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舒雅 武漢體育學院
體育中考從正式實施開始,其本質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利用體育考試這個媒介督促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體育在社會上的地位。然而,把體育和升學考試結合起來時,考試的不公平性也開始出現了,這種不公平影響著學生的學業以及未來,體育中考的最初的目的也沒有辦法得到更有效的呈現。近年來,針對這種不公平,國家和社會做出了努力。在公平的考試環境下,學生的積極性也自然能調動起來,公平也成了當前體育中考的新形勢。
學校體育一直資源分配不均衡的情況,導致城市學校和鄉村學校差距明顯。由于鄉村學校資源配備不足,導致學生在鍛煉時沒有更好的條件。2012年,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要均衡配置辦學資源,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這一舉措,使原本資源不充足的學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也推進了學校體育的均衡發展,體育中考也迎來了新形勢。
在考試項目上,考試項目是學生進行考試的途徑,考試項目設置的是否合理對體育中考的公平公正至關重要。以江蘇省為例,江蘇省的體育中考項目設置成必考項和選考項,選考項目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意愿,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使體育中考往優質的方向發展。
由于體育運動以消耗體力為特點,所以對于部分人來說,它是一項在心里感覺很重要,但很少會真正付諸實踐的項目。體育中考這種“強制”學生運動的做法,在一定層面上,提高了學生運動的積極性,從而也促進了學校體育的發展。
體育教師在學校體育教育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在學校體育的發展中,體育老師的作用功不可沒。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實施者,體育教師素質的高低和數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體育未來的發展。因為體育中考涉及升學率,所以學校開始逐步重視體育課和體育教師,體育教師的地位也有所上升。體育教師的門檻被拔高,開始重視對體育老師專業素質的考察,體育教師的數量更加充足,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對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學校體育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學校硬件設施包含體育教學的場地和器材,場地器材是有效進行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重要物質因素,如果學校體育教育脫離了硬件設施的幫助,那么體育教學將無法有效開展。在體育中考實施以后,尤其是近年來各種政策文件的支持,國家開始重視學校體育,開始加大對學校體育場地和器材的投入,重視學生體育考試的成績和學生的體育運動的鍛煉。現在,政府拿出部分資金改善學校體育設施的條件,學校體育設施因為被加大投入,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得到充分提高,學校體育也得到了發展。
由于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傳統觀念的影響,學校、家長包括學生自己一直把語文、數學、英語作為重要學科,認為學生現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主科”內容,只有主科的成績好才是好學生,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長間或是同學間,相比較的都是語文或數學成績考多少分,因此人們花費了大部分的時間在這些學科上面,體育作為一門“副科”,自然而然受到了排擠,“體育老師生病”的現象也經常出現,應試化現象在語文、數學這些“主科”中成了理所當然。然而在體育中考實施以來,特別是在近年來一些省份加大體育中考比值后,人們對體育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應試化現象更加嚴重。體育教師對考試又敬又怕,因為學生的體育考試成績跟教師的利益和顏面直接相關,所以在平時的體育課上對學生進行“放羊式”教學,一旦臨近考試,體育教師為了提高學生成績,對學生進行突擊訓練,反復練習考試項目,考試考什么,學生就練什么,完全不顧學生未來的發展,不考慮終身體育。因此,體育中考應試化這種現象一直得不到改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校體育的發展推進。
當前的體育主流更是注重體育活動形式的多樣化。然而,體育中考這種升學考試規定了考試的具體項目,在這樣的強制規定考試項目下,學生沒有辦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特長,也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再加上學校在意升學率,家長在意考試分數,因此在課上,體育老師會反復安排考試項目作為體育課的上課內容,在課下,家長會給孩子報培訓機構。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孩子的興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體育中考是學生的升學考試,關系到體育教學質量的評定,關系到學生的升學率,因此公平公正對于體育中考來說是特別重要的。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體育中考的公平公正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首先,由于城鄉差距明顯,使得城市孩子和鄉村孩子在平時的訓練效果中相差甚遠。眾所周知,體育教師的專業程度以及學校的體育設施對于學生的成績具有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的不專業性以及器材配置的不科學性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成績;其次,在考試過程中,由于監督不完善,所以家長們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往往利用金錢、權利進行賄賂,弄虛作假。可見體育中考的公平性無法確定,這樣一種考試實施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體育考試應試化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人們對于體育的重視程度不足,以及利益的沖突。因此,要想解決這樣的問題,應該樹立對體育中考的正確認識,明確體育中考的目的,只有在人們心中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體育中考的地位才能得到提升,學校體育也會有所發展。具體來說,首先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向社會、學校以及家長宣傳目前國家對體育的重視程度和認真學習、參與體育課程對于孩子的重要性,身體健康是根本,體育學習并不會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其次,應該從教師層面進行改變,要想樹立老師的正確觀念,應該完善體育教師的薪酬制度,體育老師對孩子的用心程度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跟利益相關,在考試之前進行突擊訓練的原因是想要取得好的成績,這樣的話,自己的報酬也會隨之變多,這樣的情況自然而然是應試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建議可以把學生的平時成績和老師的薪酬相關,用這樣的方式去改善體育教師的觀念,促進體育中考的順利開展。
要強調學生的個性化自然是要與素質教育相掛鉤的,體育中考的成績固然很重要,但歸根結底,體育中考的目的還是想要增強學生體質,因此在平時的體育課中,應避免“放羊式”教學,在體育教學內容中,不僅要包含基本身體素質,還應該包含不同項目的運動技能教學以及體育健康知識等。可以額外設立體育社團,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等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項目,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會被大大激發,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目標也會實現。另外也可以開展素質拓展課程,把游戲和身體素質相互融合,使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目前,體育中考的成績靠集體的考試獲得。這種評價方式很有可能存在不公平的問題,因此要保障體育考試的公平公正,應該建立多元的評價方式與手段。具體來看,首先應該在考試中增加過程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強調學生平時在體育課中的課堂表現、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到課情況。在體育中考中,最終的考試成績應該把過程性評價和最終在考場上的成績相結合,把平時成績占比設置為40%,最終考試成績占比設置為60%,這種多元的方式既對學生的素質進行總體全面的考察,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場作弊的情況。其次,應該在體育升學考試中增加對運動技能的評價,運動技能能夠最直觀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建議在符合《國家體質健康標準》的前提下對學生的運動技能進行考察,設置參加體育競賽獎分制,根據學生的參加體育競賽級別的大小以及獲得名詞的前后,給予不同分制的獎勵。
隨著社會的發展,體育中考又因改革被提到“風口浪尖”,提高體育分值,討論體育中考,反映了體育的重要地位,體育也被更多的人重視。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真正貫徹健康第一的理念,促進青少年的健康發展,還是要從學校體育教育入手,而學校體育教育質量的好壞用體育考試來測試是更為直觀的。雖然目前體育中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但總體來說仍然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