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蓉,王艷瓊,丘文婷,張曉旗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的飛速增長的同時經濟結構也在不斷地調整,社會職業種類也越來越細化,同時對于各領域技術的專業化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社會的進步,人們精神素養的提升,體育也隨之步入我們日常的視野,社會尤其是對體育的專業技術性及職業應用性要求越來越高。體育碩士作為社會培養并為其所用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每年會一定程度的擴招,卻屢屢出現體育碩士專業畢業生很多而社會職業需求空缺的怪像,隱藏于背后的怪像就要從學校培養方式來探究,本文主要從體育碩士專業課程設置狀況方面的課程模塊設置、課程學時設置、就業指向性課程設置來對體育碩士專業的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
至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高等教學課程體系就經過幾次重大的改革,教學內容也是不斷地更新,廣西壯族自治區也是一樣,現如今廣西開設體育碩士專業的高等院校只有廣西師范大學和廣西大學(上一年開設),因此,在這里主要說明一下廣西師范大學體育碩士課程包括了六種類型:公共學位課、公共選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選修課、專業方向課和其他培養環節。公共學位課包括英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唯物辨證法概論。公共選修課包括人文素養教育、就業指導、學術活動。專業基礎課包括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體育原理、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體育社會學理論專題、體育心理學理論與方法、體育管理學專題、高級運動生理學、運動人體科學概論、人體運動結構學原理、運動生理學原理及應用、運動訓練學專題、武術導論、民族傳統體育、傳統體育養生。專業選修課包括體育統計多元分析、運動訓練學專題、運動生理學原理及應用、運動人體科學高級實驗技術、邏輯學、計算機。專業方向課包括學校體育學研究、體育經濟學研究、體育社會學研究、運動生物力學理論與方法、運動生理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田徑教學訓練理論與研究方法、籃球教學訓練理論與研究方法、排球教學訓練理論與研究方法、足球教學訓練理論與研究方法、藝體健美操教學訓練理論與研究方法、游泳教學訓練理論與研究方法、體能訓練與恢復研究、武術教學訓練理論與研究方法、網球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運動康復理論與研究方法、乒乓球教學訓練理論與研究方法。其他培養環節包括開題報告與學位論文3學分、社會實踐專業實習2學分。
上述的專業基礎課和公共學位課屬于學位課程是必修的,其他的則為選修課,而體育碩士需要修32個學分才能達到畢業要求,其中學位課程學分需要達到25分。
體育不同于其他學科教育的最大不同就是身體直接參與練習,通過一定的技能練習來進行的教育活動。從廣西師范大學體育碩士專業課程設置的六種類型來看有關于技能學習的課程有專業基礎課、專業選修課、專業方向課這三種課程,這三門課程開設過程中通過參與考察發現專業核心課程及專業選修課程在上課過程中都是老師講解學生學習的模式進行,并且全部都是以理論講解為主。在專業方向課中也是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科研能力在技術技能進一步提升方面有所欠缺。而且存在一個研究生期間大多數同學因為本科專業與研究生專業的不同或跨專業考試導致研究生的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同學技能需要進一步的指導來提升體育技能進行專業實踐的結合而廣西高校體育碩士專業課程主要以理論研究為主導致專業型人才培養良莠不齊。
體育碩士專業在就業選擇中用人單位往往會看重其專業知識是否豐富,扎實的專業能力能否過關。而從廣西師范大學體育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中可以看出,在課程設置方面主要有學位課程與其他培養環節,學位課程包括公共學位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其他培養環節包括開題報告與學位論文、社會實踐與專業實習。而專業核心必修課學時是總學時為270個課時,每門專業核心課程的開設時長均為1個學期學時設置比較少,接受技能專業知識的學習時少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流于表面而其中體育碩士專業的深度和高度學生達不到。
我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具有系統專業知識,扎實專業技能,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體育專門人才。體育碩士的培養不同于學術型體育碩士的最根本區別就在于體育碩士是一種具有特定體育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強調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專業性體育人才。
由于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與培養過程強調體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體育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時間長、針對性強,有一定的實踐經歷,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畢業生具備更多的適應社會需求的職業能力,就業前景將更加寬廣。所以這就要求體育碩士研究生在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學實踐的安排安排期間更加強調職業性,與就業結合得更加緊密。
目前,就廣西高校來說,目前課程安排上主要與以后就業相關的課程分別是就業指導占1學分,社會實踐專業實習2學分。這兩門課程就業指導主要是采取講課的方式來向學生傳授一些就業選擇方向及就業方法技巧等內容,社會實踐專業實習主要采取學生自愿方式選擇一些參差不齊的就業單位來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現今在體育碩士的課程里沒有一門增強學生專業技能的課,大多數的課程都是基礎理論,雖然體育碩士經過大學四年的技能學習,可能技術方面已經達到很高的程度,但如果不加以強化和練習,這無疑會使學生的技能越來越差。而體育碩士與學術型碩士的平時上的課都是一樣的,考上研究生的人一些是為了學歷,而另一些則就是為了搞學術,就算之前本科階段自身技能水平很高,在研究生階段技能水平也會急速下降,達到“知行不合”,本身所了解的知識無法與自身動作結合起來。在高校中這種“重視理論學術而輕視技術提高”的現象非常明顯,嚴重制約了學生自身的專業技能發展。
通過對廣西師范大學體育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中專業課程的學時設置分析可知:相對于專業課學習公共學位課程設置學時比重大,并且公共學位課程中學生外語的學習時最長,說明學校比較重視體育碩士研究生外語的學習,為日后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外語基礎,但是在實際聽課過程中老師并沒有結合專業同學進行專業英語的講解,會導致同學們在上課過程中不能領悟這門課程的真實意義從而效果不是特別好。專業核心課程與專業選修課程的開設時長均為1個學期,對于體育碩士專業的研究生來說,時間趕,任務重,專業課開設的時長較短,而專業核心課程設置的時間比重又較小,可能會對體育碩士研究生學習的內容和深度產生影響。除此之外,專業選修課程大部分是理論型課程,培養學生運動技能的課程幾乎沒有,培養方式和學術型體育專業研究生并無明顯區別。但是由于體育碩士在讀研究生期間沒能繼續上運動技能課,畢業后由于長時間未進行運動技能的學習,可能會對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感覺出現淡化,也可能會影響學生在教學工作中對技術問題的解決。
教育的意義很大一部分在于為社會服務創造價值,與全日制學術型體育碩士不同體育專業型碩士其培養目標主要是專業化和職業化,作為高級人才積極引導著社會前進的方向與社會崗位相匹配,在課程安排上也就成為這其中聯系的必不可少的載體。首先,就業課程安排上所有專業的不同職業方向性就導致了就業指導這門課程安排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其次社會之間專業實習的單位對口及其單位水平的不確定性就導致了體育碩士其專業性可能無法得到真正施展。并且在技術專業性課程安排上比重小,與就業銜接不大,體育碩士同學在課程選擇上,只有專業方向課來著重提高體育碩士的專業技能理論,具體與工作過程中所需的理論過程有一定的出入。
在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實踐能力,它是專業碩士研究生比之前更加專業的保障。體育碩士也是專業碩士研究生,體育碩士的培養方式最有特點的就是雙導師培養,采取校外實踐能力與校內理論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如今,在高校體育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案里(如:廣西師范大學),就課程體系而言,學術性研究生與專業性研究生的課程基本一樣,體育碩士沒有專業技能課程,靠的都是閑暇時間自己主動訓練,而人都是有懶惰的心理的,稍加放縱專業技術水平就會直線下降,以至于影響到之后的教學實習;在校內開設了的諸多理論課程,而教師所講皆是基礎理論,并非老師過錯,而是學生之前有的沒有接觸過相關這方面的課程,老師即費力也費神無奈只能教基礎理論,且所占用的學時就會多,學生學到的東西相對較少。因此,應該在不影響理論課教學進程的同時,適當減少基礎理論課學時,增設各方向專業技能課程(指體育學院),使體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技能較之前更加專業,使學生對自身技術水平更加自信,為之后教學實習打下基礎,這樣也符合體育碩士培養方案的特點。
針對體育碩士的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學時比重小,專業選修課側重于理論的情況,學校應該適當增加體育碩士的專業核心課程的學時比重,在專業核心課程上注重學生學術能力的培養,調整專業選修課的總學時,在專業選修課程方面增設專業技術課程以及增加專業技術課程的學時,注重體育碩士研究生運動技能的培養,滿足學生對技術課的需要,在選修課課上注重學術技術能力的培養,為提升專業型的體育碩士的培養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學校要明確全日制體育碩士和非全日制體育碩士的培養特色不同,明確不同專業體育碩士的具體就業崗位從而在學生就業培訓課程安排上能因崗位目標不同而提供相應的課程指導及對應的就業指導;體育碩士作為職業性高級人才要及時了解體育市場需求情況去提升自己能力與市場相適應;最終成為一個學校所培養與社會所需求相適應的人才。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及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它絕不是片面要求學位的提升,其要的是在各個領域都要專業型的人才,為我國在各方各面都能添磚加瓦。體育碩士研究生的研究生培養作為一個以職業為背景,以學校為途徑最終為社會培養精英人才。這其中學校培養傳授的技能領悟的思想起關鍵作用,而目前我們廣西高校體育碩士研究生培養在課程設置存在輕視技能培養、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學時比重小,專業選修課側重于理論、課程設置就業指向性不強等方面不足。需要我們學校、導師、學生自身從減少基礎理論課學時,增設專業技能課程;增加專業核心課程的學時比重,調整專業選修課;明確就業方向,提升運用能力等方面為廣西高校的體育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有一個更好地提升,為我國體育事業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