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蓉 張春節 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非常繁忙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許多學生會出現壓力過大的狀況,甚至會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而從高中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體育課仍然處于被忽視的狀態,許多學校和教師沒有認識到體育鍛煉對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意義[1]。在雙減政策的引導下,許多教師和學校已經關注到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要意義,也在積極地響應相關部門的號召,組織形式多樣、內容完善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努力的將體育活動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雙減政策下高中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發展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指導下,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以高高在上的師者身份講解知識并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反而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因此,許多教師也在積極地與學生溝通,提高師生之間的溝通效率。在高中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指導下,體育教師可以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互動,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也能使學生對教師更加的信任,當學生遇到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時會積極地向教師請教,與教師傾訴,通過密切的溝通交流,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得以構建,從某種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和生活壓力,而大課間體育活動就能通過體育鍛煉和游戲等方式拉近距離,引導學生在減輕學習壓力的同時,與教師和其他同學構建起良好的人際關系[2]。
學生的學習不僅受教師的影響,也與周圍的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正面且積極向上的環境中,學生的學習欲望會得到明顯的提升,而大課間體育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游戲和活動的過程中,使身心保持一種輕松愉悅的狀態,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大課間體育活動中,也可以改善學校只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這一狀態,認識到勞逸結合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取得好成績的同時也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在素質教育的引領之下,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和文化環境可以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教師也要在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努力的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
要想實現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高效化,學校和教師必須認識到大課間體育活動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意義,但是由于受到以往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一些教師和學生并沒有認識到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只是把大課間體育活動看作傳統課間操的拓展與延伸,許多學校甚至只拉長了課間操的時間,讓全校師生都做同一個運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時間一般為30至50分鐘,體育活動的形式以課間操和跑步為主,事實上,這樣的活動很難起到調動積極性的目標,也不能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和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形式[3]。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應試教育的影響依舊存在,一些校領導和學校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會使學生過于放松,不愿意學習,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得不償失的。一些教師甚至沒有關注到大課間體育活動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的重要性,認為大課間體育活動是體育教師的負責范圍,作為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只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級,教好自己的學科就完成了工作。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大課間體育活動是一項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只有調動校內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在各個方面分工協作,才能讓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樣,使學生融入一個沉浸式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氛圍之中。
要想實現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高效化開展,學校領導和相關教師就必須組織學生以體育項目為重點進行活動。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紀律性則是教師必須要關注到的,只有在對學生進行有效安全管理的狀態之下,使學生保持較高的紀律性,才能推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發展完善。但是,一些體育教師和班主任教師并沒有關注到大課間體育活動紀律性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自由活動時間,一些學生甚至盲目的開展危險的活動及游戲,這是存在安全隱患的,也會影響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4]。除此之外,一些學生不遵守游戲規則或是不參與集體活動也導致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效率低下。
推動高中大課間體育活動形式的創新是新時期大課間體育活動發展的必然趨勢。學校管理者和體育教師在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時要制定多元化的體育活動方案,并根據不同的條件選擇不同的方案。在提高對大課間體育活動重視程度的基礎之上,學校相關管理者和教育部門也要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要圍繞體育活動的內容及體育活動的基本目標做出有序的規劃,選擇大課間體育活動場地時,要盡量選擇開闊的場所,只有開闊的場所才能讓學生舒展身心,放松自我,而不是感到局促。除此之外,當前階段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主要是以室外活動的形式開展的,而由于天氣原因,在陰雨天氣和晴朗的天氣學生參與的體育項目應當有一定的差別。學校可以組織一些室內活動,如健美操。室內活動具有不受天氣條件限制的優勢,可以調動學生的各項身體機能,在室內訓練的整個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加深交流,提高學生之間的溝通效率,并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從而更好的發揮大課間體育活動的作用。從現階段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際情況來看,室外活動可以選擇排球、籃球這類球類運動,而室內大課間體育活動可以構成一個以健美操為主的體操類組合項目。
保證高中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的有序性是推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要方式。高中體育教師和學校管理者不僅要在思想上重視大課間體育活動,也要在行動上不斷完善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方式,確保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的有序性,通過制定切實有效的體育活動規則和獎懲措施,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學校要發揮領導階層的作用,組織專人對每個班級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監測與考察,并根據學生的表現以及師生互動的情況和項目的多元化等內容,對班級大課間體育活動進行評定。學生和班主任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評分完善班級內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方式。除此之外,學校在對班主任進行考核時要把大課間體育活動這一項目作為考核的標準之一,從而讓學生和班主任教師都能認識到學校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視。
高中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時要認識到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初衷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學生必須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不要盲目的開展體育活動。經過廣泛的觀察與調研,發現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時間在30至40分鐘范圍內最為合理,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具體時間可以設定為上午第三節課下課之后和下午第二節課下課之后。在這兩個時間段學生的注意力普遍下降,經過長時間的學習,他們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課業上,因此,在這兩個時間段內,組織學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可以讓學生在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放松心情,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利用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使學生感受到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樂趣所在。
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僅要發揮體育活動強身健體的作用,也要考慮到學生學習和身心發展的現實情況,根據學生的想法開展體育活動是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所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心智發展已經較為成熟,對一些單調的體育活動往往提不起興趣,這時,體育教師就要組織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體育鍛煉,讓學生能在體育活動中放飛自我,找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從而真正的愛上大課間體育活動。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校在安排大課間體育活動時要避免選擇單一的體育活動,可以根據不同的季節、學生的不同興趣和不同的時間選擇不同的活動。冬季學校可以組織學生跑步和打羽毛球,夏季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做課間操,打乒乓球。此外,學校也要考慮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運動形式。這不僅實現了高中體育教學中要求的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目標,也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開展體育活動,能充分發揮大課間體育活動的作用,為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大課間體育活動不能只選擇單一常見的幾個體育活動項目,教師也要關注體育活動和體育文化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體育教師要將體育文化融入體育活動之中,根據本地區固有的文化特色,豐富體育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將文藝性的內容融入高中體育大課間主題活動中,可以讓學生了解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在增加特長的同時認識到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從而不斷的完善自我。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高中體育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編排具有民族風特色的舞蹈,定期讓學生參與歌舞比賽,獲勝的班級可以得到大課間比賽活動榮譽稱號,通過競爭的方式讓學生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發揮更強的主動性,并通過民族歌曲和舞蹈的結合,實現體育活動的文藝化和區域化,這也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本地區民族文化的認識,從而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動了大課間體育活動與德育教育的融合。
總而言之,在雙減背景下開展高中大課間體育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立足于高中階段的教學目標,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和學校管理者要在雙減政策的引領下設計形式多樣內容完善的體育活動,在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時做到從學校以及當地的現實情況出發,創設多元化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因地制宜為高中生設置體育活動項目,并從創新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在書本學習之外能在陽光下進行體育訓練,發揮現代教育的多元化功能,推動學生的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