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哲 江蘇省寶應縣寶楠國際學校
新課改的提出越來越把素質教育提上了國民教育的日程。而通過探究分析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具體的可實施性的教學方法,能夠起到鍛煉學生的身體,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積極作用。同時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的理念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在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并將各項運動應用于生活實踐,起到鍛煉身體的積極作用。
由于現階段家長和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科知識的學習,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的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往往較為單一并以讓學生自由活動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夠起到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運動項目,鍛煉學生的身體的積極作用。反而能夠起到消磨學生的意志,不利于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的作用。再加上體育課堂本身就少之又少的實際現狀,導致學生對體育以及體育項目的了解不夠充分且很難調動起學習興趣。
在體育課堂的教學方法上,教師往往采用給學生講述相關的體育項目的比賽規則,后期讓學生通過訓練來鞏固和加強。這樣的方法雖然能夠起到鞏固學生掌握相關項目的積極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復的訓練,往往能夠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體育本身作為一門以放松心情和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為主的學科,并不能夠起到緩解學生的學業緊張壓力,培養學生的業余愛好的積極作用。
受到體育課堂課時的限制,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往往一味的追求教學速度,而忽視了學生對相應的體育項目的了解和認識,忽視了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結合。這在一定程度上往往會導致學生了解相應的比賽規則和比賽時的技巧卻不會運球、打球。在實際的操作中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樣脫離實踐的教學方法,往往不利于培養學生在體育方面綜合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
為了緩解小學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學習壓力。教師在實際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創新相關的教學活動的方式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置相關的娛樂性的體育比賽,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比賽的過程中,學會了解和認識到相關體育項目的比賽要求,學會在活動中感受到體育的快樂進而提升自己的體育學習興趣。可以通過開展個人賽和團體賽兩種方式,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比賽的過程中樹立起團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體精神。也可以通過開展個性化的放松式游戲設計,將游戲技巧與體育項目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籃球的相關知識時,由于學生本身就對籃球的認識程度就比較深,同時,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講,籃球已經成了自己的一個業余愛好。因此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入個人籃球賽和團體籃球賽兩種方式,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學會了解到團體賽和個人賽的比賽規則的不同。并學會感悟到團體協作意識在團體賽中的重要作用。在具體的籃球比賽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還可以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來設計多種形式的籃球活動。通過籃球海報的制作、籃球規則的修改以及籃球項目的創意設計等各種方式來吸引更多的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籃球比賽中來。借助于這種方式,既能夠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到籃球比賽,也能夠讓本不擅長籃球這項運動的學生通過參與到項目的策劃和設計中來了解和提高對籃球賽的興趣和愛好。又如:教師在進行足球比賽的知識講解時,可以通過給學生創新足球過障礙以及根據足球的滾動路線來按指令踢球等各種活動來激發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足球中來。在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中,教師應當緊密的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來展開具體的教學項目的實際探索。在進行足球運動的創意環節設計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足球的外形來展開自己的想象設計不同的物品,并通過說出自己的設計意圖和創意點來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通過結合學生的方法來進行具體的創新活動的教學,能夠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發展特點的體育課堂教學。針對學生的實際現狀來創新教學方式和活動,也能夠有效地起到調動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體育競技精神的積極作用。
學生是發展的主體,要想真正的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要不斷創新學習方法。通過各種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的引入,來引導學生學會了解和認識更多的體育項目,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通過改變原有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并借助于多媒體放映以及與其他學校聯合等各種方式來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多種體育運動來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和方法。從而起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對體育項目的熱愛的積極作用。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跳繩這項運動時,由于學生本身對跳繩足夠熟悉,因此,教師可以把講解的重點放在如何輕松的跳繩上。通過借助于多媒體放映相關的跳繩視頻,讓學生觀察視頻中的人的動作以及跳繩的規范性,借此來引導學生總結出如何簡單輕松地完成跳繩這項運動的規律和方法。在進行視頻觀察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進行適度的實體操練和講解,通過讓學生在反復訓練的過程中來鞏固已有的知識和跳繩技巧。從學會簡單的跳繩入手,逐步的引導學生學會花式跳繩以及倒跳等,借助于各種多姿多彩的動作以及跳繩方法的實踐,引導學生從多樣的花式跳繩中了解到我國的跳繩這一運動項目的更多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實際的學習技巧。又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打排球時應采用稍蹲姿勢,上體稍微抬起,上體挺直,昂首挺直,雙手自然抬起等各種打球的基本規范姿勢時。可以結合著中國女排的實戰操練來進行具體的規范動作的講解。在進行排球的換位規則的具體講解中,可以結合相關的動畫設置來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更多的排球比賽規則和換位技巧。通過結合女排的成功與失敗的對戰經過,來引導學生學會認識和了解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以及唯有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才能真正的起到鞏固理論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樹立勝不驕、敗不餒的積極思想。在具體的內容講解中,通過創新原有的教學方法,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具體的體育項目的講解。能夠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體育課堂的過程中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對成功的積極影響。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磨練體魄,鍛煉意志。
在實際的體育課堂的教學中,通過將實踐與學生的理論知識結合在一起,既能夠起到鞏固學生了解體育項目的積極作用,也能夠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發現更多的問題并解決問題,進一步的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意識和活力,培養學生體育思維等各項能力的綜合發展。與此同時,通過將更多的實踐引入到體育課堂教學,能夠充分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來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借助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例如:為了讓學生了解到奧運會中競走這項運動項目與生活中的快走的區別,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先通過給學生觀看競走和快走的對比視頻,引導學生在觀察視頻的過程中,學會思考競走和快走的區別。通過總結和認識來在實際的實踐中了解和認識競走的難點。通過將學生畫成兩個不同的小組來展開快走和競走項目的對比練習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和實際的感知來認識到競走這項運動。在進行這項運動的,前期指導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的練習髖關節的扭動以及腰部力量,通過反復的多次訓練和專業的指導來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學生的體育訓練意識。又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訓練蹲踞式跳遠時,由于該項運動需要有動作的協調力和正確的發力支點的指導。而學生很難通過教師簡單的動作示范來了解和認識到動作的要領和規范之處。因此,這就需要學生通過借助于多媒體來觀看和了解蹲踞式跳遠的具體要點,并通過觀察學生的多個角度的動作以及多次反復訓練來抓住動作的要領和關鍵。在進行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慢放鏡頭和靜止畫面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在多次實踐的過程中了解理論知識,能夠有效的起到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的積極作用。借助于這樣的方式學生也能夠在反復實踐的過程中了解和認識到更多的體育項目。
總而言之,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在小學體育課堂的實際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學生通過反復的實踐既能夠起到熟能生巧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后期各項能力的發展也起著積極主動的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