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雪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栗子房鎮(zhèn)中心小學 遼寧 莊河 116400)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大黨風華正茂。作為人民教師已真切感受到了祖國的巨變和教育事業(yè)的跨越發(fā)展,基層教育工作者要關注中國少年有較強的數學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地為祖國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幾何直觀是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十大核心之一。幾何直觀主要是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借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微課就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背景下,為提高農村學生幾何直觀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可汗學院是典型的美國微課和翻轉課堂教育模式的代表,引起全球的關注。近年來,微課已成為課改的一個重要抓手,成為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領域重要焦點,如何用好微課已成為教育界普遍關注的問題。
何為微課?“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農村學生除課堂之外獲取知識,提升幾何直觀的渠道少之又少,學習數學時,分析問題能力有待提高。生動、形象、有趣的微課融入農村孩子的數學學習之中,為學生提供視覺盛宴,從而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使學生既掌握知識又可以內化為運用幾何直觀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重要基礎。
微課,大智慧。那微課的使用究竟發(fā)展了農村學生幾何直觀的哪些能力呢?
2.1 預習時,注重數學結合思想的滲透,提升學生的直觀洞察力。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
在執(zhí)教《負數》一課時,微課前置發(fā)在微信群中,先播放晚間新聞中的天氣情況,提醒孩子們增添衣物,不知不覺中,我將要預習的新知引入,先實物展示出來,再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制作課件將溫度計動態(tài)顯示,強調0℃,并插入0℃時冰水混合狀態(tài)的精短科學視頻。第二天的數學課,作為農村教師的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翻轉課堂之妙。學生對于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理解的很清楚,轉述得頭頭是道,精短的微課使課堂高效。
借助數軸搭起了數與形的橋梁,是數與形的融合。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把數的抽象概念與具體直觀的圖形聯系起來,發(fā)展了學生的直觀洞察能力。
2.2 課堂上,發(fā)揮微課動態(tài)化、可操作性的優(yōu)勢,發(fā)展空間想象力。小學高年段的學生思維能力能從直觀形象到邏輯思維進行過渡。在之前的學習經驗,已經積累了相關經驗。
執(zhí)教《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先課上實踐操作,直觀明晰了長方體的特點,但學生的想象力就停留在實物是完全不夠的。本課的難點是學生不能想象出每個面的長與寬各是多少,于是我利用鴻合i學軟件制作微課,將工具中的三維工具插入課件,并隨意拖拽移動,可以將不同的面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更好地建立了表面積的概念,水到渠成地概括出表面積的含義,清楚地掌握了長方體的表面積就是求六個面的面積之和,微課發(fā)揮的作用不可小視。
教師不斷與時俱進,學習使用新的技術手段輔助教學,為學生搭建可以想象的平臺,微課制作的課件三維工具等可以將長方體、圓柱體等立體圖形從多角度進行動態(tài)展示,真正地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3 課后輔導,引導學生用畫圖策略來分析,發(fā)展學生的運用圖形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斯托利亞爾在《數學教育學》一書中指出:“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
“線段圖”“點子圖”“面積圖”等其實就是直觀的數學語言中的一部分。執(zhí)教《乘法分配律》時,學生應用較好,但理解有所欠缺。課后我及時反思,做了一節(jié)“數學學習者學數學語言”的微課,以“面積圖”為載體,制作課件,長分別為a,b的長方形,寬都是c,兩個面積合起來如何求,呈現兩種方法,先求圖形1,再求圖形2,最后求和,表示為axc+bxc,方法一呈現完畢;接著利用課件我將a和b連接在一起并用不同顏色標記,再將這個圖形合起來統一顏色,學生看起來一目了然,a+b就是把兩個圖形合成一個大圖形后新的長,利用(a+b)xc也是求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其實這就是乘法分配律。課后的及時輔導,圖形語言的巧妙呈現,再后續(xù)的學習中百試不厭。
在數學學習中,為培養(yǎng)良好的幾何直觀的思維方式,教師要注重進行自然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的隨意轉換,學生切身感受圖形語言的魅力和益處。
微課巧妙地應用在農村學生數學學習的各個階段提高幾何直觀,不僅是知識的解決,更是能力的提高,發(fā)展了學生的直觀洞察力、空間想象力,學會了使用數學語言學數學、用數學。學生能主動學、學有法、養(yǎng)習慣,將受益終生。