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巖
(吉林市第八中學校,吉林 吉林 132011)
在國家重視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背景下,目前初中體育教學實踐對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關注度明顯不足。因此,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初中體育教學要強化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初中階段體育核心素養不僅包括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時的所形成的各種能力和健康行為,同時也包括學生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優良品德和健康心理。初中階段的學生情緒變化豐富,極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對其健康發展不利,且部分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表現出自卑、內向等負面心理狀態。針對此現象,在體育核心素養的視角下,初中體育教師需要重新對課堂教學進行思考,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實踐,利用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讓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得到激活,并積極為學生開展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參與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使學生具有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優秀品質和關鍵能力。
教學計劃是保證體育教學展開的前提條件,但從目前初中體育課堂的實際教學情況看,初中體育教學多是初中體育教師按照教學經驗展開,各項教學內容均延續傳統體育課堂的教學任務展開,按部就班,缺乏創新。從實踐效果看,由于缺少教學計劃的創新,導致各體育項目的實施受到一定的影響,表現為教學內容的安排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脫節,無法培養與強化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從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目標看,初中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目的是體育中考,只重視學生的運動技能是否得到強化,不重視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如果初中體育教師只根據體育中考的要求對學生開展教學,會導致初中體育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學生只會機械性地對某些體育動作進行重復練習。固定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體育參與積極性,無法全面感知體育課堂的獨特魅力,極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基于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時,要滲透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體育知識獲得體育運動的熱情,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育理念進行創新,只有當教育觀念能與時代的發展相統一,才能有效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目前,大部分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時,依舊采用“老一套”的教學手段:先將理論性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然后為學生演示體育項目的動作讓學生模仿,這種教學方式無法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學生探索體育知識的興趣得不到激發,不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革新,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構造一個優質的體育學習環境。初中體育教師開展教學的目的不應該只是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術,而是要將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和優秀運動品質融入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現代體育教育的發展已經將關注重點轉移到學生的品德教育的培養方面,更加側重品德教育實踐。但目前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品德教育缺失的問題擺在眼前,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緩慢,因此迫切需要新內容、新方法提供支撐,推動初中體育教學改革,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放在首位。
初中體育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上下學期不同的季節規劃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夠在不同時期開展科學的體育鍛煉。例如,在春季時,初中體育教師可以主要強化學生力量和柔韌性素質;在夏季和秋季,初中體育教師可以開展田徑運動和室外球類運動的學習,強化學生的彈跳力、爆發力和肢體協調能力;在冬季時,初中體育教師可以開展室內運動或者是室外的冰雪運動。通過組織學生參與類型多樣的體育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得到提升,還能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此外,還可以制定周期性計劃,如周教學計劃、月教學計劃和學期教學計劃等,可以動態檢驗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培養情況;同時,可以根據學生個體的學習情況,考慮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制訂可行的分層教學計劃,讓教學內容更契合學生的成長需要,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支持。
讓學生具有良好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意識是當前初中體育教學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提升的首要任務。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需要深度分析傳統教學方式的利與弊,并對不利于現代教育的方式進行改進,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多種教學方式下具有較高的課堂參與興趣,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初中體育教師在培養學生運動能力時,要引導學生在運動結束后對自己的運動表現做出評價,學生通過自評的方式準確找到自己運動時存在的問題,從而在接下來訓練的過程中引起他們的重視并對問題加以改正。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排球墊球技巧教學時,首先可以向學生教學講解墊球的姿勢、動作等,其次為學生示范墊球的標準動作,讓學生能對排球墊球動作產生正確的認識,最后再要求學生進行自主練習。在學生練習時,初中體育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觀察,并在學生出現動作不到位、動作錯誤時進行有效指導,當學生完成自主練習后,初中體育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兩組隊完成雙人墊球練習,在教學結束后,讓學生相互討論各自在墊球時出現的問題。這種體育教學方式不僅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排球知識學習和訓練中,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最終達到在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提升體育核心素養的目的。
在體育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健康安全意識,讓學生通過健康的體育鍛煉方式提高身體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學習先進的運動方法,讓學生能具有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和習慣,且初中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成長特點和認知能力,開展以下3個方面的教學引導:(1)在組織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前,要帶領學生做好課前熱身活動,為接下來的體育運動做好準備。課前熱身運動不僅能幫助學生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而且能讓學生養成規范的體育運動行為。(2)在教學時,初中體育教師不僅要保證學生完全掌握基本的運動技巧,也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預防運動傷病的保健知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3)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養成積極鍛煉的習慣,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快速時期,如果學生只依靠僅有的體育課鍛煉身體,鍛煉效果有限。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在體育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培養學生自主運動的意識和習慣,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進行乒乓球或體操運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具有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還能培養學生終身運動意識。從初中體育教學全過程出發,使學生的成長空間更加拓展,教學方式更多元,教學內容更豐富。在教學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還可以引入更多現代的教學方式,如多媒體教學、微課教學等,充分利用線上資源,解決線下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讓教學工作有序展開,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堅實保障。以多媒體教學為例,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嘗試引入生動的視頻資源,為學生健康安全意識的培養打好基礎。
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將品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課堂中,這樣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首先,初中體育教師要做好課堂組織,要讓學生能養成遵守課堂紀律的好習慣。初中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對待每一項體育運動,并積極學習體育相關知識,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從而形成正確的體育學習觀念。其次,初中體育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團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樂觀的態度以及敢拼搏、不放棄的運動精神,讓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拔河比賽,學生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不僅能對拔河運動產生正確的認知,還能讓學生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最后,初中體育教師還可以利用體育游戲活動,減少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身體疲勞感,體育游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愛,還能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初中體育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要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在基于體育核心素養下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基礎的體育知識,還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體育品德和體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