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清林 重慶市江北區委黨校(行政學校)
在早期CBD建設發展中,對黨建引領認識不夠,一門心思主抓CBD的“大開發、大建設”,沒有“理直氣壯”地強化黨建引領,解釋理論運用政策制定行動方案缺少底氣;在CBD發展過程中,狹隘地理解“黨建引領”就是“高高在上”,沒能與CBD發展的實踐工作緊密融合,形成“兩張皮”。由此,導致CBD硬件建設有些不合理、功能有些失衡:出現過度追求稅收、產業發展重心出現偏移等“CBD發展質量不高”問題;出現過度追求樓市繁榮、建筑高大上,導致商務辦公、商住和配套設施等比例配比不夠合理,功能設計有些過于單一,存在道路交通不暢、建筑樓群有些密集、通風不暢等環境問題,造成晝夜人數反差大,形成夜晚“空城”苗頭,“生活品質”降位,沒有實現“高品質的CBD生活”。
CBD內,對非公有制企業的黨的建設中,黨的組織覆蓋率、單獨組建率都還需再提高,筆者調研的一個CBD,目前非公黨組織僅72個(含隸屬街道外32個)組建率為4.23%;轄區就業人員6萬余人,黨員人數僅1 500余人,黨員占比不足5%。由于CBD內的部分非公組織注重經濟效益與工作效率,且具有出差較多、人員流動大等固有特點,導致了部分出資人對黨建工作重視程度始終不夠,非公黨建工作短期全面突破提升難度較大:如筆者調研的一個CBD內,一家金融企業的黨組織委員會的部分委員長期外派國外工作,黨的工作很難正常開展。商務區內存在不同類型黨組織在隸屬關系、行業領域等方面的壁壘;而黨建引領體系中,“最后一公里”的具體工作人員、工作程序、工作待遇等還需再強化,非公黨組織書記及黨務人員兼職,忙于應對日常繁雜事務,導致黨建引領深入CBD的樓棟、企業、住戶、員工等不夠,無法很好地實現政治引導,最終使CBD的“兩高”協同發展有些失衡失序。
部分CBD內,黨務力量增速跟不上企業增速,信息收集的速度趕上企業流變化的速度;黨組織組建、撤銷趕不上企業進入的速度,導致黨建工作的底數處于概數狀態。有的CBD的黨建引領工作,沒有充分考慮非公、公有制的工作性質的不同和金融企業、文化企業等不同業態的企業工作方式、乃至員工工作時間的不同,導致黨建引領的方式有些陳舊:或簡單地集中學習培訓、或習慣于看展板、對檔案、查記錄;部分黨建工作還處于一種“聯誼式”“人情式”“援助式”的發展狀態;有些運用了一些智能手段,但僅僅限于發通知、推送文章內容,缺乏嚴謹縝密的分析,沒有引領參與者進行深刻的思考和體悟,缺乏精辟獨到的黨建工作見地。
一是打破CBD轄區不同類型黨組織在隸屬關系、行業領域等方面的壁壘,構建以CBD非公黨委為統領,規模以上單建黨組織、聯建黨組織、樓棟物業黨組織3個類別黨組織為支撐,N個社會組織為補充的非公黨建“1+3+N”聯合黨委的新格局;建立黨委政府領導干部、物業樓棟長、非公企業黨代表“三級聯動”,把支部建在樓宇里,將物業公司黨員代表選入社區黨委,將黨建工作觸角延伸到樓宇內,實現非公黨建“兩個全覆蓋”。二是CBD高端人才多、學歷層次高、職業能力強,黨建引領CBD“兩高”協同發展,要注重吸納各類型的精英,突顯“明星效應”;聯合黨委的書記由CBD所在的政府機構的書記兼任,副書記由機構的副書記和轄區各行業黨小組派人共同兼任,委員由機構黨組織和行業黨小組派4—6人兼任聯合黨委委員;機構黨組織和各行業黨小組分別指定2—3人黨務工作者作為黨建專職聯絡員;各黨小組組長采取選舉、輪值等方式由小組內各黨組織商議確定。三是CBD“聯合黨委”要實現黨建與CBD發展的深度融合與有機統一:既包括黨組織的價值理念與CBD發展的理念相融合,也包括傳統理念與現代理念的有機統一,以兩者的契合點為切入點,實現引領理念的創新;應審議決定CBD區域內黨建工作的重大事項,黨組織建設、黨群活動、志愿服務、社區治理等重大問題,通過制定工作規劃、明確工作職責、提出工作目標、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定期通報工作情況、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定期議定共駐共建具體工作事宜等途徑和形式,使轄區內黨組織共同明確任務,共同組織實施,實現CBD黨建從“各自為戰”到“互助共進”,把握好CBD“兩高”協同發展的方向。
一是建立黨群聯席會議制度。CBD“聯合黨委”委員會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各聯合黨小組至少兩月召開一次小組會,由轄區內各黨組織參與的黨群聯席例會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遇到重要情況可隨時召開。“聯合黨委”會議一般由黨委書記召集并主持,有特殊情況,也可由成員單位發起召開,例會必須有半數以上的委員到會方能舉行;討論重大問題和其他需要表決的事項時,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到會方能舉行,采取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的“四共工作機制”。二是實施黨群項目庫“輪值+派單”制。以新黨員、優秀黨員(支部)為重點,面向所有聯建支部征求黨群活動項目;所有黨群項目納入黨委黨群項目庫,經黨委集體評判、研究后予以實施;具體項目的實施由黨委牽頭,黨小組(支部)承辦、輪值和黨委派單等確定承辦單位,其它黨小組(支部)配合方式實施。三是建立黨委成員對口聯系重點樓宇、重點企業黨建工作機制。落實“一崗雙責”,推動樓宇黨建與企業發展相融合;把行政職能與樓宇黨建工作結合起來,推動黨的政策進樓宇,黨的要求進企業;充分發揮“雙培”作用,選優配強書記“帶頭人”和黨務工作者。深化“黨員先鋒示范崗”,推行“亮標準、亮身份、亮承諾”活動,把黨員身份亮出來、黨員形象樹起來,切實發揮非公黨員的模范引領作用。
一是建立大數據庫,做到“快速精準”。以搭建智能化數據平臺為手段,豐富完善CBD和各類企事業、社會組織中黨組織的信息采集網絡,建立信息收集管理激勵機制和賦予物業更多的管理權來抓住收集數據的“牛鼻子”,通過工商部門建立數據的“一手資料”,篩選出“重點企業”,進行入戶精準收集,整合智能城管、群團、社保平臺等信息平臺,加強信息資源互通共享與深度應用,建立線上線下互動機制,有效對接CBD內的社會需求與公共服務,提升黨建的引領力與服務力,依托虛擬場景的云計算,為有效處理錯綜復雜的社會問題提供新的可能性,實現黨建引領與智慧服務的雙向互動,實現CBD“兩高”協同發展的預見性與精準性。二是科學設置智能平臺內容,實現“愛用喜用”。平臺應采用黨員熟知的微信、網頁等簡單快捷的方式來推廣應用,把平臺建設成為向CBD企業、職工、黨員傳播黨的聲音、宣傳黨的政策、落實黨的工作要求的重要載體;平臺推送文章內容,應該具有嚴謹縝密的分析,具有精辟獨到的黨建工作見地,能引領參與者進行深刻地思考和體悟;平臺內容要因需設置:黨員黨務為主,政務、服務為輔,實現方寸之間,時政、學習“觸手可及”;針對黨組織側重黨員教育管理、組織建設為主,建立黨組織考評體系,確保黨員隊伍分析、黨員教育管理等工作常態規范、精準落地;在政府黨委層面側重數據集成、信息展示和智能分析,通過黨員和黨組織痕跡管理,對基層黨員的思想狀況,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戰斗力等堡壘作用情況,建立大數據分析、智能評測的輔助判斷的黨建指數體系。三是健全智能平臺管理機制,做到“有用有效”。以智能手段來突破傳統的黨建業務范疇,擴展CBD黨建引領的深度和廣度。建立平臺信息收集反饋管理機制,確保信息精準有效,平臺長效運行,是CBD黨建引領方式更加符合黨的要求和服務群眾的需要;充分發揮CBD工作人員學歷層次高,海外留學人員、歸國人員、博士等高級知識分子居多,具有對智能化手段接受能力強、操作推廣相對簡單的優勢條件,創新性地開展一些“吸粉”的活動,提高黨員、黨組織和群眾參與性,使CBD黨建引領活動從封閉走向開放;平臺要成為黨員群眾反映需求訴求、政府解決問題,黨群尋找轄區資源,如咨詢求助、安全穩定、應急報警、智能出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資源,通過業務創新、精準服務和智慧決策,為CBD黨建引領提供有效支持和支撐,使CBD黨建引領從模糊走向精確,提升 CBD“兩高”協同發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