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霞 霍州煤電集團豐峪煤業
煤礦企業干部是維持企業正常運營秩序的基礎,對企業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我國提倡節能減排的今天,煤礦企業面臨著嚴峻的市場形勢,為了實現煤礦企業在復雜經濟形勢下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煤礦企業干部集中精力,精研業務,轉變自身傳統的管理思維,探尋新的發展路徑,促進煤礦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實現自身的產業升級和轉型。
我國社會經濟經歷了快速發展時期,以損害環境為代價,實現了社會經濟的持續增長。近些年,政府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甚至是限制污染嚴重行業的發展,并扶持了眾多的高新技術、環保材料型企業。我國加快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腳步,而煤礦企業要認識到這一轉變,通過加強企業干部的管理,促使其學習新的管理理念,掌控好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擔負起指導的職能,以適應新形勢對煤礦企業全新的要求。
煤礦企業作為大型的國有企業,其管理機制受限于自身的體制,而在信息傳播高度發達時代,基層員工以80后和90后為主,其對自身和事物有著清晰的認知,個性特征比較明顯,并且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非常注重自身的合法權益。煤礦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企業干部要從基層員工安全的角度出發,并將安全管理理念深入到員工的內心,建立基層員工安全生產意識。因此,需要干部轉變工作作風,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和團結基層的能力,穩固企業的基礎,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煤礦企業雖然是國有企業,但其也是市場經濟體系中的一部分,以自身的經濟效益為經營管理的目標,需要在復雜的經濟體系中,占據發展的制高點,促進自身經營利潤的可持續增長,只有企業經營利潤的增加,才可進一步提升員工對企業發展的信心,才能使員工辛勤的付出得到同等的回報。而干部作為煤礦企業的主心骨、指導者、決策者,其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有著直接的影響,需要通過完善、有效的管理工作機制,對企業干部進行適當的約束和管理,才可促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才智和職能,為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貢獻出巨大的推動力。
任用考核制度是煤礦企業選拔任用干部的一種有效方式,同時也是各級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對干部整體素質、業務能力、管理技術、政治素養的全面檢驗。由于部分煤礦企業任用考核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在選人用人環節中,缺少科學統一的考核指標,而且每個干部崗位的工作內容不同,需要的考核內容和指標也不相同,部分煤礦企業使用同一考核評價指標和體系,未能區分對待,導致任用考核的不夠嚴謹,且缺乏說服力。
煤礦企業干部管理工作機制面對的是各層級的領導干部,管理壓力和難度可想而知。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監管人員開展工作缺少有力的制度支撐,致使監督管理成效不高。而監督管理的缺失,則不能對干部起到督促和約束的作用,企業干部本身存在的問題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進而會影響到基層員工的情緒,甚至是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未能實現企業干部管理的價值。
煤礦企業整個組織結構的有序運行,需要企業干部之間的密切配合,進而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然而由于對干部權利的制約力不夠,導致干部之間各自為政,互相配合度不夠,影響到煤礦企業整體的運營效率。煤礦企業干部手中的權利一般是分散設置,以防止權利過于集中,削弱其他干部手中的權利,需要干部之間形成權利的制約和牽制作用,促使干部各項工作的規范化,以構建一個有序的運營組織。
知人善任是任用選拔干部的原則,煤礦企業應順應新形勢的要求,完善選拔任用機制的建設。首先,對于任用對象進行思想道德審核,依據“好干部”的內容,建立考核指標,并制定具體的考核辦法,針對任用對象發生的重大事件,在突發事件處理中的表現,以及對待基層職工的態度上等,進行思想道德的全面檢驗;其次,采取部門推薦、民主投票的形式,確定選拔對象,保證選拔任用工作的公正透明;再次,從德、能、勤、績、廉等五個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考核,可采用調查談話的方式,收集選拔任用人員更多的信息,以增強選拔任用的信服力;最后,實行公示制度,在正式任命之前,將任用對象的信息進行公示,嚴格執行任用選拔程序,防止暗箱操作問題,以提升企業員工對選拔任用工作的滿意度。
第一,針對選拔任用,為了保證選拔任用的公正、客觀,對其應實行全過程的監管,對各個環節從嚴監督和管理,以防止選拔任用有失公正,可專門建立監管制度,并在正式任用前,需要紀檢部門的參與;第二,監督管理常態化,對企業干部的監督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實行日常監督機制,突出監督管理的重點,避免出現監管漏洞;第三,定期總結分析,成立專門的監管小組,完善分析研判機制建設,對干部采取年度、季度、月度考核,并運用民主測評收集信息,以確定監督管理工作機制是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第四,發揮檔案管理的作用,將企業干部監督管理和考核結果,在人事檔案中進行體現,以引起干部的重視,使其遵循干部管理制度的要求,約束自身日常的言行,以及正確、恰當地運用手中的權利。
針對企業干部業務能力、管理水平不夠的問題,應加強干部培訓機制的建設,為干部提供成長的機會。第一,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針對不同崗位、不同體系的干部專門編制培訓大綱,并依據干部的級別,進行分層培訓,以提高培訓的成效,可綜合運用不同的培訓形式,像在崗培訓、高校培訓、交流培訓、業務培訓等,并要針對干部的實際崗位,進行專項培訓;第二,加強一線培養體系的建設,給予基層干部上升的渠道,根據其成長規律,設計培訓內容和計劃,使其能階梯式成長,可處理更加復雜的事物,并能承擔起自身的管理責任,促使其健康有序成長,鞏固其業務基礎、豐富閱歷、拓寬眼界,進而實現其綜合素質的提升;第三,加強儲備干部培訓機制建設,儲備干部作為煤礦企業未來的接班人,需要為其提供培訓和鍛煉的機會,備與用相結合,使其在儲備階段,完成工作能力的培養,并實行動態調整機制,讓儲備干部在多個崗位、多種業務領域進行鍛煉,將其成長經歷記錄到評估檔案中,以作為日后干部任用的參考。
新形勢對煤礦企業干部提出了緊迫性的要求,煤礦企業要想在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下,完成自身經營效益的提升,需要其具有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而企業內部要具有良好的執行力,才可占據發展的先機。企業干部作為上層的管理者,其職業素養、管理技術水平、業務能力等,在這一過程中,將充分的體現出來。如果企業干部管理機制較差,將會拉低企業整體的運營效率。需要煤礦企業認識到自身在企業干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加強管理工作機制的建設,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增強監督管理力度,以實現企業運營和管理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