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瑋
【摘要】區角活動是陪伴主題進行的最佳伙伴,它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為將區角活動走進主題,教師積極探索與主題相結合的區角環境創設,使區角環境一直處于動態的調整中,讓區角環境隨時為主題的開展而服務,讓區角活動的內容貼近孩子的生活,順應孩子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自制圖書;拓展思維;親情陪伴
引言:圖書區是活動區創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區域。《綱要》中明確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幼兒語言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往常老師都是通過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或日常言語交往中的指導或是其他教育領域的配合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但是幼兒的語言是通過與同伴交談或借助其他中介(如圖書)發展起來的,不是老師教會的。因此,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圖書區,對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主題活動的組織實施過程中,教師發現圖書區存在著:材料提供很難體現主題內容與目標,難與主題結合;雖然有一些操作材料,難滿足閱讀的需要;幼兒對閱讀圖書和圖書區提供的材料不感興趣等問題。那么如何能讓圖書區內容生動有趣吸引幼兒,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同時,讓區角內容更貼近課程,更好的服務課程,成為教師研究的一個新問題。教師希望圍繞不同的主題活動,通過自制圖書的形式(教師、家長、幼兒齊參與),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圖書區活動,讓圖書區充滿樂趣,與主題緊密結合,突顯主題目標,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拓展知識經驗。讓孩子們在自制圖書活動中隨心所欲地構思、設計,達到理想的效果,幫助孩子更好開展主題活動,享受閱讀的快樂與美好。
一、我們的活動
美麗、多彩的秋天到了,我們周圍的天氣、植物、動物以及人們的活動都有了一些變化,幼兒每天都在感受著這些變化,但他們的認識是零散的、片面的,為了讓幼兒對秋天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教師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幼兒感受美麗多彩的秋天,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大膽嘗試,不怕挫折的精神,鼓勵幼兒有自己新穎獨特的創造性見解和認識。激發幼兒對秋天的喜愛之情。每個活動區中都投入與“秋天”內容相適應的材料,圖書區更要凸顯特色,教師以自制圖書的形式吸引幼兒,并貫穿于整個主題活動過程中,自制圖書內容貼近主題。在自制圖書的過程中,幼兒可以大膽的想象,提供富有創意的構思,為了制作圖書,孩子們主動收集和主題有關信息,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促進主題活動的開展,拓展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圖書區充滿情趣。
(一)主題開始前——教師自制圖書是知識的鋪墊,是情趣的激發。
教師作為主題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在主題活動開展前,要給幼兒知識經驗上的鋪墊,從而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拓展幼兒的思維,萌發幼兒的創造性活動。教師根據主題活動內容,制作與主題有關的自制圖書投放圖書區,吸引幼兒,使他們對圖書區產生興趣。在圖書區活動時,教師有目的的指導幼兒觀察圖書中的圖片內容,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用語言進行描述。主題目標提前滲透其中,同時還可以拓展主題以外的知識,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在活動前,教師根據主題目標,采取以點帶面的方式,以“金色的秋天”為主題,幫助幼兒深入了解秋天,感受季節的變化與人類、動植物的關系。培養幼兒大膽嘗試,不怕挫折的精神,有自己新穎獨特的創造性見解。
網絡資料類圖書是將所需要的內容下載打印后制作成圖書。網絡資源非常豐富,我們可以根據主題內容,以及幼兒的喜好和認知特點,下載不同的內容制成一本書,同時,可以拓展幼兒的知識面,提高認知水平。
通過觀察幼兒的活動,教師前期運用自制圖書形式的鋪墊,不僅促進了主題活動的開展,更使幼兒對圖書區充滿了興趣和積極性,豐富幼兒知識!
(二)主題進行中——幼兒自制圖書是主題活動內容的再現和拓展,是情趣的迸發。
在主題活動的進行中,五大領域所涉及的內容都可以作為引導幼兒自制圖書的契機。幼兒還可以拓展所學習的內容。使幼兒對主題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廣泛!
在主題活動進行時,孩子們認識了秋天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形狀,宣宣說:“南瓜像個大輪子!”帥帥說:“南瓜像個大燈籠!”童童說:“南瓜像個大房子!”……針對孩子們的交談,教師提出一個建議:大家制作一本和南瓜有關的故事書,霖霖采用“手繪自制圖書”的方法創編了一個新的故事《聰明的小兔》——小兔子種的南瓜好大呀,怎么拿回家呢?在熊貓的提示下,小兔子把南瓜滾回了家!孩子們正是因為掌握了南瓜的外形特點,從而創編出了這個短小有趣的故事。幼兒的認知經驗和創造想象能力通過與自制圖書的互動得到提升,也使主題進行更為深入。
幼兒手繪自制圖書是由幼兒自己的繪畫作品裝訂而成的,內容為再現故事情節、續編故事情節,或幼兒自編故事、兒歌等自制圖書。幼兒自己繪制圖書時,選擇的內容往往是自己喜歡的故事或詩歌。并且這類圖書由于是幼兒用自己的繪畫作品裝訂而成的,因此當圖書制作好以后,孩子翻閱著自己繪制的圖書,會有一種成功的體驗,從而更加喜歡閱讀。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
幼兒手繪自制圖書可以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在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再現故事內容時,幼兒會根據自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進行創作。因此,幼兒自制圖書的過程,也就是幼兒再次學習文學作品的過程。幼兒手繪自制圖書還能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發展的還不夠完善,當幼兒續編故事或創編故事、兒歌時,讓孩子邊想邊說,對多數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而如果引導幼兒把創編的故事、兒歌先畫下來,然后讓幼兒看著自己的作品來講故事、念兒歌,從而彌補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使孩子樂說、敢說,更加喜歡創作。當幼兒手繪完成一本自制圖書后,成人要對孩子的制作給予肯定和鼓勵,對幼兒的繪畫水平不要做過多的指責,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激發幼兒再次制作的欲望和積極性。
孩子的活動就是主題開展的軌跡。通過自制圖書,使主題活動順利有效地開展,同時,孩子們在親歷了圖書的制作后,會對圖書區產生依戀的情感,因為那里有他通過努力自己制作的圖書,有他熟悉和值得驕傲的作品。因此,圖書區變得神秘充滿樂趣,快樂充滿情趣!這里不再會被孩子們忽視,不再枯燥無味……
幼兒在和同伴一起制作圖書時,合作更能鍛煉幼兒的協作能力,在共同制作圖書的過程中,幼兒要和同伴商量圖書的文字表述、畫面繪制、頁碼安排,乃至封面、封底的設計等,一系列的環節都是在有效的互動合作中完成。在制作圖書的過程中,幼兒
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分享,并在與同伴的互動交流中獲得自信和快樂。
(三)主題延伸——親子自制圖書是主題的延伸,是情趣升華。
主題活動的成功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長的積極支持與配合,許多資料的收集離不開家長,家長的配合是活動開展重要的一環。家長可以根據主題活動內容,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點,設計生動有趣的故事吸引幼兒,使幼兒對圖書充滿樂趣,使主題活動更加豐滿!
主題開展中,我們有一個“秋天我們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內容實施后,家長非常關注自己孩子的健康情況。有一位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肥胖,身體還很弱,不喜歡運動,于是設計了一本家長手繪自制圖書《感冒了》,希望孩子通過閱讀此書能積極的參加體育鍛煉,家長在書中用可愛的史努比形象繪制了一個幽默有趣的故事,孩子閱讀后馬上說:“爸爸,我要去練習跳繩,這樣可以減肥,身體會強壯的。”看來這樣的圖書還是很有實效性的。
秋天小動物在做什么呢?家長和幼兒一起采用“拼貼類自制圖書”制做了《秋天的小動物》。貓頭鷹、狐貍、考拉、斑馬……拓展了幼兒的知識經驗,圖書區的又有了新的內容。
“拼貼類自制圖書”是幼兒自己或在家長指導下,圍繞主題或按意愿,在收集圖案、廢舊書本、報紙、雜志的過程中,找尋所需圖案,通過剪、拼擺、粘貼、裝飾等方式手工制作出的圖書。制作拼貼類圖書不僅可以提高幼兒動手操作、構圖布局、選材構思、粘貼組合等能力,還能在制作過程中感受書籍制作的不易,產生愛書、惜書的情感。在自制圖書的過程中,可引導幼兒大膽的想象,幫助他們找尋富有創意的構思,完全由孩子自己設計和制作。既增強了對圖書的興趣,也獲得了滿足感、成就感。
主題活動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孩子們的學習和探究活動的結束。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認知需要和興趣,進一步在家庭中延伸活動,通過自制圖書的形式豐富幼兒的知識,開拓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孩子們對這個主題還保留著許多有趣的話題,如:禾苗什么樣?家長及時抓住了孩子的這一問題,延伸問題,和孩子一起制作了成語故事《拔苗助長》自制圖書。家長提供文字,幼兒根據家長的介紹和自己的理解進行了繪畫。家長的這一行動使得教育具有了強烈的感染性,孩子對圖書的喜愛和依戀得到了無與倫比的提升!
一本完全由爸爸媽媽繪制而成的圖書是絕無僅有的,它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珍藏品。由于家長比外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他們親自動手為孩子繪制的圖書往往更適合孩子的需要,能更深切地體現出他們對孩子的愛,增進親子的溝通和交流,體驗到家庭中濃濃的愛。在閱讀中,孩子對自己父母的崇敬之情就會油然而生。有的家長具有超凡的想象力,閱讀他繪制的圖書,就會拓展孩子們的創造思維。在自制圖書的過程中,家長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藝術天分,享受寓教于樂的樂趣。家長自制圖書,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3—6歲幼兒是有具體形象思維的。因此,家長自制圖書畫面要簡單文字說明,孩子的注意力有限,因此,一本“書”也不能太厚,而且圖書的樣式也要豐富多彩,如:重疊式、折疊式,挖空式、變形式及圓形、方形、菱形等各種樣式和形狀的圖書,會有效的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
二、給教師的建議:
自制圖書制作時遵循的原則:
1.互動性原則
家長與孩子像朋友似的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在平等的狀態下,在與幼兒討論、分析、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制作意圖,幫其分析或恰當的引導幼兒進行制作活動。
2.開放性原則
成人不要過多地干涉幼兒自制圖書時繪畫的內容、形式,要允許幼兒大膽的創作、表現,不拘泥于原兒童讀物的內容。成人對幼兒的繪畫技能也不要要求過高,只要幼兒能用自己的語言,將故事內容較完整的表述清楚就可。
3.協助性原則
在幼兒繪制圖書時,成人要給予適當的幫助、指導,如幫助幼兒為圖畫配上文字說明,對幼兒的描述進行簡單的語言指導,幫助幼兒將圖書裝訂成冊,給幼兒提供繪畫方面的幫助等等。
4.幼兒生活化原則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愛好、閱讀水平及生活經驗,確定制作拼貼類圖書的內容,并根據主題為圖書命名。
5.細節處理趣味化的原則
頁碼標識可以用蘋果、小貓頭像等簡單圖案表示,第一頁用一個小蘋果表示,第五頁用5個小蘋果表示。這種方法既有趣味性,又便于兒童理解,是孩子自己設計、自己表現的,也會更為感興趣。
結束語:
總之,我們希望自制圖書猶如一粒幸福的種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開出美麗的花朵!讓幼兒和書籍成為終身的朋友,讓書籍伴隨幼兒快樂成長。同時,讓我們的圖書區與主題緊密結合,充滿樂趣,成為孩子們快樂閱讀,積極創作的樂園,這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基于家園合作的幼兒早期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顧佩佩.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1).
[2]暢游繪本,“讀”享快樂[J].周盈.知識文庫.2020(17).
[3]父母在兒童早期閱讀發展中的作用[J].楊雪君.文學教育(下).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