各種消費需求。現代化的產品結構極其復雜,有的產品是由許多零部件組裝而成的。大型企業可負責關鍵部位的生產及開發新產品,而其它零部件可由大型企業組織多個中小型企業共同生產協作完成。這樣不但能夠提高產品的檔次和質量,保證產品的更新換代,還能使大中小型企業共同在經濟上取得發展。許多中小型企業的創業者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些創業者集管理與技術發明于一身,他們往往是由大型企業中分離出來的。他們工作方式靈活,成為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一支十分重要的技術創新力量。中小型企業不像大型企業那樣受到多層束縛,一旦有了新的技術或發明能夠馬上對其進行試驗,因而能夠很好地調動職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型企業要想有良好的發展,完善的基礎設施及良好的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大型企業一般修建在大城市或者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帶。而中小型企業則可填補大型企業不愿涉足的地帶。中小型企業可充分利用這些地帶的自然資源,并吸收當地的剩余勞動力,進而促進當地經濟地快速發展。
二、新經濟常態下我國中小型企業經濟發展的現狀
新經濟常態下,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經濟發展形式不容樂觀。據調查發現,我國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生存周期一般為3-5年。中小型企業生存之所以較短,與其產品競爭能力不強,創業及轉型不易,如政府的支持力度小,企業登記較慢等多種原因有關。中小型企業大多為制造業,所用設備及技術水平達不到國際標準,對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及大型企業。人才的缺乏導致中小型企業對信息化改革及政策無法深入了解。而基礎設備及信息方面的劣勢影響了中小型企業產品的創新。政府對中小型企業在財政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也是導致其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的一個重要原因。近些年來,我國勞動成本逐年增加,中小型企業用工成本增加、原料價格上漲而銷售額度卻逐漸縮減,這些都是限制中小型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型企業經營難度增加,就需要籌措資本,但是其經營狀況具有較高的風險,因此很難通過銀行的放貸評估。而政府部門的支持力度不足也限制了中小型企業的經濟發展。
三、我國中小型企業在新經濟常態下取得發展的措施
1、重視創新提高自身競爭力
新經濟常態下中小型企業經濟要想取得發展,首先要從自身入手,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采取優惠措施吸引人才,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為企業的轉型和升級做好準備。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型企業管理方式靈活,有著大型企業所不具備的優勢。因此中小型企業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優化企業管理模式,不斷創新,及時研發新的產品,使企業具有競爭能力。中小型企業也采取科學的經營管理措施,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激發企業職工的積極性。為人才提供優良的服務,使企業不但能夠吸引人才,而且還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進而為企業順利轉型做好準備。
2、整合資源降低融資難度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規模有限的主要原因是其資金有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小型企業要整合利用好各方面的資源,降低融資難度,擺脫受限于銀行貸款及業主投資等融資渠道的束縛。政府部門及行業組織也要不斷完善企業的信息系統及信用檔案數據庫的建設,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企業安全性及成長性的保障。推行多元化的中小型企業金融服務措施,如推行企業債券等創新性融資工具,為中小型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3、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我國中小型企業在經濟發展中要充分考慮各種不利因素,從自身入手,通過多種措施降低采購成本及原材料成本。同時對企業職業進行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員工的專業技能和整體實踐水平。加大各部門間的聯系,做好本企業各方面的優化工作,使企業各部門相互協調共同努力,為企業的快速順利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語:新經濟常態下的中小型企業要想取得良好穩定的發展,首先要認清當前經濟發展態勢,做出及時的調整,根據市場、用戶的需求及時創新或轉型。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管理自身企業,利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打破壁壘,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研究當前政策,尋求與政府和銀行的支持,緩解企業壓力,實現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威豪.新時代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建議[J].新型工業化,2021,11(5):48-51.
[2]肖卜凡.中小型科技企業資本結構和公司績效的現狀及優化措施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21(5):146.
[3]劉東華.協同競爭——再論中小型制鞋企業的規模經濟發展策略[J].中外鞋業,2001(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