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育杰
(甘肅省靜寧縣畜牧獸醫中心李店畜牧獸醫站 甘肅平涼 743409)
隨著我國畜牧業發展趨勢持續增長,人民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需要防范的風險自然隨之增加,動物疫病可以說是嚴重威脅畜牧業發展的障礙之一。在這個“談病色變”的時代,防治各種疫病就是關注人與動物健康。本文將從控制動物疫病的重要性、為何出現動物疫病與如何防止進行探討。
養殖基地是一個密集型場所,如若治療不及時畜群出現死亡現象,這對畜牧業發展是一個極為嚴重的打擊。更嚴重的是如若部分類型疫病傳染給人類,將會嚴重危害人與動物的健康,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養殖人員無法復工,畜群擱置無人管理,疫病在畜群中越傳范圍越大,養殖人員即使痊愈也無法在這樣的情況下輕易回畜牧崗位工作,會導致一個惡性循環徹底拖垮畜牧業生產發展。
畜牧養殖中產生疫病,除了養殖人員可能“中招”外,投入市場后的風險更甚。如禽流感病毒,在接觸、食用后可能傳染人類而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此外,如果出現大面積的禽流感感染,必須停工停學來抑制,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與生活質量,使得人民生活沒有保障,企業運轉效率低下。學生則會耽誤課業,在有限的時間內被浪費掉用來治病,知識學不踏實,阻擋日后的學習發展潛力。
疫病是很多養殖場避之不及的風險。自21 世紀初以來,動物流行病已經嚴重打擊了我國的畜牧業。2004 年禽流感疫情甚至造成經濟損失高達200 億元。據調查,2011 年3 月,在公布H7N9 之后,白雞的價格在兩個月內下降了19.4%,雞的價格下降了近50%,雞蛋價格也直線下降,2014 年,H7N9 疫情再次暴發,這次的經濟損失直接達400 億元。而畜牧業是農民近年來增收的一個好方法,也是推動農業發展,支持扶貧項目的好助手。動物疫病會嚴重影響農民的經濟收入,阻礙扶貧工作發展。
畜牧業的興起并不是有意而為,它初始階段不算一個企業或完整的產業鏈。畜牧養殖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包括思想素質、工作素質以及養殖理念都高低不一,無法確保每一位養殖人員都受過專業的培訓,對控制畜牧業疫病方面的方法與研究并不了解,甚至防疫的意識都很薄弱。這樣的情況下這類養殖人員的養殖場就易出現疫病,并且這類養殖人員連基礎的防疫意識都沒有,會導致一個惡性循環,最后疫病缺口愈來愈大,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與人力來解決。加上一些管理層意識薄弱,沒有防疫方面的意識與準備工作,即使在疫病發生后才開始重視,也需要充足的時間調來專業的防疫人員。控制動物疫病不從根源抓起,就很容易出現漏洞。
由于一些管理人員的防疫意識薄弱,無法在控制動物疫病方面思慮周全,便會在制度中缺乏此類管理。如不注重畜禽的養殖方法與生長環境,將各種畜禽不分品種不分階段的混養,不規范養殖工作的區域劃分,不去合理安排畜禽的成長環境,再加上養殖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養殖亂成一團很容易出現交叉感染,引出疫病。并且在此期間,管理人員與養殖人員都不注重養殖的專業性,會在飼養時期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不加強畜禽的抵抗力,反而在操作不當的情況下將畜禽健康削弱,很容易導致疫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疫病的發生,大大減少畜牧業養殖的存活率,反而增大了風險,為畜牧養殖帶來了麻煩。
大部分養殖場是農民自行建立,是從前的養殖基地,畜牧業發展趨勢逐步提升后,很多養殖場也只是加以翻新和檢查,并沒有挪動位置,造成養殖基地的選址、建設布局中沒有安全保障,也沒有控制疫病的備用基地。沒有防疫的觀念,在平時已經疏忽大意,或是一些養殖場地一開始的選址出現問題,有防疫的心也沒有防疫的條件,只好就此作罷。即使疫病出現也沒有條件去治療、補救,沒有合理的養殖場所,無法合理劃分養殖模塊,極易出現混養的問題,這將大幅度提高動物疫病發生的概率,并且在發生后沒有場地轉移疫病畜禽,更沒有場地治療疫病畜禽。從而導致疫病出現后場地擁擠,無法將疫病畜禽與普通畜禽隔開,疫病傳播速度加快,在畜禽密集的情況下很容易將疫病傳遍,增加工作量,迫使養殖場所停工。
人員培訓不止是企業必須做的一項工作,畜牧業同樣適用,好的人員培訓可以推動一個產業的發展。為避免養殖人員因培訓不當造成的損失,就一定要注重養殖人員培訓,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在培訓中加強防疫思想,清晰養殖人員的短處與如今畜牧業所需來進行培訓。要大力宣傳普及動物疫病的危害性與重要性,使養殖人員重視起來,只有重視起防疫的重要性才能將防疫這件事做好。不單要培養防疫意識,也要教會養殖人員一些基礎的防疫操作,以及疫病一旦發生以何種方式最快地控制疫病傳播,將損失降到最低。
考慮到新興產業的發展重要性,必須將制度建設重視起來,不斷完善制度改革,根據畜牧業現狀進行分析,理性地制訂制度標準。同時,必須敲醒管理人員的警鐘,讓管理人員重視關于動物防疫的問題,將這一問題必須轉化為行動添加進制度中。聘請專業的養殖人員來教學養殖場對于畜禽的養殖規劃,了解養殖中的禁忌,并嚴格按照實際執行,要對畜牧業的養殖專業性方面提起重視,用專業化的標準來改進制度并執行,盡量避免出現因“不專業”的問題引起的疫病傳播,杜絕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抱著“干一行是一行”的心態,做好畜牧業的工作,用專業的角度看問題。
隨著畜牧業發展越來越好的狀態下,需求度也越來越高時,要逐一排查不規范、不合格的養殖基地,解決不合格的養殖基地建設,并且在過程中加以嚴格看管。需要擴建的基地可以上報,或者加入扶貧項目來進行。而需要轉移的則要聘請專業人員察看符合養殖標準的地理位置,并且加以設計建設出合理、安全的養殖模塊,盡量避免因場地問題不得不混養畜禽而發生疫病的問題。并且要求每個養殖基地都配備一定標準的“防疫站”,以備不時之需。可以建立動物疫病的專業熱線,如若部分養殖場實在無力配備專業的防疫人員,也可以在疫病發生時及時撥打熱線電話咨詢有關控制疫病的方法,并且在最快時間內聯系到最近的動物疫病治療人員。
畜牧業是當代農業無法割舍的一部分,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振興農村的經濟發展。而在養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動物疫病問題也是需要防范的重中之重。在任何產業中都要抱有防患于未然的心態,可以避免很多不該發生的煩惱,也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