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唯上”思維是科層制官僚體系的產物,工作中懼怕權威,唯上級命令是從。“唯上”和正常服從上級的區別在于服從的度。正常的組織服從,通過組織整體合力,落實整體戰略,達成整體目標。“唯上”定式是上級說什么就是什么,不去鑒別是否適合本地情況;上級關心什么就干什么,其他問題可以暫時擱置。“唯上”者的目標不是履行職能、解決問題,而是提升上級的滿意度。上級領導的滿意度代替了工作的績效目標,代替了現實問題的解決。其主要工作是揣摩上意、迎合上級,而不是分析事實、解決問題。“唯上”者忽視下屬和民眾的訴求,忽視民生問題的解決,引發民怨,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
“唯上”思維定式的形成有三個方面的成因:一是科層制的等級權威塑造出的“唯上”官僚人格。下級服從上級是官僚制規則和文化的核心要素。認同或具備這些文化特征者會得到更多的晉升機會,否則將被逆向淘汰。二是上級通過資源分配激勵“唯上”行為。“唯上”能夠獲取上級更多的資源支持,這是干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保障;從上級領導者的角度來看,“唯上”者維護了上級的權威,執行了上級的意志,給予更多的資源是對忠誠行為的回報。三是壓力型體制下,“唯上”成為套路。上下職責同構、層層加碼、嚴厲問責,構成了壓力型體制的典型特征。下級官員尤其是基層官員,處于科層金字塔的底部,在不堪重負的情況下就會選擇自我減壓的生存技巧。其核心是通過“唯上”來選擇性執行,上級重點關注的事情投入精力干好,上級沒有關注到的被選擇性忽略。另一個“唯上”套路是領導說怎么干就怎么干,無腦執行。出了問題,責任是領導的,與己無關,“唯上”演化成了避責者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