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銘,魚文英
(延邊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吉林 延吉 133002)
18 世紀以來,工業的高速發展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也漸漸開始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諸多的不利影響,大氣污染、水環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等環境問題先后爆發,不可再生資源短缺開始顯現,人們開始質疑現有的工業化經濟增長方式,全球目前關心的話題也逐漸向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偏移。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推進綠色發展;我國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全面實施綠色金融戰略,綠色金融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綠色金融,又稱環境金融或可持續性融資,最早出現于美國。主要是指通過金融活動的創新與變革,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當前,對于綠色金融的界定,國內主要從功能方面與特征方面進行區分。在功能方面,熊學萍(2004)等指出綠色金融是金融機構為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和綠色產業發展提供的金融服務。在特征方面,林欣月(2016)等強調綠色金融具有綠色性、低碳性、可持續發展性等特性。綜上,本文認為,綠色金融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等環境問題,借助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信貸、綠色信托、綠色基金、綠色股票指數及碳金融等金融工具來對資金進行籌集,并將籌集的資金進行項目投融資、運營及風險管理等的一種金融活動。
日照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 年1 月成立,2009年2 月更名為日照銀行。其經營范圍主要為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買賣政府債券等。截至2020 年12 月末,日照銀行下設營業部1 家,小企業貸款中心1 家,分行8家,支行63 家,社區支行3 家。日照銀行總資產為1 363.927 億元,所有者權益為122.04 億元,存款總額為955.75 億元,貸款總額為634.96 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07%。
在眾多中小型商業銀行發行綠色金融產品趨勢下,日照銀行開始發現日照市對于環境污染整治的需求以及企業對于環境污染的重視度低。2019 年,在對日照市的環境及企業污染狀況進行評估之后,日照銀行發行了全市首支價值30 億元的綠色金融債券,并將發行債券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用于六大類綠色產業項目,助力日照市“五城同創”具體行動。
2.1.1 打造“綠色金融”特色品牌
日照銀行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來對“綠色金融”特色品牌進行打造。一方面,組織全體銀行從業人員參與節能減排融資項目的專題培訓,培訓過程中,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相關專家對節能減排的具體案例進行細致化授課講解,對綠色發展理念進行深入宣傳。另一方面,日照銀行積極參與綠色金融的相關重點項目建設,如污水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等;同時,與國外銀行綠色金融相關專家合作,推動儲備項目落地實施,打造綠色金融特色品牌,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協調發展。
2.1.2 提升綠色金融服務水平
日照銀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通過多種途徑籌集資金、促進合作,以求能夠提高信貸投放力度,不斷強化高效便利服務能力,積極支持地方新動能企業融資需求,用“金融活水”澆灌“綠色產業之花”。一方面,日照銀行在自身不斷加大資金支持的同時,積極聯合各界幫助客戶拓寬融資渠道,并聯合省農擔發展擔保貸款業務,收購周邊農林廢棄物,形成了產業、金融、社會多方協同扶貧的新機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另一方面,為將“短、頻、快”的服務競爭優勢放大,日照銀行積極開展重點行業現場調研,與行業、產業中的優質龍頭企業座談交流,主動了解企業經營動態和融資需求,超前半步做好客戶服務。工作人員主動聯系相關企業,幫助其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開通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門到門”的全程服務,體現溫馨服務。
一方面,日照銀行只發行了價值30 億元的綠色金融債券,綠色金融業務相對單一,且綠色債券業務主要集中在企業客戶,對于個人投資者的綠色金融產品還未發放。另一方面,固定收益率為日照銀行發行綠色債券業務的唯一收益方式,收益方式比較單一,對于激進型投資者來講選擇可能性較低。與國內其他大型商業銀行比,日照銀行的綠色金融產品單一,供給不足,綠色金融產品急需豐富。
首先,日照銀行缺乏綠色金融業務組織機構,對于綠色金融業務產品的開發仍采用原有的方法,使用原有的組織機構,導致產品混亂,無法對綠色金融業務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與創新。其次,日照銀行缺乏與綠色金融相配套的風險管理機制,不僅缺乏貸前風險預警機制與貸后跟蹤檢測機制,還缺乏相關風險評估經驗,導致銀行不良貸款率高,盈利水平較低。
日照銀行為了構建“綠色金融”特色品牌,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品牌營銷不足,不僅沒給“綠色金融”特色品牌制定相應的品牌口號、品牌形象,也沒有對日照銀行“綠色金融”品牌進行相關的宣傳,導致其知名度不高,相關業務無法順利開展。
首先,日照銀行可以向綠色金融產品較為豐富的國外商業銀行和國內大型商業銀行學習,根據其發展綠色金融業務產品相關經驗對綠色金融產品進行豐富,并充分利用綠色信貸、綠色股票指數及碳金融等相關金融工具,構建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創新多樣化綠色金融產品。其次,針對不同消費者開發新型綠色金融產品。比如,針對個人和家庭用戶消費者,可以開發家庭綠色環保的綠色金融產品,以推出氣候信用卡等方式開展低碳環保業務;針對企業消費者,可以開發綠色產業基金產品、綠色產業信托產品,倒逼企業向綠色化轉型。因此,日照銀行在對綠色金融進行積極探索的過程中,需要研發出真正滿足投資者對綠色金融產品的投資需求、便于實現全民參與的綠色金融產品,從而達到增強銀行競爭力、拓展銀行業務空間、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的目的。
首先,日照銀行應該以赤道準則作為基礎,明確綠色金融專責機構的任務,并設立董事會及相關組織機構,由其對相關重大綠色金融項目進行審批與核查。該機構可以同綠色金融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深入交流,對綠色金融業務進行科學指導,以便制定完善的組織結構。在金融機構組織內建立綠色金融相關職能部門,授予這些職能部門相應的權力。一方面讓他們監督公司內部的各項經濟活動,促進經濟綠色發展;另一方面,對那些不符合綠色金融的業務可以給予否定。這些部門的建立,可以促進公司內部綠色化,進一步促進了綠色金融的發展。其次,日照銀行應該制定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建立全面、統一的風險管理體系,強化對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控,形成全方位、全流程、全事業部的風險管控。同時,通過開展綠色保險、擔保合作等方式加大綠色金融風險防控。把金融科技、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結合起來,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如強制購買責任險、環保強制責任險等保險品種降低風險。
日照銀行應該擴寬營銷方式,加強對品牌的宣傳與推廣,增加品牌影響力。一是整合營銷方式,通過將直接營銷、線上營銷、交叉營銷等多種營銷方式進行融合,實施多元化營銷戰略,增加客戶對產品的了解。二是加大線上線下綠色金融宣傳力度,利用傳統方式,消費者來辦理其他業務時,工作人員進行綠色金融業務的推廣,相關營銷人員去企業進行綠色金融業務的宣傳。利用新型方式,如利用大屏幕進行宣傳,發放廣告等,增加品牌對客戶的影響力。三是進行銀行內部的綠色轉型,推行綠色辦公、綠色通道等,提高綠色金融產品的透明度,引導企業學習了解綠色金融產品。提供更多的網上在線服務,減少紙質文件和交通工具的應用,在銀行內形成綠色、可持續的文化氛圍,將綠色因素融入銀行運營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