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坤
(山東省壽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山東濰坊 262700)
豬病是制約養豬業發展、影響畜牧產品質量的重要原因,但是在當前復雜的生產供應鏈條情況下,豬病感染日益復雜,僅通過免疫注射治療方法,并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核酸檢測應用在豬病檢測當中,可以提高病毒檢測的對應性,從而開展有效的治療,促進現代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但從目前各供應鏈核酸檢測的實際情況來看,豬病檢測仍然存在一些較為典型的問題。
由于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每年各生豬供應鏈都會組織兩次以上的集中核酸檢測,以防控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豬傳染性胃炎病毒、豬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博卡病毒等較為嚴重的豬流行。并通過核酸檢測,可以有效地對病毒感染的情況進行對應的分析。然而,在實際檢測開展的過程當中,很多防疫工作都是被動開展的,養豬場戶不能夠主動的對生豬養殖進行核酸檢測。部分管理人員也存在一定的思想誤區,認為只要把疫苗打過一遍,就不會得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疾病,或者認為免疫的疫苗打得越多越好,越貴越好。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生豬養殖戶對病毒注射疫苗以及核酸檢測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認為國家免費進行的核酸檢測只是走過場,只有自己花錢買進口藥,做進口核酸檢測,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有一些養殖戶在核酸檢測之后,并沒有依照結果對生豬進行免疫治療,而是成倍加大劑量注射免疫類藥物,這使得整體防疫效果受到了負面的影響。
一方面,一些生豬養殖場免疫程序不夠合理,并沒有根據核酸檢測的結果,注射相應的疫苗,同時,一頭豬從出生到出欄,如果全部注射核酸檢測所指導下的疫苗,那么基本上沒有空閑的時間。一些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會對其他疫苗產生間接的免疫抑制作用,因而也會影響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這就表明生豬養殖疾病檢測當中應按照核酸檢測的相應指導來注射抗病毒類的疫苗,但是當前的注射程序并沒有根據這一指導結果進行。另一方面,一些生豬養殖人員僅僅是在疾病發生后才開始做核酸檢測,而沒有一個前瞻性的免疫程序,以及免疫分析都不夠明顯,大部分養豬場戶,尤其是中小型的養豬散戶,沒有意識到核酸檢測對于免疫效果的重要性,認為只要免疫期過了,就不會得這種病了,而不會主動地參與到核酸檢測的過程當中,檢測采血時甚至出現不配合的情況,認為自己的豬檢不檢測不重要,只要不生病就可以,這種錯誤的認知影響了實際的管理。
開展核酸檢測本質上是有效識別生豬感染的病毒、全面了解目前流行性豬病的原因,對于病毒臨床樣品、試劑定購、試驗儀器、基礎探針設計以及質粒構建要求都非常高,但是目前一些衛生防疫站所采取的核酸檢測方法特異性、敏感性不足,重復性不足,臨床樣品的檢測標準性不足,這就影響了后期的管理有效性。由于一些基層地區條件比較有限,養豬農戶不能夠及時通過核酸檢測的方法確診疫情,養豬戶和獸醫人員都是對癥下藥,來回輪換不同的藥物,并沒有根據核酸檢測的結果重視消滅病毒的源頭,尤其是沒有執行嚴格的消毒制度,在消毒用品的選擇上,也是比較盲目的。想起來就消毒一次,想不起來就不消毒,并沒有形成常態化的消毒管理制度的建設。對于一些病死豬、也沒有開展嚴格的無害化處理,大量的死豬在死亡之后被偷偷轉賣掉,整個供應鏈都會受到污染,造成了大面積的安全隱患和經濟損失。
1)在目前的管理過程當中,要嚴把種豬引進關,通過核酸檢測,對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病、口蹄疫病、圓環病毒以及豬變異毒株進行科學的檢測,同時還要應用核酸檢測方法,識別豬病毒性腹瀉的原因,區別豬傳染性胃炎病毒、豬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博卡病毒等。通過購買核酸試劑和引進相關的實驗儀器進行基因片段的質粒構建篩選,達到預擴增目的片段識別的效果,從而提高核酸檢測在生豬供應鏈管理當中的指導價值。只有經過核酸檢測證明,不攜帶病毒的生豬才能夠被引進到養豬場當中。除此之外,沒有經過核酸檢測的種豬不能夠被引進養殖場。
2)在管理的過程當中應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的有關規定,對生豬進行免疫檢測,開展系統化的核酸檢測分析,在嚴格管理和多人監督的狀態之下,登記核酸檢測的相關結果。引進種豬之后,還要對種豬進行隔離觀察,一般來說,要遵循14d 的醫學隔離觀察期,只有不發病之后才能夠將種豬引入到生豬養殖場,觀察種豬的生長情況。
3)在生豬養殖的過程當中,也要定期進行核酸檢測,提高品種的抗病能力,從目前獲得的調查數據顯示,農村散戶是養的商品豬,95%以上是外三元雜交商品,豬生長期短生長速度快,單位出欄率高,瘦肉率高,但是這種豬最大的弱點就是抗病能力差,因而在目前生豬養殖的過程當中,應嚴格執行核酸檢測的相應要求,使商品豬的抗病能力不斷的提高,以適應現代的物流管理。
首先,在核酸檢測標準化建設上,要加強對所有人員的宣傳,通過教育和引導,使生豬養殖人員、獸醫工作人員以及防疫站的衛生防疫人員建立標準化的科學核酸檢測意識。通過免疫工作,降低生豬養殖過程當中的疾病損失,加快規模化養豬進程。大部分農村散戶養殖條件較差,沒有相應的物力、財力和人力進行定期的核酸檢測,在這樣的地區開展核酸檢測成本也較高,因此,在未來建設上,要始終應用規模化養殖,帶動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發展,完善消毒隔離措施,做好核酸檢測的對應標準化管理。
其次,在管理上還要加強對于生豬養殖相應人員的教育,包括農戶的教育、衛生防疫站工作人員的教育以及獸醫人員的教育,使其了解標準化核酸檢測流程的應用方法,注意通過特異性試驗、靈敏性試驗、重復性試驗等,對于購買的核酸檢測試劑和試驗儀器以及病毒及臨床樣品進行標準化分析,有效識別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傳染性胃炎病毒、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和博卡病毒之間的核酸區別,提高實際的養豬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核酸檢測在豬病檢測當中具有重要的價值,未來應大面積推廣以提高供應鏈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