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溶 李正恩
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陜西 西安 710000
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云計算、微時代迅速到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也在不斷更新,微信、微博等信息化共享平臺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之中,使得當今教育教學模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就如今各高校教學而言,微課教學已漸被推廣和應用,并收到了良好的反饋。但仍存在部分高校教育教學方面的匱乏與缺陷,尤其是在武術教學方面,由于其自身傳統的特性,使得微課在武術教學和應用方面存在許多不足。首先,由于它自身的傳統特性,使其在教學方面常采用“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教師糾錯總結”這樣的教學模式,訓練內容單調、枯燥,學生練習時的興趣不高,教學方式也單一、陳舊,加上學生數量龐大,缺乏針對性的指導。其次,武術套路動作復雜多變,課后如果不及時進行練習鞏固,很容易遺忘,影響教學效果和進度。再次,武術教學大都注重技能的訓練,缺乏規范的教材與理論的指導,這對武術的弘揚和發展造成一定影響。而微課作為正在興起的網絡教育,它主要以較短的微視頻形式呈現,內容豐富、重難點突出,十分便捷,使用起來也相對靈活,它滿足大眾在不受場地限制的情況下,可利用空余時間隨時學習。這極大地提高了武術教學的質量,滿足現代化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因此,探討微課在高校武術教學中的應用,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將事先拍攝完成的教學視頻上傳至網絡平臺,供學員觀看學習。這些教學視頻時間長度普遍在5~10分鐘以內,目的是將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和核心的知識點以短小精悍的形式錄制成小視頻傳遞給學員觀看,他強調的主要是“微型化”,通常采用的是錄制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所講授的某一個教學問題或一個單獨的知識點進行授課的新型課程教學模式。
微課教學內容短小精悍、豐富、針對性強;教學活動精彩有趣,涉及范圍廣,適合不同對象;教學效果顯著,教學目標明確;課程資源容量小,但豐富精細。
早在1993年,美國的LeroyA. McGrew在化學教育中提出60秒課程設計思想。到2008年美國墨西哥周圣胡安學院的David Penros提出了微課的理念。隨后微課在全國內蓬勃發展起來。據查閱資料可知,至今在全國范圍內為中小學服務的網校已超過兩百所,各高校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已成大眾化。[1]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電子產品的普及,大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已成為一種趨勢。就如今高校武術教學而言,在經濟較發達地區的高校已將微課應用于武術教學中,但是仍然有部分高校還未應用,這就與如今部分地區出現教育落后現象有關系,并且也直觀體現出微課的實踐運用方面的不足。因此,微課教學為今后高校武術教學中的運用、發展與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時也帶來了新挑戰。
正如王崗教授曾指出的那樣:“目前我國高校武術教育現狀可謂是問題重重,正處于‘表面繁華’下的‘名存實亡’的尷尬境遇。”[2]就武術教學來說,我國高校武術教學課程的設置不科學,側重技能教學,缺乏理論知識傳授,學生往往在專業性方面強,但知識面窄,文化基礎薄弱,且現代武術側重于“競技武術”,追求高、難、美、新,并逐漸向著“表演化”方向發展,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千篇一律,百校統一,毫無新意,也使得大眾對中國武術產生認知上的偏差。其次,教學方式單一、呆板,仍一直沿用傳統的武術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陳舊,無新意。從20世紀初開始的“土洋體育論爭”到徐一冰等人上書的國民政府,將中國武術列為“學校體育課程開始”,[3]武術課程內容一直是初級三路長拳,24式太極拳,初級劍術、棍術、刀術等,到如今21世紀,這些固定的教學內容仍未有所改變,教學內容的枯燥乏味,使學生學習興趣低下,不能適應新時代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
微課教學它主要以短小精悍、時間短,內容豐富、重難點突出的特點呈現,這充分彌補了傳統武術教學模式的不足。因為傳統武術它主要是以教師講解做示范動作,學生模仿練習為主。但是一節課只有90分鐘,教師的講授時間有限,且考慮到如果學生人數眾多,則講授時間會延長,學生學習、接受知識和動作練習時間會縮短,不利于學生掌握和領會動作,教學效率不高。而微課作為網絡課程,它不受時間限制,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學習,對于易錯和難掌握的動作都可以反復觀看、模仿、練習。且微課程的內容也十分豐富,不僅有教師對難度動作的專門講解和示范,易錯動作的糾正,還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非常便于學生對動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把微課應用于武術教學中是完全可行的。
從微課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程度上看,微課正在以它自身優勢快速進入到學校的教學中。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微課教學它正符合人們如今快節奏生活的特點,它可以不再受場地限制,任何地點都可以隨時學習。并且微課內容重、難點突出,時間短,便于人們碎片化學習,可促使“擠時間學習”和“科學安排時間學習”成為可能。同時,微課教學可以促使從傳統的教師主導型教學模式轉向符合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的新型的學生網絡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方便快捷,學生主動性、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大大提升。所以微課教學它符合如今新時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且它的教學形式可以促使學生在緊張繁忙的學習之后得到一種思想上的放松,有利于挖掘出學生學習武術時“快樂”因素,讓學生產生學習武術的興趣,能“樂中學習”“學有所獲”,從而轉變人們所認知的傳統武術就是“吃苦型”“乏味型”的機械學習的思想觀念。因此,微課教學在教育領域,特別是在開放的高校建設中,將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
現在微課基本采用的是網絡課程教育,其方便快捷、內容豐富,但是如今是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快、傳播迅速,尤其是對于具有傳統運動項目代表的武術,它的內容體系龐大,拳種眾多,運動形式多樣,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如何將武術這種傳統的、內容復雜的運動項目正確合理的運用網絡進行教學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武術作為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它需要我們年輕一代不斷的去繼承和發揚,才能使優秀的文化長久地保存,但是如今網絡信息安全還存在一定隱患,如果學生在使用網絡時不規范,讓各種“垃圾”信息干擾學生對武術的學習,這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正確的武術理論知識,造成對“武術”這個概念理解的偏差,不利于我們去弘揚和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還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和技能的提升造成影響。所以微課它不僅僅是一個微視頻,為保證武術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及課程內容的豐富、有效,微課還應具備一套完整的武術教學程序,并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合理的調整。微課它是一個處于不斷的動態發展變化之中的,它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開發和應用方面應注意:第一,應加強網絡平臺建設,注重提高交互性能。在21世紀信息時代下,網絡教育是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生產的新的教育形式。微課作為網絡教育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內容豐富,教學方式新穎,它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尤其是傳統武術,其教學內容枯燥,運用微課進行教學,更能夠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由于網絡教育平臺涉及范圍廣,網絡教學環境存在許多的隱患和不可控因素,加大網絡平臺建設,營造安全的網絡教學環境,是保證武術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前提。再者,微課教學采用的是在線和離線式的形式,通過教學平臺將錄制好的視頻傳遞給學生觀看,但是這種網絡化教學形式,使得教師很難及時對學生學習武術的動作、身法、氣力等進行指導和糾正,師生間缺乏實際的互動。故建議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加強武術教學的交互性,注重師生間的互動,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并提供及時有效的教育評價。第二,注重傳播完整的、正確的武術文化。我們正處于一個文化大融合、大碰撞的時代,尤其是隨著“全球化”的到來,民族文化再一次彰顯了它獨特的魅力。武術作為一項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隨著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和外來信息的不斷更新,人們的審美趣味開始“西化”,少年兒童甚至是大學生都開始喜愛域外的技擊類項目,如跆拳道等都更勝于中國武術。武術的“體育化”“表演化”“項目化”“競技化”形勢愈演愈烈,這既是對中華武術的嘲諷,也是對我們中華民族文化自身的一種拷問。故應用微課進行武術教學時,應注重傳播完整的、正確的武術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武術文化觀念,從而更好的弘揚和傳承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第三,處理好教學與訓練的關系。目前,微課教學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手段和形式,它還并不能取代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方法。在高校武術教學中更是如此。武術由于其拳種多樣,套路演練復雜多變,加之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又各有特色。所以微課的十幾分鐘講授還遠遠不夠,它只能講解部分重點內容,而對于武術內在的氣力、勁力以及身法等,在演練和體會上還存在不足。所以應在充分發揮微課教學優勢的前提下,合理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手段,將微課教學與實踐訓練有效結合起來,正確應用,才能充分發揮微課在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