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軍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新都中學,山東 威海 264200)
雖然目前部分體育教學采用了游戲法,但多停留在淺層次的游戲元素“堆砌”狀態,未能根據體育教學的內容、學生的學習訴求對相關體育游戲進行內容添加、改編和重構,影響了體育游戲價值的有效發揮。因此,為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獲得感,需要以游戲教學為突破點,賦予體育課堂趣味、形象等多元內涵,推動體育教學回歸學生需求。
體育游戲是構建現代體育教學機制的重要內容,也是以相關游戲規則為前提,以體育教學內容為基準,以改善學生身心體質、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為目標的特殊教學方式。通過發揮游戲教學的趣味、靈活優勢,消除學生體育學習的“畏難”情緒,推動游戲與體育教學深度融合、一體互動,使體育教學真正回歸運動的趣味本質。
理解、掌握以及有效應用體育技巧是當前構建體育游戲課堂、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路徑。一方面,巧妙利用體育游戲優勢,能夠優化體育教學場景,豐富學生的體育學習體驗。通過設置趣味、生動的體育教學場景,使學生精準、有效捕捉體育動作的規范姿勢、內在機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體育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巧妙利用體育游戲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難度與復雜性,深化學生對體育內容的學習理解。與傳統體育教學相比,融入游戲基因的體育教學,具有自由、個性化等優勢,也更符合體育教學的內在規律。例如,在耐久跑教學時,為幫助學生有效掌握耐久跑過程中的呼吸節奏與技巧,通過引入“小紙條”,使學生觀察不同呼吸狀態下的紙條表現,從而對呼吸的節奏、技巧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體育游戲教學重點突出了趣味指引的優勢,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體育運動內容以及打造高效課堂、智慧課堂提供了有效指引。其一,通過構建智慧性、科學性和趣味性體育游戲課堂,使趣味游戲、專業訓練與智慧理解等環節深度融合,能夠讓原本枯燥、單調的體育動作充滿學習趣味,推動體育教學回歸“智趣一體”的發展本真。其二,通過合理選擇體育游戲來完善體育課程,使學生能夠在趣味學習場景中,感受體育的趣味本真,有助于學生將體育技巧學習延伸至日常生活,推動體育運動從教學形態升級為生活常態。因此,合理選擇體育游戲,深化體育教學,充分發揮了體育游戲在優化課堂形態、踐行“趣味為本”中的價值意義。
將體育游戲教學合理融入體育課堂,為進一步整合體育課堂的優勢育人資源、凝聚體育課堂教學合力、延伸體育課堂教學空間提供了全新視角。第一,體育游戲以生動、趣味為主要特色,重點彰顯實踐參與、靈活特色的活動形式,將其合理“植入”中學體育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內容,為當前全面創新體育課堂注入了強大動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技能、體育精神和體育意識。第二,合理引入體育游戲,能夠為學生呈現更加豐富、立體的體育課堂,拓寬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理解與認識。受教學方式、理念局限性等因素影響,傳統體育教學很難將各類教學要素以“身心一體”的方式來直觀呈現,影響了學生對體育課堂教學的認識與理解。以體育游戲為基礎,發揮體育游戲的多變性與多樣化等優勢,將打破傳統體育教學過多依賴“教材框架”的問題弊端,使學生從學習、掌握單一體育動作轉向學會運動技巧、把握運動規律。
利用體育游戲促進中學體育教學,需要從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等多元視角出發,通過選擇符合學生運動能力、學習興趣的體育游戲項目,為學生打造內容多元、全程評價和趣味延伸的全新課程形態,實現中學體育教學的全面創新與根本優化。
構建體育游戲驅動下的中學體育教學新框架,需要以游戲元素為突破點,通過選擇合適的體育游戲項目,設計符合學生理解能力、體育鍛煉習慣的體育游戲課堂,打通體育教學內容、學生運動習慣和體育技能學習等各環節的融合界限,推動中學體育教學全面創新。第一,融入體育游戲,創新中學體育教學需要以學生基礎體能、體育習慣等因素為前提,以趣味、形象為核心理念,通過精選項目、優選素材,為學生打造學習自由、內容豐富的體育學習空間,幫助學生更好發現、理解體育學習的內在訴求與基本邏輯。例如,部分學生在參與球類運動學習時,很難對基本功、技戰術等內容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造成了學生的恐懼心態和應付心理,直接影響了體育教學成效。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對球類基本功、技戰術內容進行“游戲化”處理,助力學生理解球類動作,延伸球類教學的其他內容。第二,推動中學體育教學創新,需要重點解決學生缺乏主動鍛煉意識、體育技能理解相對不足等現實問題。因此,通過引入體育游戲、智慧媒介來“解構”體育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生動、有效地掌握體育教學技巧,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實際獲得感。結合智慧教育環境,通過多媒體、微課為學生搭建包含聲音、視頻等多種內容的趣味學習場景,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體驗和了解所學的體育知識。例如,在足球運球教學時,體育教師通過對學生運球練習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視頻錄制,并制作為媒體教學課件,使學生更形象地發現足球學習的問題,及時化解學習難點,糾正學習錯誤。
將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相融合,通過從教學助力、體育游戲引趣和內容延伸等多個角度出發,對傳統中學體育教學機制進行解構、重構,形成新的“游戲+教學”的全新課堂形態,推動體育教學回歸“學生為本,興趣指引”的目標本源。一是堅持學生主導,合理分配體育游戲角色,明確體育游戲的教學目標,保障體育教學質量。以籃球投籃教學為例,采用“運動投籃”的游戲方式,分小組開展教學,通過將班內學生劃分為投籃組和防守組等不同小組,由防守組的部分成員組成“活動式籃筐”,組內其他成員在籃筐附近防守,投籃組則需要根據防守組的籃筐、防守狀況進行投球。雙方通過轉化對抗身份,相互比賽投中的次數,進而在趣味課堂游戲中,熟練掌握籃球的防守、投籃技巧。二是重塑教學流程,引導師生協同參與體育游戲課堂設計。在編排、設計體育游戲課堂時,通過匯總學生的個性化訴求,汲取學生體育游戲創作靈感,使體育課堂符合學生的學習訴求。三是完善教學總結,幫助學生深化對體育游戲教學內容的理解。通過細化體育游戲教學指標,引導學生做好課后總結與學習反思,使學生對體育游戲教學的理解從表面認識延伸到內在規律,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有效認識體育游戲,不斷優化教學效果 。
在充分利用體育游戲創新中學體育教學課堂時,要根據體育游戲教學的價值功能、特點優勢和學生的個性化訴求來重構體育課程,通過將相關體育游戲項目融入體育教學的全環節、全過程,使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方法與評價機制等各環節均與學生體育學習訴求相匹配,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體育學習服務。首先,在體育教學準備環節,通過合理控制體育游戲的難度與負荷量,科學引入熱身游戲,幫助學生快速進入體育學習狀態。例如,通過引入“繞幾何圖”追逐跑的趣味游戲,使學生快速調整個人狀態,有效進入體育教學節奏。其次,將體育技能教學合理分解、融入體育游戲,幫助學生在輕松、趣味的學習環境中,熟練掌握體育技能。針對部分對技能要求較高、專業度強的體育項目,要精準探尋體育技能教學與體育游戲的融合點,使學生在趣味、形象的體育游戲中學習掌握體育技能。例如,在“蹲踞式跳遠”教學時,通過采用不同擺放形式的小墊子開展跳遠練習,使學生理解“跳遠騰空”動作的重點與難點。最后,將體能練習融入體育游戲教學,改善學生的身心素質。以往中學體育教學多偏重體育技巧教學,缺少必要的體能練習,且體能訓練相對枯燥、單調,很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鍛煉,影響了學生身心素質的持續提升。例如,針對體能負荷量大的教學項目,適當選擇靈敏度高、體能消耗量小的體能訓練項目,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傳統中學體育教學偏重知識技能教育,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影響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整體認識,很難保障體育教學質量。通過合理引入體育游戲,營造趣味課堂,持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深化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全面理解,使體育課堂從傳統、單一的技能學習課堂升級為體驗運動趣味、塑造積極人格和感悟體育精神的“復合型”課堂。綜上,通過營造快樂、趣味的體育游戲教學形態,幫助學生消除體育學習壓力、生動體驗運動趣味,真正回歸體育教學的本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