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利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畜牧獸醫中心 甘肅平涼 743400)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迅速發展,我國進入了發展的新時代,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問題。我國養殖業的迅速發展穩定了市場供給,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及地方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我國養殖業發展逐步向集約化、工業化邁進,在相關理論和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有力的促進了養殖業發展。但是應該注意到養殖業中仍然存在部分問題,特別是疾病預防上存在不足。
我國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養殖業屬于廢物排放量較大的行業,在一些地區的生豬養殖中普遍存在不重視環境的問題。其一方面表現為對生豬生長環境不夠重視,導致養殖環境雜亂,廢物得不到及時清理,給細菌滋生提供了空間,尤其是在夏秋季節容易滋生蚊蟲等傳播疾病的媒介,給疾病預防帶來了阻礙,增加了生豬患病的幾率。而另一方面表現為對生豬養殖的環境污染認識不足,各種廢氣、廢物的排放達不到標準,使養殖環境更加惡劣,也給群眾生活帶來了不便。
疾病預防措施的采取是養殖中的重要環節,但是部分地區過于重視利益或者意識的淡薄,導致科學的養殖措施并沒有得到有效采取,對疾病的認識及處理方面存在不足。隨著市場的發展和養殖業規模擴大,很多人投入到養殖行業中來,但是對于養殖的認識尤其是疾病預防方面的知識有待提高,使養殖中的環境問題、飼料使用等問題都得不到重視,養殖粗獷,生豬容易感染疾病。疾病發生后的應急處理工作不到位,又容易導致嚴重疾病或者傳染病的進一步蔓延,降低經濟效益。
養殖實踐中也有很多養殖戶沒有認識到接種疫苗的重要性。一方面過于追求利益,不愿在疫苗接種方面增加支出,另一方面存在僥幸心理,養殖理念與方式落后,這些都使生豬的疫苗接種達不到標準。疫苗能提高豬自身的免疫力,尤其是對于部分傳染快、發病急、死亡率高的疾病疫苗接種是最有效的防治疾病的方法,能最大程度上減少疾病的影響,提高養殖效率和經濟效益。
養殖業的現代化是趨勢所在,但是由于經濟發展情況和養殖戶觀念的差別,一些地區的養殖技術較為落后,仍然以傳統養殖方法為主,技術水平低下。疾病預防過程中缺少對生豬的系統性認識,養殖以人力為主,缺少數據化的監測和分析,降低了疾病預防效率。疾病發生后缺乏相應的應急機制和上報機制,給控制疾病帶來了阻礙。
實現養殖環境的標準化是預防疾病的首要任務。養殖戶應該提高對環境衛生工作的認識,在養殖中重視環境的清潔與消殺,這不僅對生豬的生長有利,也保證了養殖人員的身體健康。首先需要重視養殖排放的廢物的處理工作,及時清理廢物,有條件的地區實現廢物的無害化處理和再生利用,減少細菌滋生。其次注意環境的消殺工作,在易患病季節針對病菌對環境有效消殺,并減少環境中存在的蚊蟲等疾病傳播媒介。另外注意養殖場選址及建設的科學性,保證良好的通風[1]。
實踐中養殖人員應該對于疾病預防具有足夠的認識,并且不斷學習,根據養殖實際合理預防疾病。一方面應注意養殖方法的科學性,根據豬的生長狀況,將不同階段的豬分開飼養,并且根據豬的不同生長階段合理投喂飼料。另一方面提高管理方式的科學性,實現養殖場精細化管理,制定相應的疾病預防規章制度,并且對養殖人員不斷培訓,另外完善養殖場疾病應急機制,在發現豬出現癥狀后及時應對,必要時進行隔離,并且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對癥下藥,科學用藥。
疫苗接種是預防某些疾病的有效措施,養殖戶應該改變觀念,提高對疫苗的認識,在疾病流行或者某些季節發病率高的情況下及時接種相關疫苗。部分養殖戶存在僥幸心理,或者不想提高成本,導致豬患病幾率增加,降低了豬肉質量和養殖效率。生豬患病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養殖中既不重視疫苗接種,采取的疾病預防措施又不力,大大增加了豬患病幾率。養殖戶應該在專人指導下適時接種疫苗,密切關注接種疫苗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降低豬患病幾率。
社會的進步給了養殖業更大的發展空間,養殖人員應該關注市場變化,提高養殖的科技水平,一些新興的養殖技術應用例如空間電場生物效應等實現疾病的實時預防與報告,降低環境病菌濃度,提高了疾病防控效率,保證生物安全。養殖場應該關注行業動向,采取技術手段,提高養殖場數據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精準性,對豬的生長情況進行監測,并記錄分析,為相應的措施采取提供充足的信息依據。并根據養殖場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溫度控制和通風,提高效率。另外構建完善的應急機制,建設專門的隔離場所,發現疾病后及時控制[2]。
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對轄區內的養殖行為加強監管,嚴格落實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養殖業進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并提出整改意見,加強對養殖活動的監督。相關部門應該重視養殖人員意識的提高,進行一定的宣傳和培訓,主動防疫,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引導養殖人員在遇到問題時通過信息平臺及時求助專業人員,避免盲目性,拓寬信息渠道,提高養殖科學性,促進當地養殖業健康發展。
我國對于豬肉的需求量大,隨著時代的發展,養殖行業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生豬養殖中相關人員應該尤為重視疾病的防控,改善養殖環境,及時進行消殺,提高科學養殖水平,在有問題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避免盲目。另外還應該注意養殖技術水平的提高,引進先進的管理和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效率,通過技術手段監測生豬生長情況,及時發現并上報,運用科技預防疾病,提高養殖經濟效益并促進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