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教學法自出現以來就受到了教師們的喜愛與學生們的歡迎,因為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知識、體驗到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從感性知識轉變為理性認知.鑒于化學屬于理科,有著抽象難懂的特點,所以教師開展化學教學的時候可以將情境教學法運用起來.從優勢、策略兩個方面入手,闡述了高中化學情境教學模式下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情境教學模式;教學實踐;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30-0104-02
情境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創設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進行知識探究,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快速地掌握知識,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培養,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足夠生動有趣,所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的化學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
一、情境教學模式的優勢
1.與學生認知相符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而且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所以課堂教學的目標為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在當前的教學方式中,唯有情境教學法可以做到這一點.因為化學教材中有很多與生活有關的知識,所以創設出來的情境可以讓學生覺得知識很熟悉,并且聯系生活經驗進行探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思考.所以這樣的課堂教學是與學生的認知相符的,是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的,是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化學思維進行培養的.
2.與學生思維方式相符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只有進行思考、進行實踐,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識.而學生進行思考、實踐的前提是學生對事物產生了好奇.將情境教學法運用起來,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進行探究.而且因為創設出來的情境生動形象,所以可以有效地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同時,教師進行一定的引導,學生就可以進行深入地思考了.這樣,學生的化學能力就能得到培養和提高.
3.滿足教學需求
教師要知道,課堂教學的目標并不只是為了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而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進行學習、交流、運用搭建了有效的平臺,所以學生不僅可以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各項能力也能得到培養,而且還能學會學習,學會靈活地運用知識.
二、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
1.通過現代化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越真實的情境越容易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越容易讓學生進行思考、探究.現代化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增加教學情境的真實性、生動性,所以教師要將現代化技術的運用重視起來.
例如在教學“化學平衡原理”的時候,教師首先要知道,這部分知識抽象難懂,如果采用講述+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很有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境:①教師進行了詳細地講解,在黑板上記錄了重點內容,但是因為這部分知識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涉及到了大量的知識,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極其枯燥,學生不愿意參與到教學過程中.②教師針對教學內容進行了簡單的講解.因為沒有涉及深層次的內容,所以學生的理解有限,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而將情境教學模式運用起來,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運用起來,將前面學過的溶解平衡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并進行有效地引導,讓學生將化學平衡的四大特點總結出來.在學生總結出“動、等、定、變”的特點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平衡移動圖像繪制出來.之后,教師可以將化學平衡原理以動畫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創設出有效的教學情境.這樣一來,就可以使課堂教學的難度降低了,而且可以讓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由此可見,借助現代化技術可以創設出真實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提高,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
2.通過聯系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知識,教材中的所有內容都是化學家們通過觀察生活、進行探究總結出來的.所以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可以聯系生活.
例如在教學“生命的基礎能源——糖類”的時候,教師首先要知道,糖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但是很多學生并不明白糖類是生命的基礎能源.所以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動畫的形式呈現糖類的一生,即:生產、進入人類身體、轉化為能量的過程.由于動畫具有圖文聲并茂的特點,所以學生可以初步對所學內容有一個認知.之后,教師可以說出這樣的導入語: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有生命,從公園里的花,到森林里的大樹,再到活動于各個場景的人類、動物,它們都是有生命的,并且為了生存拼盡了全力.但是我們能夠活著都要依靠那些基礎物質,如:糖類、蛋白質、油脂等.接下來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就是糖類.這樣一來,就創設出了生活化情境,學生的求知欲望就能被激發出來,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同時,學生可以調動起生活經驗進行學習、思考.所以學生不僅可以快速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各項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培養,還可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由此可見,通過聯系生活創設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學習,可以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
3.通過社會實踐創設問題情境
思起于疑,探究起于思考,所以教師想要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想要讓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養,就需要創設出問題情境.
例如在教學“金屬鈉的性質”的時候,教師首先要知道,金屬鈉的性質本身就是抽象的,如果只是讓學生勾畫了教材中的知識,學生雖然可以在課后通過死記硬背記憶知識、應付考試,但是這樣的課堂教學會很枯燥乏味,學生對相關知識了解得也不夠深刻,并不能在遇到生活中的相關問題的時候快速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知識與社會環境相結合,并通過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進行知識遷移.由于生活中是有一定的有關于金屬鈉的性質的報道的,所以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運用起來.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在課堂伊始利用多媒體技術直接呈現廣州珠江河段的新聞事件,并提出這樣的問題:這些鐵皮桶與普通的鐵皮桶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鐵皮桶里裝滿了金屬鈉就不會下沉?為什么金屬鈉接觸了水就發生了爆炸?為什么消防員打撈起鐵皮桶后會直接把它們放在煤油里?為什么打開水桶的蓋子后直接冒了白煙?為什么有人誤碰了水桶里的金屬鈉會覺得疼?這些問題看似圍繞新聞事件提出的,但卻在潛移默化中引入了金屬鈉的性質.而且因為學生掌握的知識有限,教師提出的這些問題觸及了學生的知識盲區,所以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好奇,想要進行知識探究.在探究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進行猜測.為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猜測過程中,教師可以建立起獎勵制度,告訴學生猜對的話可以獲得一份精美的小禮品.這樣一來,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了保障.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切實地感受到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產生了一定的學習動力,被調動起了學習熱情,所以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理解知識的同時各項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提高.由此可見,通過社會實踐創設出問題情境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可以讓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
情景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讓學生在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同時,各項能力得到提高.上述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通過現代化技術創設教學情境、通過聯系生活創設教學情境、通過社會實踐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可以運用于實際教學中.不過,教師要知道,課堂教學并沒有固定的方法,所以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考慮到課堂教學的內容,然后進行不斷的實踐、反思、總結,找到適合本班級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快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才能讓學生通過情境教學獲得一定的知識體驗,才能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提高,才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田.“情境——問題——活動”教學模式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探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25(001):128-129.
[2]孫明輝.高中化學教學中情境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5.
[3]吳坤.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與探索[J].中學化學,2013(06):8-9.
[責任編輯:季春陽]
作者簡介:錢玉娟(1987.2-),女,江蘇省海安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化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