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無規定馬屬動物疫病區管理中心 廣州 510900)
2019 年在我國新疆首次暴發牛結節性皮膚病,牛結節性皮膚病又被稱為牛結節疹病,是由結節性皮膚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或者是亞急性疾病,這種疾病的最大特點就是局部出現皮膚水腫的現象,并且還會直接形成堅硬的結節,有的結節甚至會發生潰瘍和化膿的現象。世界衛生組織將該病列為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會給牛只的正常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還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牛結節性皮膚病也被稱為是牛皮膚疙瘩病,是急性或者亞急性的傳染疾病,這種病毒對于外界的物理環境有著比較強的抵抗能力,pH 在6.6~8.6 之間可以長期的存活,在干燥的痂皮中可以存活1 個月以上的時間,在-80℃環境中保存病變的皮膚結節或者在組織培養液當中保存甚至可以存活10 年以上。牛結節性皮膚病的自然宿主主要就是牛,各種品種的牛只都比較易感,其他的羊、鹿和兔等也有可能被感染。一般來說,患病的牛只為主要的傳染源,病毒會存在于患病牛只的皮膚結節、肌肉和血液以及分泌物當中,即便是恢復之后也會帶毒一段時間。牛結節性皮膚病主要是通過節肢性動物進行傳播,可通過飲水和飼料進行直接的傳播,且發病具有一定的季節性[1]。
在該病發病的初期,主要的表現就是發熱和流涕等現象,有時候還會出現跛行,在一周之后還會發生皮膚的病變現象,還會出現丘疹和結節,同時還會伴隨著淋巴結腫大的現象。病變的皮膚位置會呈現出局部病灶或者全身性病灶的現象,界限的表現也比較分明,會表現為平滑的硬性結節,直徑甚至可以達到5cm。主要的病變部位一般是胸部、頸部和背部以及四肢的部位,會陰和乳房的皮膚上也會存在。對于部分嚴重病例來說,鼻腔和鼻甲骨也會發生一定的病變。病變的部位一般都會出現潰瘍的現象,并且愈合的速度也比較緩慢,部分病例會持續數月到數年,多數情況會出現病變部位壞死的現象。
對于患病的牛只進行剖檢之后可以看出,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黏膜都出現明顯的病變。通常來說在結節部位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炎癥性反應,皮下組織和黏膜下的組織會出現漿液性和出血性的滲出液,一般都會呈現出紅色或者黃色的表現狀態。皮膚在最初階段主要的病變就是水腫和表皮增生的現象,隨之就會出現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真皮和皮下組織的血管和淋巴管會形成栓塞的現象,繼而表現出血管炎、淋巴管炎,血管周圍的細胞還會出現聚集的現象,形成套裝現象。另外,因為深處的淋巴液出現了聚集的現象,還會引發皮炎和淋巴炎,會給淋巴結造成一定的感染,造成淋巴液的回流,進而引發牛只的跛行[2]。
牛結節性皮膚病會導致牛只出現皮膚結節的現象,主要的易感動物為牛只,發病率在5%~45%之間,死亡率一般比較低,一旦發病比較容易導致生產性能的下降,也會影響到泌乳牛的泌乳量,皮張也無法得到很好的使用。該病主要是通過蟲媒傳播,會給養殖戶帶來比較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對該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進行關注,做到早發現、早確診和早處置,避免出現疫情的擴散,進一步的保證牛養殖產業的健康性發展。
養殖場中一旦出現疑似患病的牛只,需要對該牛只進行及時的隔離處理,對病牛和同群牛的移動進行限制,同時還要對相關物品和飼料的移動進行限制。對于養殖場所要進行徹底的清洗和消毒,一般是使用漂白粉對牛床進行消毒處理,使用過氧乙酸對牛體進行消毒。此外,還要在牛舍中放置滅蠅靈,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蚊蟲消滅工作的效果。
對于患病牛只一般是采用對癥下藥的方式進行治療:對于病牛體表皮膚結痂和結節的部位使用碘甘油等消毒防腐藥涂抹,以加快結痂過程。對于體溫比較高并且具有疼痛感的,一般是采用肌肉注射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有潰爛現象的一般采用頭孢噻呋鈉進行注射;對于患病牛只的眼部來說,一般是采用環丙沙星溶液進行2~3 次的沖洗。在對癥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共用針頭,還要配合藥浴進行治療,避免出現交叉性感染。對于沒有發病的同群牛只主要是采用緊急免疫的方式進行處理。
對于牛結節性皮膚病的預防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時做好疫苗接種,尤其是對于高風險地區的牛群來說更是如此,要提前的做好疫苗的免疫預防控制。有效的疫苗免疫一般可以在接種之后的28d 產生重要的保護性作用。疫情所在縣和相鄰縣可采用國家批準的山羊痘疫苗(按照山羊的5 倍劑量),對全部牛只進行緊急免疫。
確診疫病之后要對死亡的病牛進行及時的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各地要嚴格按照農村部和相關部門要求的政策和措施來進行處理。對于同群的牛只要進行臨床的監視管理,對養殖場的環境要進行徹底的清洗和消殺處理。在無害化處置之后的1 個月之內要限制同群牛的移動,禁止疫情地區的活牛調出,強化流行病學的調查,及時做好隱患的消除??傮w來說,從源頭開始做好管理,切斷傳播的突進,可以避免造成較大的損失。
在全國范圍內強化牛結節性皮膚病基本知識的宣傳,對各地的防控意識進行強化。在當今時代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可以借助微信、微博和抖音等新媒體方式配合傳統媒體來強化宣傳的力度,進一步的做好牛結節性皮膚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效果。要將宣傳重點放在養殖戶、經營者和屠宰等相關人員身上,增強自主防范的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的疫病綜合防治意識。
要對區域養殖場的生物安全水平建設進行關注,鼓勵有條件的養殖場和企業建立起無疫情小區,并且要由相關部門來進行技術的指導和培訓,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強化生物安全防范的水平。對于養殖主體來說,要對養殖場所和環境進行清洗和消毒,尤其是對比較容易污染到的動物產品來說,都需要進行徹底的消毒處理。
綜上所述,大規模牛結節性皮膚病會給養牛業帶來極大的危害,不僅會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影響到牛群的正常生長,還會影響到當地經濟水平的提升。牛結節性皮膚病作為一種傳染病,需要從多方面認識到其危害性,做好預防和治療控制,避免造成大規模的疫病傳播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