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馨逸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當代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在培育青年學生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運用先進人物對學生進行培育,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思想政治培育效果。高職院校的學生有著不同于其他院校學生的特點,他們即將成為職業型的人才,因此在推動他們提升職業技能的過程中,也需要重視他們思想道德方面的提升,包括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這些通過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之外,也可以通過先進人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強化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先進人物在當代的高職院校大學生中進行培養,也是需要高職院校的教師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通過挖掘這些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且運用這些先進人物的形象,以榜樣的力量鼓舞更多的高職院校大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并進一步地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現代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在培育高職院校先進人物的過程中,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借助的仍然是原有的評優評先機制,包括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量化考核與評價,借助這種方式來評價高職院校學生是否屬于先進,并且把國家的獎助學金制度與這種評價機制相掛鉤,通過這種方式來遴選并評價出一些先進人物,這是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先進人物培育的現狀。這種方式有其一定的科學性,因為量化考核的方式,能夠對高職院校在校學習的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的評價,一般而言包括思想品德素質以及參加文體活動的情況,還有大學生在院校內部學習過程中各個學科的成績水平等,都會以量化考核分數的方式統一到綜合素質評價的體系里。但是這種評價方式也有流于單一的情況,因為很多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個人職業素養的提升,未必能夠直接體現在其學業成績或者是其他的文體活動中,但是在很多高職院校的評價體系里面卻很少考慮到這一方面的問題。有一些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有著過人的特長,或者是其他有意義并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這些也很難體現在綜合素質評價的體系里。對于這些現狀,其實也表明在高職院校的綜合素質評價的體系里面,以及對于先進人物的評價體系里面,是否融入一些更加新的機制,是當前高職院校在推選先進人物并且發揮其榜樣力量的過程中,必須思考并解決的問題。就目前的困境上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方面,目前高職院校的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方面出現了一些轉變的形態,這些轉變未必是大多數的高職院校所能夠應對和解決好的問題。由于青年大學生的先進人物培養是需要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但是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在價值觀念方面出現一些矛盾的特征,很多學生在面對社會日益復雜的環境和各種復雜的價值觀念交疊的情況下,其余是否能堅持正確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就未可知。由于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手段,對原有的意識形態格局進行重構,更多的青年大學生所面臨的輿論環境和意識形態環境日益復雜,更多的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上,呈現出多種轉變的形態。有一些青年大學生在認知社會的過程中,從對主體性的認知轉變成為多元化的認知,傳統的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社會價值本位思想,逐漸轉變成為個人本位思想。而且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還從依賴性逐漸轉變成為獨立性,由傳統的重義輕利的思想往功利主義的思想上面出現了一些轉變。這些都充分表明,高職院校大學生如果要轉變成為先進人物,首先就必須要面對這種價值觀念上的轉變,并且注重用正確的意識形態去引導自身的思想和行為,也同樣表明了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需要時代的典范進行優化轉變,才能夠避免價值觀念朝著落后和腐朽的方向發展,能夠繼續堅持積極向上和健康的價值觀念。
第二方面,高職院校先進人物的引領作用逐步弱化。當前高職院校的青年學生對于先進人物的認知,逐漸出現反向認知的特點。所謂的反向認知,就是先進人物的正面導向性作用逐步被弱化。這就需要分析高職院校榜樣認同的現狀,根據一些研究者的調查和問卷研究的成果,實際上在高職院校中是出現了一些困境,尤其是很多高職院校的青年大學生的認同,會受到實用主義或娛樂主義的思想影響。雖然很多高職院校都會評選一些青年學生中的先進人物榜樣,但是這些榜樣是否能夠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則往往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最為突出的影響就是當代高職院校青年學生對于榜樣的價值認同情況。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青年學生對偶像或者是商業方面成功的典范人物有著更高的價值認同,而對于同齡人當中付出辛苦和精力去學習的青年學生,則往往并不一定有比較高的價值認同,這主要還是受到功利主義或者實用主義的價值思維所影響,導致他們對于高職院校的先進人物的榜樣認知逐步被弱化。因此如何讓當代的高職院校青年學生能認同先進人物,對自身的影響則是需要對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意識形態和榜樣認知的情況進行重塑,這種價值觀的重新塑造和引導,也意味著高職院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去優化現有的思想政治教學體系,并且通過更具備感召力和吸引力的教學方式,重新塑造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先進人物典范形象。
第三方面,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先進人物培育和宣傳的方式相對單一。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大學生群體中進行先進人物的培育和宣傳上,主要是以積極響應國家的相關選拔和宣傳的口徑為主。但是這種方式主要還是以國家整體的宣傳模式為主要版本,沒有充分結合本地的特色德育資源和學校的個性化需求情況進行宣傳,從本質上看,這種培育和宣傳的方式形式和內容都比較單一。很多先進的人物在培育的過程中,并不只是為了應付好上級教育部門的有關要求,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到先進人物,對于自身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別是對學生的正面宣傳和榜樣感召都有積極的作用,如果學生沒有認同這種榜樣,學校的選拔和培育就會失去意義,更不可能真正通過榜樣的力量,來推動學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養。
高職院校大學生先進人物培育的創新機制,是基于新時代需要更多的大學生先進人物作為榜樣進行引領的這種需求。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的考慮大學生先進人物,有效培育必須要具備的導向性作用和凝聚性作用,要充分發揮先進人物榜樣在教化和調節方面的綜合效果。因此要優化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先進人物的培育創新機制,形成系統化與科學化的先進人物評選與宣傳的機制。
第一方面,在高職院校大學生先進人物培育創新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先進人物的導向性作用。高職院校要重視先進人物,應該具備當代高職院校大學生所認同的價值觀念,并且為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選擇與判斷提出一些正確的導向。因為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是否認同這種先進人物的評選或者先進人物的宣傳,主要在于先進人物是否與他們保持相近的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念必然是當代高職院校大學生普遍審美的結果。因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有其獨立的話語特征和意識形態特征,如果所評選的先進人物與現實的高職院校大學生的青年語境相脫節,那么不可能獲得高職院校青年學生的認同。所以如果在評選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先進模范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到大學生主體與客體在價值觀念的共同點,就不可能讓先進人物在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群體當中發揮出榜樣的作用,就不可能起到積極的導向效果。因此在優化這種先進人物的榜樣評選機制和宣傳機制的過程中,要重視先進人物在價值觀念主導上能夠與青年學生達成一致的共識,并且能夠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群體為實現這種共同體的統一價值共同奮斗,對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氛圍起到積極的影響。
第二方面,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先進人物培育,要重視其凝聚力的作用。榜樣的力量自然有其比較強的價值引領效應和凝聚價值,因此在弘揚功勛模范的精神過程中,要結合這些榜樣人物日常的點點滴滴和具體融入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的過程中,通過當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先進人物所集中體現的正確價值觀念,形成高職院校大學生凝聚力的精神源頭。這也意味著高職院校在開展先進人物的引導和培育的過程里面,要注重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在意識上面出現的離心力或者渙散等現象進行解決,共同培育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學校通過普遍認可的共通性價值觀念,強化高職院校大學生對于國家與社會的歸屬感和向心力,促進高職院校大學生與榜樣之間的良性互動,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從而進一步地為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礎。
第三方面,高等職業院校要重視先進人物的教育作用。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先進人物所體現出來的價值觀,其本身就是具有內在的價值觀念和精神意志,通過教育引導的方式,能夠進一步強化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和生活狀態,其潛在的規范價值不可估量。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對于先進人物教育作用的機制探索,包括通過宣講會或者講座的形式來拉近高職院校大學生與先進人物之間的距離,或者是通過實踐性的活動,鼓勵更多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去參與到先進模范人物在日常生活里面的點點滴滴。通過這種方式來以實踐與理論精神相結合的方式,強化高職院校大學生對于先進人物正確價值觀念的認同。
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先進人物的價值觀念是具有極為豐富的調節性作用,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先進人物模范的精神特質提取,并且以各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逐步的集中運用到學生群體的精神層面上,從而形成協調一致的共同體意識。
高職院校的先進人物培育創新機制是需要針對思想意識形態方面進行培育,強化理想信念進行教育和培育,而且還應該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進行培育,強化先進人物對于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榜樣性作用。高職院校要重視先進人物的典范性作用,幫助當代高職院校大學生抵御各種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