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曉瑢
中華文化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其中蘊含著深厚的底蘊以及豐富的思想,對后來思想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內容也十分豐富,因此,高校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思政教育內容,并將這些思政教育內容加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體系當中,豐富思政課程的內容,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覺悟水平以及道德素養,為社會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的人才。
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與當前高校開展的思政課堂教學內容大致相符。例如艱苦奮斗的精神、救死扶傷的理念、博愛的觀念等等,都可以幫助高職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同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對于高職生的個人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1]。在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的教育,對高職生的行為品質的培養與塑造也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應當將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的融入高職的思想政治課堂教育中,通過深化教學內容的深度,提高高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從而有效地提高高職生的綜合素養。
高職生的道德修養需要在傳統文化的引導下建立起良好的人格品質,其中包括良好的行為習慣、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應當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以及思想政治水平,并不斷地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將其作為思政課教育的結合點,從而深化思政課的文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在思政課中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能夠有效地幫助高職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以及綜合素養。
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因此,高職院校內的生源多樣化,高職生的知識結構以及文化基礎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并且在其價值觀以及學習方向、學習態度上存在的差異性也較大。所以,一些學生主要注重的是對技術的學習,而對于綜合文化的學習卻有所輕視,從而導致其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知識缺乏,并且表現出對傳統文化的漠視以及冷淡。縱觀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開展的傳統文化學習,其主要目的是在考試當中獲取優異的成績以及必要的學分,對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民俗習慣以及歷史節日文化遺產等熱愛程度不高,卻更傾向于娛樂雜志、言情小說等快餐式文化。相對于民俗節假日來說,他們更加崇尚西方的情人節、元旦節等[2]。再加上受到信息化時代的多媒體沖擊,高職生所接收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甚至出現了“崇洋媚外”的現象,從而導致部分高職院校生在面對民族情感以及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出現了問題,甚至缺乏集體榮譽感,傳統的道德觀念意識淺,但缺乏誠信等。這些可以體現在部分高職生的不良的行為上,如在公共場合抽煙、大聲喧嘩、肆意損害公共財產、面對人際交往上自私自利、互猜互濟、甚至有校園欺凌事件等,甚至表現出一些不誠信的行為,例如考試作弊、論文作假等,這些不良的行為有悖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必須要在高職的思想教育中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中的思想道德觀念,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良好的行為品質以及道德風貌。
首先,由于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沒有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從而導致高職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出現了缺失。高職的教育主要導向是實現學生的良好就業,所以其辦學目標定位是培養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的工作者以及管理者,但在開展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往往失之偏頗,一味地追求職業技能,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從而導致學生的思想道德認知上也出現了重視職業技能輕視綜合素質的現象。即使學校開展了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也只是簡單的進行說教,卻不能充分展現其中的豐富的內涵,從而導致教學過于的形式化,無法真正的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其次,由于院校的課程開設配置的問題,導致學生難以實現傳統文化的學習。當前部分院校并沒有開設專門的傳統文化課程,即使開設了傳統文化的教育課程,也只是以講座或者選修課來開展教育,并且課程被壓縮的情況嚴重。再加上師資力量的缺乏,大多數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是兼職工作,所以,對傳統文化的探究并沒有深入的開展。此外,當前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過于陳舊,不能夠適應當代的高職院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傳統文化培養等目標,即使其中涉及了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也過于零散,進而導致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中的傳統文化教學效率低下。
最后,由于網絡時代下信息的多元化,使高職院校學生的價值觀念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部分學生心中的實用主義根深蒂固,其學習的主要動力是為了將來的生存以及就業卻難以考慮到日后的長久發展。再加上部分學生的自控力不強,難以在課余時間來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及綜合素養,而是將大把的課余時間浪費在了玩樂上[3]。因此,學校務必要重視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從而提高高職生的思想道德意識,以及遠見能力為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做出努力。
在高校課堂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幫助學生接受更多的新鮮事物,也能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素質。傳統文化將中華民族的崇高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沉淀了下來。中國傳統文化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構建了成熟的道德體系、豐富的倫理體系、情感觀念以及行為標準?!白詮姴幌ⅰ钡膴^勇拼搏精神,“厚德載物”的寬容精神,“天下為公”的無私奉獻精神等,都是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體現,對培養高職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境界、建立健全的人格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無數文學著作,這些文化遺產都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秀教學資源,在開展高校思政課堂教育時要充分利用。
第一,學??梢酝ㄟ^開設優秀傳統文化的選修課,并設置相應的學分來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育部門也要注重傳統文化課程教材的編寫,通過更加系統化的課程編排來提高傳統文化課程的教育作用[4]。第二,學??梢蚤_展傳統文化的主題講座,從而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有條件的高??梢匝堃恍┓俏镔|文化遺產的繼承者,對學生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從而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繼承氛圍來提高高職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以及理解,從而理解其所承擔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責任。第三,要將傳統文化當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加入到教學中,在思政課程的教學中,通過運用傳統文化當中的教育素材,優化豐富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內容,來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課程培養的豐富度,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優秀傳統文化,并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
對大部分高職生來說,其判斷力以及正確的認知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所以環境對高職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注重建立良好的高校學習氛圍,從而對大學生的思想以及品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5]。學??梢栽谛@內設置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的宣傳海報、公示墻等,讓學生走在校園的路上就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還可以在學校的宣傳欄內加入中國英雄人物的簡介,通過介紹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來凸顯其榜樣作用,從而促使學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此外,學校也可以在校園內添加文化背景墻,讓學生進行宣傳欄的內容填寫,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加入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來提高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度,并將這些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內容傳遞給其他學生。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加入到校園中,能夠實現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以及思想道德的提升,從而實現高職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將優秀傳統文化引入大學高校思政課堂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高職院校、教育部門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協同配合,以提高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堂教育質量以及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把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思政課堂教育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以及文化認同,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從而實現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