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翠
(甘肅省岷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甘肅定西 748400)
隨著肉類需求的不斷增加,畜牧業得到了飛速發展。畜牧業的飛速發展,在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得畜牧業發展過程中隱含的問題日益暴露出來,如若無法對這些問題及時有效解決,必然會對畜牧業發展造成嚴重阻礙。因此,當前背景下對畜牧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展開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畜牧業當前養殖方式依舊較為傳統,尤其是散養戶及小型養殖場,生產過程較為隨意,生產條件過于簡陋,沒有按照動物防疫法的相關要求,科學選址,合理布局,甚至存在人畜混居的情況,而這不僅會增加動物感染疫病的風險,而且會加大養殖資源浪費,而這對于畜牧養殖效益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
隨著肉類需求的日益擴大,畜牧養殖日益朝規模化方向發展,規模化養殖對于養殖技術、養殖條件的要求相對較高。但是從當前的現狀來看,畜牧養殖技術依舊較為陳舊,基礎設施依舊較為落后,而這必然無法滿足規模化養殖需求。除此之外,當前畜牧養殖技企、政企合作制度普遍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畜牧業發展[1]。
當前畜牧養殖場的養殖規模雖然得到顯著擴大,但是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飼養管理、疫病防控、基礎建設、污染應對依舊與與相關標準有一定差距,這些差距的存在,也會對畜牧業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一由于養殖投入不足,使得疫苗免疫、疫病防治等環節無法有效開展,進而導致動物極易感染各類疫病;二是獸藥使用規范,沒有根據動物疾病類型以及獸藥使用說明合理挑選獸藥,正確控制獸藥使用劑量,導致獸藥效力無法有效發揮,極易對動物機體造成殘留;三是病死動物尸體處理不當,沒有按照防疫條例的相關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甚至將其流入市場販賣,從而嚴重降低了畜產品質量安全,而這必然會對畜牧業發展產生一定的阻礙。
畜牧業發展必須貫徹落實中共農工會議精神,嚴格秉持科學發展觀相關要求,遵循“發展、創新、監管、保護”的八字方針,圍繞“優質畜牧業培育、降低養殖污染”,以“生態養殖、畜牧產品改良”為著手點,抓好畜牧產業轉化、畜產品市場監督、畜牧疫病防控等中心環節,以此來實現健康協調持續發展。
一是改進養殖模式。要從生產模式上加以改革,幫助畜牧業徹底擺脫傳統養殖模式束縛,逐步構建起“和平發展、集中連片、你我不同、各有重點”的發展布局,引導畜牧業逐步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減少畜牧養殖散養戶的存在,整體擴大畜牧養殖單元飼養規模。二是加強建場審批審核。對于新建的畜牧養殖場,畜牧部門必須安排專門人員進行審核審批,在審核審批過程中一旦發現新建的畜牧養殖場結構布局、基礎設施、場址選擇、防疫條件、技術力量等方面出現不達標的情況,要令其限期整改,整改達標后才能允許其飼養經營。三要遵循“三退三進三結合”的工作理念,三退是指退出散養、庭院式養殖、小規模養殖;三進是指推進生態化養殖、標準化養殖、園林式養殖,;三結合是指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環保相結合、與龍頭企業相結合,使畜牧養殖地點更加集中改善畜牧養殖環境條件,摒棄傳統畜牧養殖方式,提高畜牧養殖效益。
一是要遵循科學第一養殖理念,根據當地畜牧業發展實際進行整體謀劃,幫助畜牧業解決當前面臨問題困境,促進畜牧業得以更好的發展。與此同時,要對實用性強、科技性強的畜牧技術加強推廣,通過“科技進萬家”、“陽光工程”等公益活動,將先進的畜牧技術傳授給養殖戶,逐步提高畜牧養殖的科技含量。二是做好“三到位、四提升”畜牧業上臺階工作,“三到位”是指服務到位、措施到位、政策到位;“四提升”是指產業經營水平提升;規模化程度提升;區域優勢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提升。三是科學規范畜牧業發展,要積極倡導“管理科學、布局合理、治污達標、規模適度、設施齊全、治污合格”的規模養殖場建設,引導小型養殖場、散養戶加強合作構建養殖小區。同時,實行宣傳、試驗、指導相結合的推廣方針,對于實用性強的畜牧技術加強推廣,構建畜牧養殖合作組織及示范區,逐步推進畜牧生產、銷售、加工一體化經營,以此來對周邊畜牧業加以輻射,提高畜牧業生產附加價值。四要加強畜牧技術推廣,圍繞“畜牧進萬家”、“黃牛振興計劃”“生豬養殖規劃”等活動政策,努力做好畜牧良種引進、繁育及推廣工作,不斷擴大畜牧良種應用、普及效率。著重推廣畜禽生態養殖技術、瘦肉型豬配套飼養技術、黃牛標準化養殖技術等實用技術[2]。與此同時,構建完善的畜禽信息發布、分析、收集機制,對轄區畜禽生產情況實時掌握,及時發布市場畜牧產品需求,幫助養殖戶對畜牧養殖加以合理安排。
一是對流入市場的畜產品加強監管,對畜產品的質量標準加以規范,如防疫標準、養殖標準等,嚴格控制農殘、藥殘等。與此同時,必須對畜產品檢測體系加以完善,對畜產品生產、包裝、銷售等環節施行全程檢測。二是對動物疫病加大防控力度,增加動物疫病防控經費投入,完善動物疫病防控設施,增強防疫人員疫病防控水平,以此來減少轄區發生重大動物疫病的風險[3]。
生態環境是制約畜牧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促進畜牧業持續穩定發展,必須秉持清潔、生態、安全、節能的發展理念,使畜牧業發展與周邊環境、資源、人口相協調。而要想實現這一發展目標,必須依照生態經濟學的相關理論,降低畜牧糞污排放,提高畜牧糞污利用效率,實現畜牧業與周邊環境、居民和諧共處的良好局面。
綜上所述,作為農業的重要構成部分,畜牧業發展對于優化農業經濟結構,助力鄉村經濟振興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畜牧部門必須對畜牧業發展加強重視,根據轄區實際以及市場需求,做好整體發展規劃,通過改進畜牧經營模式、謀劃畜牧業發展策略、提高畜產品品質、加強周邊環境保護等舉措,促進畜牧業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