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廣萍 廣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計劃的逐步推進,人民群眾對醫療系統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而在醫院管理體制不斷面臨變革的今天,由傳統醫院收入管理系統所帶來的經濟管理缺陷已經暴露無遺。眾所周知,醫院收入是在其進行合法經營活動中所取得的經濟收入,然而部分醫院中的工作人員任人唯親,人為造成了醫院中收入的流失,同時外漏費用現象更是屢禁不止,不但導致醫院自身無法完成資金循環,影響系統內部設備的更換,同時黑色產業的出現還致使了整個社會不公平現象的產生。為了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醫療權利,降低醫療系統的管理風險,加強對醫院收入的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所謂“醫院收入”,指的就是在醫院進行相關的醫療服務過程中取得的以金錢為主的正規經濟所得。醫院的收入情況不但體現了醫療服務水平的高低,還是維持其資金流能夠正常運轉的根本保障。然而,目前在我國,絕大部分醫院都面臨著相同的窘境,那就是當該醫院的就醫人數增加時,醫院收入反而停滯不前,長此以往,非但醫院不能夠正常運行,就連社會的基本民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因此,對我國醫院來說,加強對醫院收入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財務制度,從財務收費人員方面入手,全面改革醫療體制,核算醫療成本已經刻不容緩。
在我國醫院收入的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第一個客觀問題就是外漏費現象嚴重所導致的收入失控。在我國的醫療體系中,絕大多數管理人員都來自于各學科的醫療領頭人,這些管理人員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科研水平有余而管理經驗不足,因此對于醫院內部的收入監督十分不到位。而醫療系統內部一旦缺乏相應的財務管理標準,就會人為致使外漏費用現象嚴重,不專業的財務人員隨意進行收費,最終引發收入失控。
第二個客觀問題就是在我國醫院內沒有明確形成明確的監督管理標準,一旦缺乏明文規定,就會引起內部人員自身心態散漫,在進行業務費用的支取時往往會因為系統的審查不健全而導致大手大腳的問題發生,過量采購的藥品長期被積壓在倉庫中,最終導致醫院支出失控狀況時有發生。
在我國傳統醫院收入管理的過程中,主觀問題與客觀問題并行存在。而導致主觀問題發生的原因如下:
其一,不專業收費人員的聘用。當醫院內部就醫人次增多時,醫院管理層往往會采用臨時聘請收費員的形式來保障工作。但是個別不專業的出納人員及收費人員由于對相關醫療系統的不了解,常常會發生損毀收費報表以及多收費的情況。
其二,財會人員未能進行多方核對。醫院內部的財會人員在進行審計時,往往會因財務監管的缺失而導致賬目核對不到位。收費員、出納員以及稽核會計三方溝通存在嚴重差異,因此醫院的財務報表常常存在大量誤差。
其三,財會人員失職。眾所周知,在醫院的財務系統中,相關工作既多且雜,而財會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時往往只顧收費或是統計票據,反而忽視了對財務報表以及現金出納情況的審核。而財會人員的一時疏忽常常會導致患者所繳納款項不及時到賬,既耽誤了病患的治療,同時也影響了賬務的后續處理工作,所致使的風險十分之大。
醫院內部如何對相關藥品價格的制定和執行進行管理呢?大體可分為兩個管理方向:
其一,針對已經確定價格藥品,醫院方需根據相關部門的規定和國家所提出的相關法律規定另行設置收費標準,同時管理人員還需對藥品進行掛網與單獨定價的區分,并且分類進行說明,以供就醫人員自行選擇。
其二,對于醫院自制藥品,需由醫院方在主動進行藥監局及物價局的報告批準后,再進行售賣。
同時,為了保證醫院內藥品價格的執行情況,要求各醫院內部設置專門的物價管理員,定期抽檢醫院內所售賣的相關藥品,對所核實確定價格的藥品進行張榜公示,如若發現差錯,醫院內部通報并進行相關責任人的處理。
在如今的醫院系統中,醫療服務的收費都是通過計算機進行的。因此,就要求收費員每天在工作結束后立即進行當日財務報表的打印,并由會計人員進行現金的核查,最終交由出納人員存入銀行。從而形成財務部門內部的小型監督管理機制,這種機制的優點是,在收費以及出納環節中,當其中一方因一己之私發生資金挪用時,會立即表現在當日的財務數據中。而這種方式的好處也十分明顯,從根本上避免了財務部門監守自盜狀況的發生,當問題出現時,醫院內部應及時進行嚴肅處罰。
所謂“醫療預收款”,指的是病人在就醫過程中需首先繳納的一部分治療款項。醫院收取預收款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避免患者后續拖欠;其二,暫時緩解醫院內部資金的周轉問題。針對醫療預收款,管理人員需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同時在行業內部確立起工作標準,使醫院系統內部工作人員能夠自覺規范自身行為。
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因患者個人問題引起的退費情況,需由相關科室進行書面說明,患者憑科室工作人員簽字及醫務科簽字,憑收據單以及核算聯進行退費。該環節中相關人員必須做到誰收費誰退費,對各個流程進行嚴肅管理,避免因發票審核出現漏洞而出現問題。
醫院內部財務工作人員必須妥善保管好醫院所需的各類收入票據,相關管理人員可以具體設立票據登記薄來進行對票據的記錄與審核,票據登記薄必須將每張收據的日期、收費項目以及具體的金額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和登記,以保證所有收費票據的真實性。同時,財會人員還需要將已經使用的票據存根進行嚴格的回收,具體審核后進行歸檔處理,被作廢的票據以及患者的退費票據也應進行分類處理,避免因收據遺漏引起不必要的爭端。票據登記薄需每月一次進行復核,并由復核人員進行簽字確認。
在我國的醫療管理體系之中,有關醫院收入管理的最顯著表現就是,當日內醫療服務所引發的資金收入必須當日入賬。在傳統的醫院收入管理工作中,通常是由財會人員進行核查后,出納人員在當天及時將現金存入銀行,同時交由醫院的財務科進行統一的賬務匯總。而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這樣的操作方式因其過于落后而已被逐漸淘汰。在我國,醫院系統通常推行收費軟件入賬模式,這樣的好處是患者需繳納的押金、預收款項、治療費用等統統一覽無余,有效規避了財務人員人工記錄所帶來的問題。
要想加強對醫院收入的管理,醫院內部高層人員需從收費員方入手,全面考察臨時收費人員的資格與能力。當財會人員的選拔通過后,醫院方需向財會人員明確收費員管理制度,本文在此擬定了三條規范以供參考:
其一,針對每日所收取的長短款進行匯報。該條規范的主要目的是明確醫院收入的每日大宗往來,對于額度較大的款項需聯系上級負責人進行及時匯報,避免收費人員私自截留的狀況發生;而對于額度較低的款項,則需由收費人員自行墊付,經相關監察部門查明款項來源與流向后,再做詳細處理。
其二,加強票據審核。該條規范要求收費人員必須在每日工作結束后,對自己所負責的票據進行相應的審核和報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收費人員、出納人員和財務管理部門彼此進行監督,再由醫院方進行定期抽查,避免因其中的兩者串通而導致貪污公款和挪用資金等狀況的發生。
其三,部門不定期監督。該條規范的主要目的就是從根源上消滅財會人員私自挪用資金等問題。醫院內部各監督部門可通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收費人員進行核查,現場核驗財務報表,并交由其所在部門領導簽字確認,規范化相關流程,保證醫療系統內部資金流向的明朗。
所謂“財務多方對賬”,指的就是在醫院財務部門中,將收費人員、出納人員、總賬會計、稽核會計等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能進行分離,財會人員彼此各司其職,對賬時互相監督、彼此審核。而這種對賬方式能夠從根源上加強對醫院收入的管理,避免因人員監督不到位而產生的資金流失。
現階段,要想維持社會穩定,就必須從社會民生角度入手,而對醫療系統的監督就是其中的關鍵。因此,如何加強對醫院收入管理的規范性,維持醫院收費人員的自覺性,是新經濟時代背景之下的一個重要議題。準確解決醫院收入管理體系中現存的各種問題,全面審核醫院內醫藥價格制定的標準,嚴格監督醫院財務工作者的數據信息,制定統一的財務管理機制,全方位避免因制度漏洞和人員監管不力而造成的醫院內部合法收入流失狀況。同時,加強收入管理對維持民生論調的支持率更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保障醫院環境的健康有序,也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本建設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