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巖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財政局,山東 濰坊 261000)
我國自2003 年起將房產稅改革正式提上日程,并在其后的13 年間持續推進改革。2016 年以后,隨著營改增稅制改革在全國鋪開,房產稅改革對地方財政的影響更加突出,全國各地也紛紛加強了對房產稅改革的研究與探索工作。根據西方經驗,房產稅能夠為地方政府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稅收來源,在我國也能夠有效填補地方政府因為營改增稅制改革而流失的稅收。因此,房產稅的持續改革與推進必然是當前及未來地方政府財稅工作的重點。
房產稅對地方政府財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①房產稅有別于房屋交易買賣環節進行的稅費征收,房產稅是對居民保有環節的自住房進行房產稅征收,這無疑可以擴大稅基,進而起到穩定地方財政稅收的積極作用。②地方政府開展各類經濟活動及當地基礎設施建設與項目建設都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支持,在營改增背景下,地方政府財稅收入實際上受到了較大影響,原本的財稅收入明顯減少,進而影響到地方政府各類建設與公共服務工作的充分開展。房產稅征能夠有效緩解地方財稅緊張壓力,為地方政府提供更加充足的資金支持,從而讓地方政府能夠有更多的財稅收入用于改善與提升當地教育、文化、醫療、交通等各方面的服務水平,從而為轄區內居民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生活、工作及娛樂環境。③房產稅的征收能夠逐步取代流轉稅這一傳統的地方政府稅收主要來源,而房產稅相對于流轉稅又具有歸屬清晰的特點,能夠徹底消除流轉稅征收模式下轄區之間稅負轉嫁的問題,進一步體現稅收的公平性。④房產稅的開征能夠讓地方政府從房地產市場獲得更多合法收入,在擴大稅基與稅收數額的同時,幫助地方政府減少對“土地財政”的持續性依賴,進而實現土地資源進一步的合理規劃與優化配置。總之,房產稅開征能夠緩解地方財政壓力、提高地方政府各項公共服務職能履行質量,同時轄區內各項公共服務項目的質量提升也能夠讓轄區內房產樓盤進一步增值,從而提高轄區內房地產交易活躍度,促進房產市場良性發展。
自2003 年我國提出對城鎮建設稅費進行改革以來,在逐步取消相關稅費的同時,房地產稅改革工作也在不斷推進當中。2011 年,上海、重慶成為首批房產稅征收改革試點城市。2016年,隨著我國營改增稅制改革的全面開展,房產稅逐步成為地方財政保障稅收收入穩定的重要稅種。但就重慶市房產稅試行情況來看,當前房產稅對地方財政的影響以及對稅收收入的增加作用仍然不夠突出。
首先,房產稅目前的稅基仍然較為狹窄,如高檔住房、“三無”人員二套房以及單棟住宅存量房等。可以看出,目前重慶仍然將高收入人群作為主要的房產稅征收對象,其目的也傾向于通過房產稅的征收來實現貧富差距的進一步縮小。但由于高收入人群始終為少數人群,其房產稅征收范圍窄、基數小,無法通過規模化效應為當地財政稅收收入增加作出較大貢獻。其次,目前,房產稅試點城市的房產稅計稅依據主要依靠房產交易市場價格而定,這種計稅依據無法體現房產稅作為財產稅的屬性,同時也難以實現對房產稅征收對象的完整評估,不利于房產稅稅基的進一步擴大和穩固,從而影響到房產稅對地方政府財稅增加的推動作用。
房產稅的開征無疑能夠為地方政府進一步擴大稅基、增加稅收收入,也能夠為地方政府提供穩定稅源,實現地方政府財稅收入穩步提升。但是,房產稅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存在許多現實問題,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為此,地方政府應當持續推進房產稅深化改革,穩定與擴大稅基,保證人民合理負稅,同時尋求更優改革措施。
“寬稅基”是房產稅切實提升地方財政稅收收入的根本保證,就目前房產稅推行情況而言,稅基仍然較窄,在地方財政稅收中的占比仍然較少,因此應當加大工作力度研究稅基拓寬手段。然而,房產稅稅基拓寬勢必影響更廣泛人群的經濟利益。目前,國內已經開始推行房產稅,但仍然沒有全面鋪開,民眾仍然對房產稅認識不足,甚至容易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稅收工作順利進行。因此,地方政府應當采取循序漸進的手段,如先對高收入、高價格房產進行房產稅征收,進而逐步拓展到二套房以及最終實現一套房的房產稅征收。在此過程中,地方政府必須堅持廣泛宣傳與規范執法相結合,盡可能將房產稅征收的重要性及對居民自身生活的緊密關系進行充分的宣傳教育,最大限度爭取當地民眾的理解與支持,對于房產稅征收過程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也必須堅決予以查處,不斷加強房產稅征收的規范性建設。
地方政府想要實現稅收增加就必須進一步擴大稅基,這必然影響到普通居民的切身利益。地方政府應當加大宣傳力度,實現被征稅對象人群對房產稅的正確理解,同時也應認識到房產稅開征確實對被征稅人群造成了實際上的納稅負擔,如果只是一味地宣傳引導與循規執法并不能真正緩解納稅人的負稅壓力,也無法真正緩解與消除被征稅人群可能產生的抵觸情緒。為了保證轄區居民的正常生活與合法權益,同時為了提高房產稅征收在轄區內的認可度,地方政府在不斷擴大房產稅稅基的同時,也應當積極調整整體的稅費征收政策,如在加大房產稅征收力度和拓寬征收范圍的同時,適當降低房屋交易環節的房產稅稅率,或者進行稅種的合并與減免,最大限度保證房產稅總稅額不會明顯上升,進而逐步實現房產稅征收穩定與常態化。此外,房產稅改革是針對房產保有階段進行稅費征收,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個公民長期保有一套或者多套房產,那么其將長期繳納房產稅。地方政府應當在積極提高房產稅稅收收入的同時充分考量納稅人負稅合理性問題,尤其是對于房產稅這種長期繳納的稅種,更應當對稅率進行有效調節,一方面需要保證地方財政預期收入,另一方面應最大限度減輕房產所有人的納稅負擔。對此,可以參考西方發達國家長期探索而來的成熟經驗,如根據當地政府當期或當年財政預算支出情況進行房產稅稅率的修正與調整,從而在減輕納稅人負擔的同時,充分發揮房產稅對當地經濟以及當地貧富差距的有效協調作用。
房產稅征收對象為民用住房,直接關系到普通居民的生活質量與切身利益,為了在房產稅征收過程中既能夠保證地方政府合理稅收收入,又能夠最大限度減輕納稅人負稅壓力,還應當在房產稅征收的具體制度與規定方面加強稅收優惠政策的研究與制定。比如,出臺家庭收入起征點,家庭總收入未達到起征點的免于房產稅繳納,或者按最低稅率計算房產稅總額仍超過家庭總收入一定比例的,予以減稅或免稅,對于殘障人士、退休老人、低收入家庭等再給予其他的優惠補貼,這樣不僅能夠充分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與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同時也能夠通過豐富房產稅征收標準實現房產稅征收的規范與完善,進而推進房產稅征收常態化。
首先,當地政府應充分完善轄區內房產信息數據庫,注意房產信息變動等數據的及時更新和維護。其次,加強轄區內房屋產權關系的進一步明確,為房產稅合理有效征收打好基礎。再次,明確房產稅實際繳納對象,規范納稅人行為,杜絕惡意逃稅現象發生。最后,進一步完善轄區內所有房屋所有人各類信息,如地址、面積、估價等,為房產稅征收標準制定提供可靠參考依據。
由于房產稅開征仍然處于嘗試推進階段,大多數人對于房產稅征收仍然抱有不理解甚至抵觸情緒,在稅法宣傳乃至執法過程中更應當注意政府工作人員及團隊言行的規范與合規問題,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矛盾與社會沖突。此外,當地政府應加大房產稅稅收收入的使用及成效的政務公開與信息披露,給予房產稅納稅人以充分的知情權與監督權,讓納稅人充分了解政府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進而加大對房產稅改革的認可與支持。
近年來,除了營改增稅制改革,房產稅改革也是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房產稅改革同時也能夠對地方政府稅收收入增加起到突出作用。但就目前而言,房產稅施行情況不容樂觀,不僅對地方財政收入增加貢獻不大,同時作為新稅種也進一步增加了納稅人的納稅負擔,進而引起部分納稅人的不滿情緒,給房產稅改革工作的推進帶來諸多阻礙與不便。為了消除這些問題,仍然需要從擴大稅基、科學計算稅率以及推出更多稅收優惠政策來豐富與完善房產稅改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