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水 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溜濱中心小學
2018年9月教育部發布的首份《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中的數據,學生肥胖、近視和睡眠不足問題也是較為突出[1],因此我國兒童青少年的體質還需再提升。健康體適能這種以學生體育技能為主,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要任務的練習方式,在這特定時代背景中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
2020年9月,筆者申請的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健康體適能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研究》得以立項,很快筆者就組成課題組,帶領課題組成員開始兩年的研究征程。2020年秋季至今,組織成員到各鄉鎮“送教、送研”,共進行了12場53節的公開課和講座,均是以《健康體適能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研究》為主題的晉江市級教研活動,探究了將8分鐘的體適能練習融入體育課堂的策略,研究了健康體適能融入大課間的策略及健康體適能的作業布置的策略,成果得到各界人士的認可與推廣。
在《體育與健康》指導用書中,每一個教學內容都有它對應的教學目標,指導著教師更科學的教學,因此體育課的健康體適能練習內容的設計要依據教材的教學目標而定。例如水平三武術的教材內容,其體能方面的教學目標是通過練習來發展柔韌、靈敏、速度、協調等素質,增強肌肉、韌帶的伸展性和彈性,加大關節活動的靈活性和幅度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呼吸、內臟器官的功能。因此在水平三武術課的體適能練習內容就要根據教材的教學目標去設計,使教學內容的價值達到最大化,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健康體適能的提升。
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期,青少年身體素質發育敏感期是指青少年各種身體素質自己發展的敏感期[2],在這段時期有針對性練習,所對應的身體素質能力發展將會相對迅速。如小學生的柔韌性發展敏感期是一至三年級,平衡性是一、二年級,速度是一至六年級,靈敏性是三到五年級、協調性是三到六年級,耐力是五、六年級,力量是五、六年級,因此各年級健康體適能練習的設計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促進其期間身體素質能力能夠迅速發展。
健康體適能的內容設計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運動水平都存在著差異,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例如俯臥撐動作,可設計成跪姿俯臥撐、俯臥撐的兩種不同難度動作,讓學生可根據自身的運動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體適能練習動作,這樣就能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加入健康體適能的練習中來。
過于機械重復、枯燥乏味的健康體適能練習會降低學生的練習興趣,小學生的性格活潑好動,要抓住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趣味性、娛樂性的健康體適能作業內容,讓學生在鍛煉中感受到體育樂趣,從而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才能使鍛煉持之以恒,可以從情境、游戲等形式進行健康體適能教學。例如在筆者組織的《健康體適能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研究》研討活動的水平二(四年級)《上步投擲壘球》一課中,執教老師首先通過《長津湖》電影引出抗美援朝,讓學生乘坐時光機同英雄前輩們一起抗戰,通過此情境學習上步投擲壘球,在健康體適能訓練時,設計通過穿越陣地躲過敵人埋伏后匍匐前進炸毀敵人指揮所的情境比賽式,使健康體適能的練習更有趣味,幫助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實現快樂體育。同時通過情景來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的意志品質,及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堅忍不拔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每個學生的需求、喜好各有不同,單種類型的健康體適能操并不能滿足學生,因此要深入了解學生的需要,再去創編學生喜歡的健康體適能大課間操,才能促進其更好的推廣。例如筆者學校根據學生的喜好需求,創編的跳短繩心肺耐力素質練習操,平衡素質練習操,力量練習啞鈴操,兔子舞、鬼步舞協調性練習操,敏捷性練習繩梯操等,再合理安排到每天的大課間活動中。健康體適能大課間操類型多樣又有趣,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健康體適能上得到提升,有效地促提高的學生大課間活動興趣。
健康體適能鍛煉中可以不斷提升小學生健康身體素質,而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實施者,自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了健康體適能在學校大課間的發展,因此要加強教師的健康體適能專業的培訓,提高學校體育教師的知識與技能,并且多鼓勵與支持體育教師之間的交流,提高學校師資隊伍的素質。在大課間教學中,教師要把動作做標準,同時可以將健康體適能操中不同編排動作的功能傳播給學生,讓學生更了解健康體能融入大課間對自己體質提升的功能原理,使學生更接受、喜愛上健康體適能大課間。
健康體適能操要在大課間持續推進,可以進行學校大課間體適能操的比賽,例如,筆者校學校將的鬼步舞心肺耐力體適能操教會全校師生后,組織了全校性比賽,各年段評出前三名,教師能跟學生一起參加比賽的,可以加分。學校的班科任老師便都非常重視,教師、學生都有積極的投入到訓練中,通過訓練,每個同學都能獨立完成動作,水平得到提高,也將大課間活動的組織落到了實處。在平時的大課間中可評選“每日優秀大課間活動班級”,再進行班級積分,期末根據積分排名表彰“最佳優秀大課間活動班級”,以賽促練,提高師生們的重視,將大課間活動實實在在地進行組織和管理,使健康體適能大課間更切實的發展。
注重場地的安全。健康體適能作業鍛煉的運動場地較小,大多選擇在客廳、走廊,活動范圍十分有限,因此,設計的鍛煉應都在3~10平方米的場地進行。注重監督與指導。學生在健康體適能作業練習時家長需要進行監督與指導,保障學生鍛煉的安全。在無人指引的情況下,學生對正確有效的鍛煉方法缺少認識,因此每個健康體適能練習動作可拍成視頻作為指導材料,教師動作示范要清晰到位講解練習方法要簡單易行、通俗易懂;注重熱身與放松。在健康體適能作業練習前需要進行適當的熱身,如選擇學校的校本操,不要一上來就開始跟視頻鍛煉,以免受傷,練習完后要對肌肉進行拉伸放松,以免引起肌肉酸疼。
要了解學生居家健康體適能作業的練習情況可以通過釘釘App的“打卡”功能。首先通過微信公眾號及班級家長群推送該班練習項目內容單并在釘釘發布打卡任務,導入該班學生的“居家鍛煉”教師示范講解視頻,設置為每天打卡。家長將學生的健康體適能練習視頻通過釘釘上傳,學生每打卡一次,平臺將登記一次,在排行榜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打卡次數,打卡次數兌換積分,一個月一周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積分情況換取相應獎品,并對積分前30名的同學頒發“體育鍛煉小達人”榮譽證書及小獎品,同時對陪伴支持與指導的家長頒發“家長優秀指導獎”榮譽證書,極大程度激發學生與家長參與的積極性。通過這樣的積分打卡兌換獎勵的方式,大大提高學生積極參與到作業練習打卡的任務,促進健康體適能的作業完成及提升學生的體質。
根據學生完成作業練習的收獲、情感體驗、參與程度進行學生自評、家長評價以及教師評價。學生自評與家長評價,在釘釘上傳作業練習視頻的同時一并將學生自評與家長評價上傳,及時將作業練習情況反饋給老師。家長可以對學生鍛煉的實際情況,以及作業練習中產生的問題私信反映給體育老師,老師再針對學生情況進行調整,實現作業練習的針對性、個性化。教師評價,教師通過釘釘檢查學生上傳的視頻并對視頻的動作進行指導點評,教師留言評語,反饋給學生,對有上傳的打卡的同學都獎勵“小紅花”,在下一節課堂上,對動作完成度高的同學請其進行展示,作為同學們的學習榜樣,激勵學生們積極進行健康體適能作業,讓學生在趕超比拼中練習、進步。
《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在“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中指出“開展豐富、多樣的課余訓練、競賽活動,擴大校內校際體育競賽覆蓋面和參與度”[3]。為了促進學生健康體適能作業練習能夠持之以恒的開展,以“賽”促“練”,激發學生昂揚的斗志,促進學生自覺、愉悅的參加健康體適能的作業練習。例如,舉行課課賽,在課堂上舉行平板支撐計時賽,一分鐘仰臥起坐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舉行學校趣味運動會,趣味運動會的比賽的項目從鍛煉內容中選取,設置個人賽、親子賽,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如筆者學校舉行了一系列《健康體適能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研究》的體育比賽活動,有單人跳、雙人跳繩賽、30秒輪換跳、30秒雙搖跳、交叉跳、團體“8”字長繩、跳繩積分賽、一分鐘原地運球比賽、籃球運球接力比賽、籃球定點投籃比賽等。通過競賽的方式,激起學生想要獲得成功的欲望,調動學生的作業練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激勵學生在課后積極參與健康體適能的作業練習。
健康體適能融入小學體育教學,能夠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的成長,提升體育教師隊伍質量;能夠增強學生體質,讓學生在運動中體驗獲得樂趣;能夠培養學生積極樂觀、活潑開朗的品質,提高體育運動的喜愛,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