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秀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杭州 310012)
在體育教育的相關理論與實踐中,體能訓練是核心問題,是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使學生樹立科學體育鍛煉意識的關鍵所在。隨著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及體育教育觀念的更新,體能成為重點研究內容[1]。在體育教育中,體能訓練過度重視外在的訓練形式,對于練習負荷等方面并不重視。為了能適應我國的社會發展,我國體育教育開展了多次改革,在體能方面有眾多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討論[2]。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下體育教育中體能專業化培訓體系方面的研究仍然較少,而且實踐中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對體能培訓的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
從本質上來講,體能培訓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建立起專業化培訓體系,因此相關工作的開展缺乏統籌安排,過于重視外在的形式。隨著體育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關于專業化體能培訓體系的建設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人們認識到了專業化體能培訓體系的重要性,也開始借鑒其他國家的模式來不斷完善體系建設。
為了推動國內經濟體育的發展,不斷從發達國家引入新的方法和理念,然而很多方法并不適應我國的實際情況。另外,國內的研究也未能形成系統,因此相關的體能指標、體能評價及體能影響機制等方面的研究要落后于發達國家。也正是由于理論的落后,在實踐中往往缺乏指導,這對于我國體育教育水平的提高有著消極的影響。
理論研究的滯后與多個原因有關,主要是因為起步時間較晚和發展初期重視不足。體育教育在20世紀末期才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而且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沒有重視體能培訓體系的建設,整體的體能培訓方式較為傳統,形式也十分簡單,不能起到有效的體能培訓效果。這就導致體能培訓流于形式,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效果。
從西方發達國家的體育教育來看,它們的體能訓練有專業化的體系,能借助精細的安排與多樣化的方法來培訓學生,而且相應的培訓還能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體能培訓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這對于提升體能培訓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3]。反觀我國,體育教學中的體能培訓大多使用傳統的跑步等形式,而且訓練形式單一,這就導致學生體能訓練的效果相對較差。而且由于過程較為枯燥,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較低,這也造成體能培訓流于形式,未能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
不同國家人的體質有著一定的差異,因此相應的體能訓練方法也要結合實際情況。我國體能培訓在發展中引入了西方發達國家的理論和方法,但是缺少實踐中的改進和完善,很多都是直接套用,這就導致體能培訓出現了諸多不適應之處[4]。一般而言,體能培訓會采用專項化的方法,根據人員的情況來制定體能培訓方法,由于目前缺少專項化的培訓方法,所以體能培訓的質量也受到影響。
體能培訓是長期的過程,要按照階段進行,借助統籌安排來提升體能培訓的效果。但是從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體育教學中的體能培訓更多的是照搬培訓方法,未能綜合考慮到訓練密度和訓練強度,因此即使采用了相同的培訓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也較差。
對于高校的體育專業而言,體能培訓應該貫穿整個教學的過程,從整體進行規劃。細致的劃分培訓階段,這樣才能讓體能培訓起到應有的效果。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高校的體能培訓大多較為分散,整體連貫性不足,因此相應的培訓效果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要求。
從目前高校的實際情況來看,體能訓練大多要借助教師來完成。高校體育教師體能培訓的知識結構相對較為單一,因此制定的訓練方法存在操作性和可行性不強的問題,這就會影響到學生體能訓練的效果[5]。另外,高校的體能培訓還存在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的問題,很多體能培訓項目無法開展也與該因素有著直接的關系。從本質上來講,這是因為體育教學中體能培訓體系建設不完善,因此體能培訓相關工作的開展不夠系統,最終造成體能培訓效果較差。而且由于體能培訓體系建設的不完善,在具體的培訓中還存在盲目性的問題,甚至很多教師缺乏明確培訓的目標與要求,因此培訓過程的隨意性較強,這無疑會影響到體能培訓的實際效果。
目前關于體能培訓的研究還不夠深入,未能形成整體的系統,因此在實踐中缺少指導。從本質上來看,理論成果的欠缺和缺乏科研隊伍有著直接的關系。針對這一問題,高校可組建體能培訓的科研團隊,對當前體能培訓的相關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細致探究其中的問題和解決措施,以此來給實踐提供最有力的指導。
高校開展科研有著先天的優勢,科研教師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明確研究的方向,也可將自身的經驗形成成果,小范圍適用后再大范圍地推廣。當然,為了進一步加強理論的研究,還要推動科研團隊之間的交流。可以與其他發達國家展開合作,汲取別人的先進經驗,進行創新,這樣能夠加快我國體能培訓理論的完善。借助這些措施,可輔助形成完善的體能培訓理論體系,讓后續體能培訓的開展有據可依。
體能培訓的方法與體能培訓的效果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要借助多樣化的培訓方法來提升培訓的效果。當然,相應的培訓方法要與培訓目的相契合,以切實提升培訓效果為指導,在實踐中大膽創新,逐漸摸索出具有我國特色的體能培訓體系。首先,體能培訓的方法要科學合理,滿足體能培訓的各項需求。例如,在體能培訓中增加負重訓練等內容,然后針對性的設計培訓方法,讓學生培訓后可切實提升體能。
為有效提升體育教學中體能培訓的效果,首先要優化體能培訓課程的結構,在現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做出改進,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劃分,然后結合實際需求來制定不同的課程,相應的課程內容要具備較強的靈活性,這樣才能體現體能培訓課程的價值。另外,相應的課程安排還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理論,以理論來指導實踐。體能訓練需要長期進行,因此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相應的課程體系要做統籌安排,讓課程內容形成整體的系統,以此來提高體能培訓的效果[6]。除此之外,階段性的體能培訓課程要有多樣性的特征,讓學生自主地進行選擇,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從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來看,體能培訓的教學目標等不明確,容易讓體能培訓課程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進而影響體能培訓的效果。因此,在后續的改進中要注重整體的規劃,對體能培訓的課程作出明確要求,以此來增強對實際培訓的指導。
體能培訓體系是體能培訓的重要指導,借助完善的體能培訓體系可有效增強培訓效果。從上文的分析得知,由于體系的不完善,很多體能培訓的工作無法順利地開展,最終影響體能培訓的效果。為了加快體能培訓體系完善的腳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4.1 細化體能培訓的目標與要求
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體能培訓要有明確的目標與要求,然后將其納入考核的范圍內,不僅對學生進行考核,同時也要考核教師,這樣可提升教師與學生的認識,以此來提高體能培訓的效果。另外,體能培訓工作要按照階段開展,給教師明確的指引,讓體育教師理解培訓的方向,這樣能讓體能培訓工作的開展更為順暢。
3.4.2 教師團隊的打造
體能培訓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師和體能培訓效果密切相關,因此要針對性地打造優秀的教師團隊,為后續體能培訓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針對這一方面,首先可對校內的體育教師進行定期培訓,讓他們了解體能培訓的相關內容,然后借助交流會等形式來溝通培訓中的問題,提高體能培訓教師的綜合素養。其次,還可聘請專業的體能培訓人士,讓他們指導學校體能培訓的完善,這樣也可提高體能培訓的效果。
3.4.3 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
體能培訓的效果和基礎設施有著直接關系,現代化的體能培訓不再是單純依靠跑步等運動,而是要借助專業化的器材,這樣才能進一步加強體能培訓的效果。目前,我國高校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到位,體能培訓普遍存在缺乏器材的問題。因此,在后續的工作中要加快完善的步伐,購置專業的體能培訓設施,以此為后續體能培訓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我國體育教學的起步相對較晚,相關的研究并不深入,關于體能培訓的理論也未形成完善的體系。在具體的實踐中出現了諸多問題,讓體能訓練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效果。該文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分析,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理論研究滯后、缺少專項化培訓方法、體能培訓缺乏統籌規劃和體能培訓體系建設不完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完善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給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能培訓的完善提供一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