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劉 波
汽車故障診斷技術課程是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開設的專業核心課程,面向汽車綜合故障診斷(如4S店機電維修)工作崗位,培養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綜合故障并排除故障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人才。教學中主要針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及崗位技能進行教育,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明顯弱化,不能滿足學生全面的發展需求,無法實現立德教育的根本任務。
在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職業教育不再單單是對學生的崗位技能進行教育,而是將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及學生的綜合素養相結合。由于傳統的教育模式無法滿足綜合培養的要求,建立新型的課程體系已迫在眉睫。職業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所授課程體系中需涵蓋人文、科學、健康、責任、創新等多方面因素,這些因素與汽車故障診斷技術課程教學相關內容有著天然的聯系,載體就是知識的思政點。通過對本專業的崗位需求和汽車故障診斷技術專業的課程標準的研究,深入發掘課程內容思政點,將思政元素有機地融入到故障診斷課程中,能有效地解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根據汽車故障診斷技術課程的特點,通過強化政治導向、人文情懷、科學素養及工匠精神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人員。
(1)課程目標。學生能夠運用診斷思維、診斷方法對汽車故障進行分析實踐,汽車故障診斷技術課程要求學生能依據故障現象分析故障形成的原因,正確地判斷故障點,準確地排除故障。
(2)課程思政育人目標。基于崗位需求,在汽車故障診斷技術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全程融入尊師重教、勞動意識、安全意識、團隊合作、工匠精神等職業素養,同時根據課程內容特點將實事求是、擔當意識、大局意識、規矩意識、維護意識等思政元素融入課程,使課程與思政緊密結合,培養出愛國愛黨、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的汽車檢測維修技術人員。具體做法如下。
(1)故障診斷基礎模塊。學生通過該模塊學習,掌握汽車故障診斷中相關的設備使用、工具使用、量具使用,同時也了解了本課程所對應的崗位職業要求。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相關操作規范、操作安全及禮儀的要求,同時讓學生學習7S的要求。在實踐操作中,應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信用及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將操作安全、操作規范、作業要求等貫穿于整個課堂,并將這些元素點設計對應分值,提高學生積極性。
(2)汽車電路分析模塊。汽車電控系統越來越復雜,電子電路故障較為復雜。因此要準確地找到故障部位,判斷出故障原因,必須熟讀汽車的電路,能根據電路圖對相關模塊進行簡化。所以在講述此模塊時可以融入習近平所講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思政元素,使學生了解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哲理,明白后期要取得良好的發展,必須打下堅實的基礎。
(3)發動機故障診斷模塊。作為汽車的動力源,發動機的作用極為重要,它的結構也很復雜,會出現多種故障原因。因此對于本模塊的診斷需要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在講述發動機模塊課程時,采用以任務驅動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結合大國工匠的案例,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精益求精、不怕吃苦的工匠精神。
(4)燈光系統故障診斷模塊。燈光系統對汽車行駛安全非常重要,出現故障排查較麻煩。在教學中,采用熔絲熔斷的案例結合犧牲小我,保護大局的思政元素,培養學生大局觀意識。
(5)舒適系統故障診斷模塊。汽車的配置越來越高,車上運用了各種先進的智能化模塊。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常滯后于科技的發展。因此在模塊中采用最新的舒適模塊的科技產品為教學案例,結合與時俱進的思政元素,培養學生不斷創新,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
(6)轉向系統故障診斷模塊。汽車轉向系統直接影響行駛安全性、操控性。出現故障的原因及現象較多,以轉向時異響、不足、過多最為常見。無論是哪種故障均會導致汽車不能沿原有路線行駛,因此在本模塊教學中采用轉向故障案例,結合“道路自信”的思政元素,使學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跑偏。
(7)制動系統故障診斷模塊。制動系影響汽車的行駛及人身安全。在此模塊教學中,采用制動系故障所導致的人車事故案例,結合無規矩不成方圓的思政元素,培養學生要有敬畏之心,工作中應講規矩、守規矩。
(8)行駛系統故障診斷模塊。輪胎的損壞是行駛系中最為常見的故障,更換輪胎時特別強調螺栓的拆裝順序及安裝力矩。在講述此模塊知識時,采用輪胎拆裝的案例,結合小螺釘精神、精益求精等思政元素,使學生明白在任何一個組織中都應做好自己的工作,這個組織才能安全地運行,培養學生具有堅定信念和艱苦奮斗的工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