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蘭
新征程,新起點,我們鉚足干勁再出發,用新思路闖出新局面
風雨有時,前路無止。
隨著新年鐘聲的響起,2021年征鼓已經擂響。
回望過去的2020年,跌宕起伏,令人難忘。
這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舉國同心、守望相助。在這場全民抗疫阻擊戰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的紡織服裝業勇擔防疫物資保障重任,積極復工轉產,為保障國民生命健康、穩定民生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并有力支持著全球疫情防控,先后向150多個國家和9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其中口罩2 000多億只、防護服20億件。
這一年,面對疫情疊加全球變局加速沖擊,行業直面挑戰、乘風破浪。從全民居家抗疫客流銳減到全員直播扛起復蘇“大旗”,從出口外貿“遇冷”訂單驟降到全球訂單回流應接不暇,從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到全球最大區域自貿協定落地帶來紡織服裝零關稅紅利……最終,我國服裝行業經受住疫情“大考”實現平穩復蘇,行業生產加快恢復,內需市場穩步向好,線上交易更趨活躍,出口保持較快增勢,全行業質效水平逐步改善。
行至2021年,在各國經濟仍深陷負增長“泥沼”時,我國成功化解各種困難走出“V”形反轉,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并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站在“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我國紡織服裝業在“十三五”期間基本實現《2020年建設紡織強國綱要》相關目標,建立全世界最為完善的現代紡織制造產業體系,進入到“中國制造”強國陣列的第一梯隊,產業“十四五”時期發展將不再突出強調增量目標,而更加注重產業質量提升與內涵拓展。
如何抓住新一輪產業機會,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如何突破“至暗時刻”,迎來高質量躍遷?在新年伊始,本刊特別專訪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暢談產業“十三五”時期發展與“十四五”時期機遇,并梳理盤點了12大關鍵詞,探索新時期產業升級路徑。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凡是未來,皆有可期。在新征程航道上,風正勁,帆高懸,一艘名為中國服裝的巨輪正全速前進,為夢想劈波斬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