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克君
(青島市即墨區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 山東青島 266200)
自2013 年“黃浦江上游死豬漂浮”事件發生以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2014 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的意見》,要求加強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各地因地制宜布局建設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和收集體系,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無害化處理體系。目前,我國已有超過600家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在動物疫病防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 年,農業農村部印發《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農醫發〔2017〕25 號),對焚燒法、化制法等處理方式的適用對象、技術工藝、操作注意事項等作出明確規定,確保無害化處理效果。2020 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的通知》(農牧發〔2020〕6 號),強調加強無害化處理監管。農業農村部通過部門網站、新聞媒體等渠道,多次組織宣傳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有關要求,解讀支持政策。筆者結合多年畜牧獸醫工作實踐,對當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有關思考,供同行參考。
病死畜禽是指由于發病或者在攝入農藥、滅鼠藥、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后造成死亡的動物。我國畜禽散養比例仍然較大,病死畜禽涉及范圍廣、處理難度大。包括產生病死畜禽的去向,處理工藝的改進,處理記錄臺賬的建立等都存在一定問題。此外,部分養殖場戶、商販的疫病防控和法律意識淡薄,唯利是圖,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重大意義認識不到位。病死畜禽肉是絕對不可食用的,但一些養殖戶受利益驅使,有病死畜禽發生后,不是在第一時間報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而是通過畜禽收購販運組織將病死畜禽賣給非法屠宰場,非法屠宰場將病死畜禽屠宰、分割甚至絞碎后,再非法銷售到市場上供消費者購買,這種病死畜禽肉劣質有害,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只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報告小的病死畜禽,而對于較大的病死畜禽,有人會賣給不法商販,從而獲取較高私利。
2013 年,為規范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農業農村部印發了《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農醫發〔2013〕34 號),規定了病死動物尸體及相關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方法的技術工藝和操作注意事項。目前來看,有的地方并未建設與當地養殖、屠宰規模相適應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無害化處理仍以傳統的深埋、焚燒、自然分解等方法為主,無害化水平有待改進,應優先選擇炭化焚燒、高溫生物降解、高溫化制等既能實現無害化處理又能資源利用的工藝技術。
2011 年以來,中央財政持續實施養殖環節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主要用于補助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任務的實施者。為全面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近幾年國家就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出臺了相關意見及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補助標準,加上政策性保險的資金支持,使得無害化處理收集較為順暢。但是存在補償標準低,資金撥付周期長,以及無害化處理補貼無法擴大生豬以外的畜禽品種等的問題,很大程序上影響了無害化處理的積極性。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成本關乎獸醫領域“四個安全”。針對當前無害化處理工作存在的難點和痛點,筆者結合有關實踐經驗和文獻情況提出如下思考。
結合有關規定和各地無害化處理經驗,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應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財政扶持,保險聯動、信息化監管”的原則,按照統籌規劃與屬地負責相結合、政府監管與市場運作相結合、財政補助與保險聯動相結合的措施,逐步建成養殖業主、保險公司、無害化處理廠與政府監管“3+1”四方聯動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長效運行和監管機制。另,應按照自然區域特點和養殖業規模實際,結合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現狀,鼓勵跨區域建立以專業無害化處理場為中心,以收集儲運能力為半徑,行政區域與自然區域相結合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傳工作。
畜禽養殖場戶是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第一責任人。《意見》和《通知》明確要求強化生產經營者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主體責任,按要求對病死畜禽進行處理,并向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報告。明確監管重點,以養殖場、屠宰場、無害化處理廠等場所為重點,重點檢查制度建立、產生病死畜禽的去向、處理記錄臺帳建立等情況,確保重點場所全覆蓋。加強宣貫,提意識。注重做好隨意處置病死畜禽危害的政令宣貫工作,引導從業者規范處置病死畜禽,做好無害化處理記錄臺賬,提高從業者規范處置病死畜禽的認識。
此外,各級畜牧獸醫管理部門要注重做好隨意處置病死畜禽危害的政令宣貫工作,運用橫幅、明白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與網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多渠道開展宣傳,引導從業者規范處置病死畜禽,做好無害化處理記錄臺賬,提高從業者規范處置病死畜禽的認識,使畜禽養殖場戶及時了解相關政策法規,合法合規開展相關工作。加強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宣傳引導和監督檢查,保護生態環境,保障食品安全,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
各地區應加強對縣市級無害化處理廠的監管,運用“互聯網+”技術,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將養殖場戶申報、保險公司現場勘驗、官方獸醫審核、無害化處理收集等環節全部通過信息系統進行管理,信息系統高效規范運行,確保信息真實,既省時省力,又科學規范。同時,可以組織省內保險機構和無害化處理企業進行座談交流,明確各方管理需求,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共享,促進了無害化集中處理與保險聯動機制的建立。
切實開展好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專項督查工作,積極開展長期專項打擊違法犯罪行動,以養殖場、屠宰場、無害化處理廠等場所為重點,重點檢查制度建立、產生病死畜禽的去向、處理記錄臺帳建立等情況,確保重點場所全覆蓋。應嚴格落實農業農村部總體部署,各級畜禽管理隊伍綜合運用日常監管、年度監督檢查、隨機檢查、專項整治等手段,切實強化病死畜禽行業管理,堅持“問題導向、標本兼治、部門聯動、行刑銜接”。公安、農業、環保、水利、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將建立協作機制,嚴厲查處隨意拋棄和非法屠宰、收購、運輸、銷售病死畜禽等違法犯罪行為。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外,應強化績效考核,保障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開展。各級政府應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納入地方工作要點和績效評選指標體系,可以有力地保障和推進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